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参考答案第1次平时作业(第12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学者认为“家庭是以 婚姻 和 血缘 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2人类家庭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 一夫一妻制 家庭4个发展阶段。3家庭的功能包括了生育功能、 经济 功能、 教育 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4 家庭教育 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5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看 奠基 作用 。6家长的 教育观念 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7父母良好的 教养态度 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8 不安全 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独立意识、独特个
2、性的培养。9家长的 教养态度 是家长教育观念、情感的反映,并会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在家庭生活中,直接影响孩子行为。10家庭教育实质上是父母及年长者的 自我教育 。11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主要由 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 社会教育 三种形式构成。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主干家庭是指( D )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D.三代同堂的家庭2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D.家庭教育没有特
3、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3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 B )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自身素质水平C.家庭精神环境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4“教育世家”、“梨园世家”、“杏林世家”的不断涌现,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 C )A、持久性; B、差异性; C、继承性; D、随机性;5“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D )A 、全面性; B、差异性; C、继承性; D、随机性;6在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方面,( B )具有天然的优势A、幼儿园的老师;B、家长;C、同学;D、小学的老师7联合国于( A )年推行“国际家庭年”,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社会作用。A、1994年;B、1
4、959年;C、2001年;D、1997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 A )的义务”。A、抚养教育 B、抚养赡养 C、送子女上学 D、完成义务教育9被称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B )A、袁采的袁氏世范;B、颜之推的颜氏家训;C、司马光的温公家范;D、朱伯庐的治家格言10构成家长教育素质核心成分的是家长( A)A、教养态度; B、教养方式; C、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正确的教养方式( ABC )A、信任; B、民主; C、宽容 ; D、放任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 ABCD )A、早期性和奠基性; B、全面性和广泛
5、性;C、自然性和随机性; D、亲情性和权威性;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局限性表现为(ABC )A、家庭教育条件具有不平衡性; B、家庭教育的非理性;C、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D、家庭教育的广泛性4在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表现出为(ABC)A、认同作用;B、示范作用;C、导向作用;D、监控作用5家长在为做好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辅导应做的预备:(ABC)A、认识环境; B、认识孩子; C、认识自己; D、认识他人6常见的家庭结构有(ABCD)A、主干家庭; B 、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隔代家庭和混合家庭7家长的教养态度可分为以下类型:(ABCD)A、专横、遵循封建旧规; B、过分娇宠
6、、有求必应;C、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D、民主型。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有(ABCD)A、重视早期教育、提倡正面教育; B、注重教子做人;C、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D尊重本性,因材施教;慈爱与教育并行9国外流行FUN的家庭生活方式,其内容包括(ABC)A、F健身; B、U和谐; C、N营养; D、其他10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规定儿童享有(ABC)权利A、生存;B、学习;C、生活;D、教育四、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25分)1家庭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群体。 ( )2对偶家庭最后确立,“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 )3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始呈现弱化趋势
7、 ( )4家庭教育本质上仍是一种社会教育。 ( )5教育是一种消费。 ( )6家庭的教育功能在当今社会中,已经表明出明显的强化趋势。( )7儿童家庭教育不是片面、单一的教育,而是双面、双向的教育。 ( )8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选择的环境,家庭关系是天然造就的。( )9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学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拥有成立家庭的权利。 ( )10一个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残缺的家庭。 ( )11家庭教育是伴随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而产生的 ( )12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社会群体。 ( )13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建立,“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 )14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年
8、长成员对年幼成员进行的一种单向的教育。( )15社会化,简朴说,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 )16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 )17家庭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 )18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建立自尊与自信必不可少的条件。 ( )19家长需要不断学习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总在不断变化。 ( )20做父母“实在是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陈鹤琴 ( )21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态度对学前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22全国妇联组织编写了现代家长应知应会手册丛书。 ( )23“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 )
9、24教育是一种消费。 ( )25有求必应,是年轻父母对待婴幼儿的正确方法。 ( )四、简答(15分)1家庭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的性质:(1)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人和社会只能采取宣传、渗透和引导的方式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而不能随意对其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2)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家庭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长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家庭教育几乎完全生活化。(3)家庭教育是持续终身的教育。家庭伴随人的一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具有典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是典型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家庭教育对儿童
10、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婴幼儿和童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奠定了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这种奠基作用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代替。(2)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为其他教育顺利实施奠定基础,而且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3)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是最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的教育,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的高低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常见的的教养态度类型(1)专横、遵循封建旧规;(2)过分娇宠,有
