应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正方.doc
《应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正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正方.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 正方 正方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辩题中的概念。提倡辞海解释,是提议、倡导、希望大家去做。其次,我们在这里说的假期支教,并不完全等同与下乡支教,请对方辩友一会不要理解错了。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第一假期支教对大学生的意义。假期支教,不仅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将来的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同时,假期支教也提高了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
2、应力,丰富了阅历,也锻炼了自己。 第二,假期支教对支教地区孩子的意义。假期支教,可以将大学生更加紧密的同支教地区的孩子联系到一起,不仅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也能学习到平时课堂学习不到的部分知识。其次,大学生可以有效的把自己见识到的、学到的部分知识、个人积极的思想传授给指教地区的孩子。!再者说部分学生非常渴望心理方面的辅导,学校又没有条件因此大学生的前来是个非常好的弥补。所以大学生假期支教让孩子们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了他们与老师、学校的交流,让学生们在自己离开后可以再原有的条件下获得学习的进步。 第三,假期支教不仅对大学生和孩子们有利,而且对社会产生了不可或
3、缺的影响。中国社会,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正义感,使命感的青年。假期支教无疑是一个培养当代四有青年的最佳平台。大学生假期支教,让大学生走出常常呆在里边的象牙塔,走进社会,走进基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奉献中提高自己,传播正能量。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培养大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培养大学生遇事冷静的素质。更何况,社会需要一批批大学生传播知识,将教育开展到需要支教的地方去,提高全民修养。这是极为有益的! 至于你是就去一次,还是每年一次,还是一周一次,至于你是去哪,陕西境内,贵州山区,青海自治区,没有本质区别。只要去了,就有贡献。
4、只有贡献大小的问题,绝对没有弊大于利的说法。假期支教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讲,是好的,是需要提倡的。反方观点通过调查组的实地访问、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其它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归纳出以下大学生支教活动受到指摘的四点主要原因:(一)支教动机私心大于公益心调查显示,如图表1所示,大学生支教受到批评、指责,甚至反对的原因中,40%的人认为是由于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的不一,不是仅仅出于公益或者是锻炼自身的目的,显得过于功利,动机不够纯正。图表1大学生假期支教效益恶劣的原因来源:大学生假期支教调查问卷大学生个人或者以团队的名义选择假期支教,其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访谈结果的
5、统计中,归纳起来,大学生自身、社会大众以及受教学校和学生认为之所以选择假期支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支教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另外的学分或者学业加分;2、支教证书有利于申请出国留学、申请研究生、求职等自身发展;3、大学毕业生参与假期支教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能借助支教时机准备升学,或为将来考公务员等就业赚取优势。(二)支教大学生如何“传道、授业、解惑”?除了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动机不纯以外,28%(图表1)的人们还广泛地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支教大学生责任心不强。1.不少支教大学生只追求在支教活动开始前期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并没有进行严谨的策划和前期准备;2.即使在前期有详细、完
6、备的策划,在支教开始后很多也没有严格按照策划做,而是临时备课、临时选择活动,无计划、安排,导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3.只注重在支教期间开展活动,不考虑受教学生和学校原本老师的假期安排,也不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对受教学生和学校不够负责任;4.很多大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和活动并不精通,基本算是陪学生玩乐,教学效果不佳。(三)许多支教大学生“入乡不能随俗”受教学校一般是经济贫困、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差、教育硬软件资源缺乏的地区,支教大学生中有一些不能忍受受教地区艰苦的生活环境,产生挑剔、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支教效果。(四)大学生支教活动多而不精、新而不实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至今,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均有数以百
7、千计大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名义申请参加支教活动,有的通过申请学校的支助,有的通过申请公益组织或者其它组织和团体的支助,以西南地区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萤火助学”来看,每年参加“萤火助学”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就调查者的调查来看,2012年暑期,报名参加萤火助学的支教团队就有近100支,共计有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并且年年递增。如今,从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准备和策划中可看到,有诸多创新的活动和项目,但很多只是写在策划中,用于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的,实际开展中,并未运用和开展,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或者用处不大。(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我们做了问卷调查,写了报告,我给
8、我们组拍了纪录片,报告和视频我会在近期上传并把链接更新在本答案里。报告链接:我先说一下我们整体的调查结果再谈谈我自己的感受。首先看一下统计数据及分析(全部摘自我们的报告,有部分字词、标点改动。标数字的地方表示我会在后面具体说):志愿者方面:我们调研了12个支教团队,其中实地调研5支,共收回有效志愿者问卷107份。 在大学生参加支教的动机中,有51.4%选择了丰富阅历锻炼自己;问卷中选择为农村教育做贡献的有16.82%,居第二位,比例较低。这在实地观察中也得到证实。 在志愿者中,有约 25%未接受过培训,约80%没有支教经验,约 45%对当地学校的教育情况不了解,尽管这样,仍有 95%的支教者认
9、为自己会做好。 我们认为,这与现阶段支教活动的水平息息相关,由于现在支教活动的主体是大一大二学生,这也就决定了,大多数支教者不可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大多数执教者的支教目的是丰富社会阅历,这也就决定,支教活动的后期持续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参与持续性不强。虽然自己的经验和对当地的了解不够充足,但是仍然认为自己能够将支教活动做好,这显示出志愿者盲目乐观,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志愿者虽然备课很详细,上课前信心百倍,但是在授课中仍然不能把握课堂,导致积极心受挫。1 约 28%的志愿者反映学校不重视支教,这很容易影响志愿者的支教效果。 约 40%的志愿者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时自
10、己讲授的东西由于语言、思维、知识等方面的障碍,学生听不懂不配合;约20%的志愿者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学校教学条件太差,开展教学很不顺利;约10%认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差。 这说明我们在上一题中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志愿者都是带着热情和奉献精神参与到支教中去的,但是前期准备的不足,自我期望的过高,对支教活动的盲目预期使得他们在实际接触到支教活动之后,极容易产生对于支教活动的困惑,影响到支教活动的效果,同时,这种结果也不理支教活动的长期展开。 超过三分之一的志愿者进行过家访,了解到绝大多数村民希望孩子继续学业。在支教中,志愿者应该经常与当地老师交流,向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请教教学问题。
11、 但是实际上,志愿者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少之又少。在调研时,我们的调研人员有时候会成为志愿者与老师沟通的桥梁。由于老师对课程有自己的安排,不希望志愿者打乱他们的教学计划,故而只留很少的时间让志愿者授课,但志愿者由于准备了很多要讲授的东西,经常拖课。这样志愿者和老师分歧越来越大,导致支教效果大大弱化。2 在支教给志愿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的调研中,45%的人选择了“支教团队或支教队员”,这部分人在支教中可能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27%选择了 “支教生活的艰辛”,他们可能提高了自己独立生活吃苦耐劳的精神。20%选择了“某个感人的支教或家访场景”,他们真正以支教为中心,体会到了支教的苦与乐
12、。19%选择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可能被淳朴的民风民俗所感染,还可能他们的重心是旅游而不是支教。受援学生方面:调查得到的有效样本共321份,且男生女生比例大概是1:1,88.16%的学生为农村户口,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占到15%,29%,56%,考虑到小学生问卷评价能力有限,这样的比例也较适当。 超过95%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支教活动。 在白村中学有同学放假后专程又回到学校;在辍学率高达70%红门寺乡武进中学,我们惊讶地看到了许多回到校园旁听的辍学孩子,更有许多已经从学校毕业或尚未升入初中“准初中生”慕名前来,由此可见支教所受欢迎度之高。 部分学校会对接受的学生进行“筛选”,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 正方 应该 提倡 大学生 假期 支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