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论文35809.doc
《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论文358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论文35809.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1)Abstract(2)一、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初探(3)(一)我国古代家庭教育(4)(二)我国古代家训传统的形成与发展(4)二、颜之推与颜氏家训初探(5)(一)、颜之推的生平与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5)(二)、研究颜氏家训的价值(6)三、 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7)(一)幼儿教育思想(7)1、 幼儿教育的方法(9)2、幼儿教育的原则(10)(二)品德教育思想(11)四、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1)(一)、当代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二)、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2)结语(13)参考文献(14)致谢(15)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摘要:
2、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意识也越来越强。不仅是学校教育方面国家与社会都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家庭教育也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改革越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教育。毋庸质疑,家庭教育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对于研究将来的教育趋势以及如何利用好学龄前的这段时期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以更好的发展儿童的机能,培养健康向上的个性和新世纪所要求的人才。这里对于魏晋南北朝具有典型代表的伟大教育家颜子推所著的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从中找到适合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的启示。关键字:颜子推;家庭教育;教子思想;魏晋南北朝;现代;启示The Yan fa
3、mily precepts pre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sStudent:Yuan PingInstructor:Zhang Hongping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Department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is also strong education consciousness.Not only is the school
4、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into a lot of attention,the family education also getting peoples attention.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we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childs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pre-school age childrens education.No doubts,family education status
5、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The study of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trend and how to make use of this period good preschool children to family education to the appropriate bette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function,develop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the new century up demand of talents.Here in northe
6、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hav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for the great educator YanZi push home to visit his godfather thought research to find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of enlightenment.Key word:YanZi push;Family education;Motherhood thought;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
7、rn dynasties;Modern;enlightenment一、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初探(一)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出,除了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等,都有着对家庭教育的专门论述,此外,还有大量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和大量的古代传统家书以及流传于世的教子诗文等,也无不蕴含着丰富家庭教育思想,阐释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关于中国古代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两个历史时期表现得比较突出。一个时期是战国至秦汉年间,以大学为思想纲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8、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另一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上涌现了大批家庭教育著作,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戒,向朗的戒子遗书等。其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颜之推在论述儿童以德育为高,智育为主,为人处世之理为纲,最终达成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此外,我国古代,因为人们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齐家则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9、人们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古代家庭的教子之道便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重要参考模式。例如,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柳公绰与柳公权、柳仲郢、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柳家也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成为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柳公绰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教育子孙一方面要勤俭持家,同时还要勤学苦读。柳公绰十分重视长幼之序。他在外任官时,一次其子柳仲郢前来看望,柳公绰要求他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就要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种职员,不要因为职位低而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礼。综观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一方面普通百姓之家的家庭教育内容与官僚们的家庭教育颇有重合之
