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综述.doc
《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综述.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在国外大规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背景下,我国开展了电子书包项目的试点工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概括了电子书包的内涵。通过对国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介绍,重点研究了电子书包课堂教学应用情况,以期能够为我国后续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子书包;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7-0011-04 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0地平线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巨大的技术之一电子书技术将在未来23年内发展成熟。早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也曾发
2、出了这样的声音:2018年纸质书将消亡。世界正在进入无纸书籍学习的新时代,电子书已经是未来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据2003年克利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当时世界上至少有50个国家计划推出电子书包。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至此,电子书包的概念开始变得炙手可热。我国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陆续开展了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电子书包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研究
3、热点,代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研究的新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子书包发展研究的分析,介绍电子书包目前课堂教学研究现状以及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未来电子书包的发展研究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电子书包的基本内涵 目前,电子书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且国内外称谓的差异也比较大。国外一般将电子书包定义为一个学习空间:电子书包是一个计算机支持的数字化协作学习空间,它以网络为环境基础,支持师生、生生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与资源共享。1第二种观点认为:“电子书包是一种支持非正式学习的通用网络设施,学生可以使用基于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的设备,随时随地登录、退出电子书包,管理自己的数字资源”。2而国内对于电子
4、书包的定义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倾向于设备观,李燕认为电子书包是数字教科书或者是承载教与学内容的电子设备。3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便携式的学习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DA、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等。将学生真实书包里的教材、作业、课内外读物、字典等学习用品全部数字化后放在一个电子设备(重量约1公斤之内)中。这样,相对于平均重量达到3.5公斤的小学生书包,平均重量达到5.5公斤的初中生书包,电子书包首先被认同的优势就是其减负作用,主要是身体上的减负。5当然,电子书包的减负作用绝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减负,最重要的目的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第二种是电子书包的资源观,高志丽、蒋鸣和、向晋榜等人认为:电子书包其本质
5、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是教材、教辅、学习工具的集合。第三种是电子书包的学习环境观:上海市虹口区电子书包项目推进小组提出: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王斌认为电子书包是数字化的学习空间。祝智庭认为电子书包是融合了设备、内容和服务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的平台、空间、环境的三个观点相对比较类似,都是把电子书包看做是以设备为硬件基础、同时具有配套的软件资源,并且能够提供服务的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观涵盖了前面的设备观与资源观,最重要的是突出了学与教突破性的变革。不
6、同的定义容易导致人们对于电子书包的不同认识,并产生误解。电子书包不仅仅是将原来的纸质教科书电子化,而是集合了电子设备的富媒性、交互性、关联性、开放性的特点,实现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国外的电子书包定义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电子书包作为一种学习的环境,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交互,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相对而言,国内电子书包的设备观和资源观都相对狭隘,没有突出电子书包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学模式的变革,笔者认为电子书包的学习环境观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国内、国外对电子书包概念的不同认识,是电子书包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随着我国电子书包的不断发展
7、,电子书包的定义还将不断的完善起来。 二、关于电子书包研究的现状 国外电子书包的大规模研究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子书包如今成了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国外对电子书包的叫法并不多,而是称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英文翻译也有多种,如1:1laptop learning、one-to-one computing、laptop initiatives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形态,是指课堂中的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一台可交互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图形计算器等。我们可以把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看做是国外普遍
8、对于电子书包项目的另外一种称呼。 通过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文献的搜集,笔者发现,国外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一直在进行着关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跟踪调查和实验研究。如:波士顿大学的Damian Bebell 和Rachel Kay研究了英国伯克郡的无线学习项目,详细阐述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对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发现,虽然在为期三年的五个试点项目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但是该项目对教师教学、学生的成绩、参与度以及研究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斯坦福研究所的William R.Penuel,他分析调查了正在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一些国家的试验,得出了项目是否成功实施的影响因
9、素。同时他发现,关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现存的研究都认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在提高技术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写作水平方面是有效的。7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星期五教育创新研究机构综合研究了美国最典型的七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总结出每个项目在对学生的参与度、动机、学习成绩、出勤率、课堂纪律、21世纪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的变革。8 我国电子书包的文献是在2011年开始大规模涌现出来。大部分是期刊文章,还没有出现相关的专著,还有两篇硕士论文。我国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文章还仅仅停留在对电子书包的概念、优势以及推广
10、问题的层面,对于应用于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少,所以,当前国内关于电子书包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研究缺乏深度。我国电子书包的文献研究可以分为六大块:电子书包的功能建模、资源设计、应用展望、教学应用模式、效益评估以及障碍和改进策略。 本文主要研究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模式。 三、关于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国外关于电子书包的试点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也有不少研究机构跟踪调查了正在进行的电子书包项目,这些调查报告也少有对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应用有详细的介绍。英国NAACE信息技术协会调查了一个中学iPad的课堂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在课堂中iPad使用最多的是根据问题上网搜集信息,这是个人终端设备集合无线网络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书包 课堂教学 研究 现状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