11、求必应;(3)放任自流,不闻不问;(4)民主型。3正确的教养方式(1)信任; (2)民主;(3)宽容;五、论述题(15分)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始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例,著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大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余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2)全面性和
12、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长长大的过程,期间父母所给予的教育的全面的、广泛的。(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经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
13、、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且家庭教育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育正是在生活之中随时进行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余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倾注了自己全副的心血和
14、精力。也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建立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听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盛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幼儿园的孩子,还是依恋父母,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我们在现实中经常能见到很多(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它更具有持续性和持久性,无论孩子班级提升或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教育方式有利孩子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培养,更利于家长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
15、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实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之中。(6)差异性和继续性:家庭教育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和儿童发展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家庭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形成每个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家庭教育有其针对性是一个家长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的;家教传统和家风也的不一样的。象钱学森所在的钱家,几十年间由与钱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对国度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文学者这和家庭教育的风格有密切关系。第2次平时作业(第34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 认知 、学会 做事 、学会 共同生活 、学会 生存 。2儿
16、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社会的发展 需要和 人的发展 需要3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了 健康 教育、 认知 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4 学前期 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5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 陈鹤琴 曾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6暗示可以分为 言语 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情境暗示。7 兴趣 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我们必须珍惜、引导、培养,切忌以成人的愿望强加给儿童。9 主体性 原则是指在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9 兴趣诱导法 是指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
17、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诱导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种方法。10从实际出发原则也叫 因材施教 原则。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是( B )A、2-3岁 B、5-5.5岁 C、 4-5岁 D、 1-7岁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17岁时所达到的智力水平看作是100%,则8岁以前将获得的比例是( C )A、40% B、50% C、80% D、20%3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感性地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教育原则我们称之为(B)A、宽严结
18、合原则; B、理智性原则 C、理性原则; D、说理教育原则4在教育学前儿童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这种教育原则我们称之为(C)A、主动性原则; B、主导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儿童中心原则5在教育学前儿童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加以统一,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证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原则我们称之为(C)A、连贯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统一性原则6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也叫( B ),是指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采用
19、适当的教育形式和方法。A、一致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因地制宜原则; D、个别教育性原则7( B )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正面疏导和说理教育,调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积极性。A、榜样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C、言传身教的原则; D、潜移默化原则8( C )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善于说理,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既要注意言传,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结合起来。A、榜样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言传身教原则; D、一致性原则9学前儿童家长以自己和他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孩子,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
20、方法,称之为( C )A、暗示提醒法; B、兴趣诱导法 C、榜样示范法; D、环境熏陶法10.“数子之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是( C )A、暗示法; B、奖惩激励法; C、物质奖励法; D、精神奖励法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的三个“一切”是指(ABC)A、“一切为了孩子”; B、“为了孩子一切”;C、“为了一切孩子” D、“一切以孩子为中心”2正确运用家庭教育理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ABC)A、理性施爱; B、要求适度C、严爱结合; D、平等在对待每一个孩子3正确运用家庭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ABCD)A、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B、尊重学
21、前儿童的人格;C、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D、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主体4正确运用家庭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ABC)A、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B、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C、家长对待学前儿童的要求要以一贯之;D、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成不变;5正确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BC )A、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教育;B、抓住时机适时教育;C、因势利导发展特长;D、善于说理,理性地进行教育6正确运用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BC )A、讲清道理,正面疏导,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B、通过正面榜样激励孩子C、通过实例激励孩子D、通过管理监控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电大 儿童 家庭 社区 教育 形成 考核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