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录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doc
《教育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录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录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课堂教学录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姓 名: 马玉明 学 号: 1064001200077 教 学 点: 吴忠电大 工作单位: 宁夏红寺堡区第二中学 指导教师: 王春翔 撰写日期: 2011年11月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课堂教学录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提要:“课堂教学录像”是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参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以视频方式记录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录像”将有效的促进校本教研,使教研活动跨越时空的限制,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让教师的教学反思有的放矢,如果长期坚持就是教学资源的积累过程。关键词:
2、课堂教学录像 教师 专业成长 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录像”是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参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以视频方式记录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能真实再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多次编码。通过“课堂教学录像”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不受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后期制作,对定量和定性信息的进行二次分析,便于不同研究人员的多角度的编码,以便于教师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或他人教学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使复杂过程的研究成为可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录像机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过程后即可随时随地自我审视或被其他教师重新审视此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行为中的某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
3、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远程教学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方面。一、“课堂教学录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作用1.“课堂教学录像”有效的促进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而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植根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要,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研究。在一些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个别科研能人乃
4、至校外专家代劳,或者教育科研项目越做越大,甚至动辄就要形成某某理论,这不仅让广大教师对教学研究望而却步,同时也否定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权力和责任,而且这样的研究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教师的经验范围,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而通过“课堂教学录像”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可参照自己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作为校本教研内容,开展小专题研究或组织进行教研讨论。由于此过程所研究的内容是自己或本校其他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从课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真功夫表现在课堂上,教学理论也扎根在课堂上,课程改革也发生在课上,所以教师能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
5、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 “课堂教学录像”使教研活动跨越时空的限制“三课”活动是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教学行为成长的重要方式。但是传统的教研活动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使教研活动局限于教研组内或者更小的范围内,如果是跨区域间的大型教研交流活动更是浪费很大的财力,而且时间短,收效甚微。特别是听课活动中由于教室空间的限制,不能有过多的人在教室中观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听课者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高度集中,课堂教学中的许多事件稍纵即逝,易受现场气氛的影响等因素,难以把握教学过程的全貌。使教学研究活动的参与面小,教学研究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分类容
6、易客观的被研究者所分类,不利于定量和定性信息的整合致使我们的教研活动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不能对课堂教学行为做一些精细化的局部研究。“课堂教学录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只要把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组织其他教师进行观看,也可以多次编码,便于不同研究人员的多角度研究分析,共同诊断课堂教学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复杂过程的研究成为可能,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评课不仅可以使教研员从宏观角度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即时评价,而且,可以从微观角度对授课教师对每个知识点的引入、迁移、拓展的方法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引发听课教师即时结合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7、进行针对性的思考,便于他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的借鉴和改进。既提升了教师教学的水平,有益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评课者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3. “课堂教学录像”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想要了解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或者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只能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实现。靠别人的听课和评课才能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
8、问题和不足,通过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才能感受名师的风范,这无疑增加了教师成长的“成本”。甚至有些教师碍于面子,怕自己讲的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请别人去听自己的课。长期以往,只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阻碍了教师个人发展的空间。个别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过程很完美,但课后要是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才发现有不足太多。如语速太快、语言不精练、对学生不放心讲解过多、问题过度不连贯、语言太平淡,没有吸引力,声音太小且重复太多;教态拘谨,表情呆板,不该有的小动作太多;在驾御课堂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应用引导法,使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而其他教师在听完课后给自己找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心里很不舒服,这样就会对
9、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抵触情绪。4. “课堂教学录像”使课后反思有的放矢教师教育行为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课后反思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课后反思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
10、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若借助课堂教学录像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就可以克服上述弊端。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照自己的课前教学设计,重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像,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审视它,就可以清晰地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5.“课堂教学录像”完成了资源积累的过程校园网络在各级学校的广泛建立,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录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 教学 论文 课堂教学 录像 教师 专业 成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