10、处,如关于尊敬长辈和立志勤学等,这反映出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倡导为官俭朴、清正廉明则充分体现出官员的教子特色。(二)、我国古代家训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古往今来,很多名人政要都选择以书信的形式教育子女。例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因此,在曾国藩的著作中,以教育子女为主要内容的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传统的家教思想最系统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家训了,它是对家庭或家族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
11、,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切合实际。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内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是“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我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曾诫子伯禽,礼贤下士,勿恃位傲人。春秋战国时期,也留下了一些有关家训的记载。如国语中载有公父文伯母教诲儿子勤劳勿逸的“母训”;论语中载有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礼”的故事。先秦时期家训在士大夫阶层的家庭教育中已屡屡出现,但总的来说,其内容还相对比较简单。秦汉时期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出现了大量家训著作,是“我国传统家训定型的时期”。两汉时期家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
12、多样化的特点。从内容上说,汉代家训“显现出重儒的趋势”,儒家思想成为家训的核心内容。从形式上说,则更为丰富、新颖,如有“家约”、“家书”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个体只有在强大的门阀和家族掩护之下,其身份才被社会所接纳。在这一背景下,宗族乡里的制胜法宝除了门阀以外,还必须依靠家族文化来为后世子孙乃至整个家族谋利。因此,各种家族文化包括谱牒、家训、书法等则成为这一时期最灿烂的奇葩。二、颜之推与颜氏家训初探(一)、颜之推的生平与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颜之推,字子介,南北朝至隋初的门阀士族,著名诗人、教育家和散文学家,出身于士族家庭,其早年受家传儒学的熏陶,奠定
13、了他整个学术思想的基础,使他在本质上始终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颜之推和一般士大夫出身者一样,儒家忠孝仁义的信条是他的思想基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士族势力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皇权振兴,南北一统的趋势日益明显。门阀士族虽然在社会上仍有较强的影响,但昔日的辉煌已经失去,只能凭藉门第、婚媾来标榜于世。皇室借助寒门势力牢牢掌握着大权,士族门阀不但不可能再跟皇帝分享最高统治权,而且往往因小事而惹来灭门之祸。同时,佛、道二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成为士族依托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些因素对颜之推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上他一生坎坷,历仕梁、周、齐、隋四朝,做了三次亡国之人,因此,在他的思想中,少欲知足
14、,谦虚自损的处世哲学占据着重要地位。聪明颖悟,能言善辩,是颜之推的天赋,然而个人的出身、经历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却逐渐形成和决定了他复杂的思想性格与缜密圆滑的处世态度。作为一名出身望族、劫后余生、痛定思痛的颜之推深深感到,在这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动乱年代,如何设法使这个名门望族今后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趋利避害、继续绵延,而且有所发展,不致日趋没落甚至沦为奴隶,正是他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颜之推撰写家训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在屡次亡国过程中,看见很多无学养的士族子弟流离无依,而其他自己也是因为文化修养等原因才能屡次受到重用,因此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颜之推反对当时一些文士浮夸的学风,主张应努力学习,并且要
15、付诸于实践,他谈到了三点具体要求:第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应世经务,即希望子弟通过学习,能适应时代需要的实用之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家。他评论所见过的一些士大夫,平时高谈阔论,口若悬河,但等到真正让他们处理实际事物时,却多数不能胜任。因此,学习绝不能纸上谈,应该努力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实用的人才。这种“国用之才”大体包括六个方面:即通晓政治、勇于决断的“朝廷之臣”、满腹经纶、博学文雅的“文史之臣”、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军旅之巨、熟悉民情、廉洁爱民的“藩屏之臣”、机智灵活、从容应变的“使命之臣”和精通建筑、善于计算的“兴造之臣”。对人才的要求虽各有不同,但“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第二,要有
16、一技之长。除了主张学以致用外,颜之推还提倡要有专业素养,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他说:“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勉学)他认为,人的秉性各不相同,才能各有长短,不可能要求面面俱到,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第三,丰富见闻,广泛学习。颜之推主张“学者贵能博闻”。他在勉学中对世人只知学今、不知学古的浅陋无知以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知识进行了判:“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在他看来,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在哪里都可以运用,表
17、面上的模仿并不等于实质性的胜任,因此人们应该广泛学习。首先,应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绝不能不懂装懂,一知半解。其次,他主张读书不仅限于五经,应兼及“百家”,并学习农、工、商贾等各种技艺知识,以及书、画、数、医、琴、棋、射、投壶等杂艺。(二)、研究颜氏家训的价值颜氏家规中,最早的家训当是颜之推的九世祖颜含的“靖侯成规”,其次是颜之推的五世叔祖颜延之的庭诰。颜氏家族中,影响最大的是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凡二十篇,内容广博,谆谆告诫后辈如何勤俭持家,如何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见证南北朝风俗礼制、宗教信仰,如何修身、治学、养生、学艺,甚而至广博的南北朝文字方言考证,真实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
18、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全息图。另一方面,受当时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影响,颜氏家训处处为后代家世着想,自然而然反映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但均是颜之推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实乃颜氏留给后世子孙的人生教科书。颜氏家族文化实际上是代代相传的。颜氏家训在序致篇有言:“吾家风教,素为整密。”而在文章篇云:“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可见颜氏的家族传统对颜之推的影响极为深刻。颜氏家训对历史上家训的内容和成就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体例最周详,内容最系统全面,影响也最大,标志着古代家训的成熟。颜氏家训是颜之推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颜氏家训 家庭教育 思想 论文 3580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