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龚婷【专题名称】中小学学校管理【专 题 号】G30【复印期号】2011年09期【原文出处】教学与管理(太原)2011年5期第1517页【英文标题】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Boarding School System in Rural Places【作者简介】龚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1。由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至2006年,全国共新建、改建、
2、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办寄宿制学校成为我国政府解决农村地区教育分散、教育低效的重要手段2。然而,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则显得滞后与不足。从2000年至2009年,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的寄宿制学校研究的文章共有46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揭示;二是学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对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经验的介绍。这些研究局限于对寄宿制学校物质条件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总结,缺乏从制度层面深入探究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挑战、可能的机遇与理想状态的思考。本文以广西2所农村寄宿制初中、1所寄宿制中心校、1所寄宿制村完小为研究样本,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在对以访谈、观
3、察、社区穿行等方式中获得的大量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偏离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产物,是当前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模式,也是基础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办学模式,然而,政策“衍生品”与“应急”的特点,导致了这一政策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以下问题。1.寄宿制学校界定不清晰,陷入“提供食宿”认识误区在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2006年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中,都没有对“什么是寄
4、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的差异”等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与解释,进而影响了学校相关人群对寄宿制学校的认识。接受访问的四位校长都认为: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走读)学校相比较而言,除了需要向学生提供食宿条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管理外,并没有其他的不同。HJY初中的5名79年级的男生认为:寄宿制学校就是要在学校吃住。TDK中心校的3名46年级的女生提到:寄宿制学校是可以在学校吃住,不用每天走回家。HJY村完小的一位女性家长说:“寄宿制学校可以让孩子吃住,不用来回跑。”可见,无论是寄宿制学校的领导,还是学生、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的理解都只强调了“提供食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2.农村寄宿制学校办
5、学标准不明确,存在极大管理隐患从国家相关政策来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不明确,主要倾向于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而对于师资配置、学生关爱等软件的要求并不明确,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存在极大的管理隐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1)课程开设不全面,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由“一村一校”格局转变为寄宿制中心小学,理论上有利于集中农村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能。但实际上,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资源的集中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和小学,音乐、美术课程依然无法正常开设,学生娱乐活动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HJY初中接受访谈的8年级男生证实:“从初一到现在
6、都没有美术、音乐课,体育课就是打打球,平时也没有电视看,很无聊,有不少同学都去网吧上网、打桌球。”(2)师资配置不完善,学生缺乏关爱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增加生活教师的编制,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只能由班主任、任课教师负责,而教师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后,对学生的管护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HJY初中、HXA初中利用有限的学校办公经费,聘请一名家属为生活教师,负责全校男女学生的生活指导;TDK中心校、HJY村小则由一名教师兼任。这样的生活教师,实质上是“保姆式管理员”,而且是全部寄宿男女学生的唯一的管理员,其工作的质量可想而知。对此,HXA初中7年级一名女生如此描述:“
7、想家,不喜欢学校。老师很少来宿舍,生活老师也不管什么的。有不开心或不懂的,就问同学或朋友。”3.缺乏配套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导致“制度套用”随着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主要的办学模式,其建设规模也日趋扩大。但是,直至2006年国家西部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前,没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HJY初中校长证实:“我校是西部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现在依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在这之前,是按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HJY村小与TDK中心校的校长也提到这一情况,HJY村小的校长特别补充:“我校不是项目学校,依据
8、的暂行办法中对小学没有特别的管理要求。”目前,西部地区的非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以及中部、东部地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也只能“套用”国家西部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4.没有独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系统,“一套班子两副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农村寄宿制学校采用由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乡教育办(或教育组)裁撤之后,县乡管理出现断层与真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只能由县教育局负责。县教育局设置的教研室、基教股等机构,负责对所属学校的教学、教师考评、经费投入等多项工作的指导与考核。每学期开学之初,各股室会制定出
9、各自的考核标准对学校进行联合检查,而检查并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检查指标。此种一年两次的周期性“走马观花”式的检查很难发现寄宿制学校中存在的真正的问题,而且,各股室之间也没有建立针对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交流、沟通的机制。“一套班子”承担“两副职责”,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分头负责”而“无人具体负责”的情形。5.缺少专门的财政支持与保障,致使农村寄宿制学校恶性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没有专门的财政支持与保障,其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托义务教育工程、“两基”、“普九”和“西部寄宿制学校工程”等专项资金,在县乡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的运行需要自筹资金,学校不得不为筹措资金动脑筋、想门路。H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寄宿制 学校 制度 设计 存在 问题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