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值教育是什么.doc
《三、价值教育是什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价值教育是什么.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知识教育的价值教育蕴涵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价值教育及其在教育中的定位当代教育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其整体趋势是从知识教育转向文化教育。转变教育观念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近十多年来国际国内教育界所研究的价值教育进行探讨,以期解决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分离的问题。本文力图在对国际价值教育的介绍以及与我国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价值教育的定义及在教育中的定位。一、国际价值教育定义价值教育的倡导者和研究专家莫尼卡泰勒(Monica J.Taylor)曾说,价值教育(values education)是个比较新的综合性的术语,我们当今所谓的价值教育是
2、从国际教育界借用过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曾有一段时间风行价值无涉(value-free)的文化和教育观念,有人主张去道德化的教育(demoralizing education),把教育与价值问题截然分开,他们从实证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把教育当作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行为,尽可能保持教育的价值中立性(value neutrality)。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和人们认识观念的改变,这种教育观念逐渐被人们所反思和批判。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兴起了一种新的价值教育浪潮,注重教育的价值属性和通过教育传递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国际价值教育思潮勃兴。20世纪90年代前后,世界形势的变化为西方国家价值教育的
3、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国际性的教育研究机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和资助的价值教育研究项目直接推动了价值教育思潮兴起,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始于1991年的欧洲教育发展与研究共同体(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fo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 Europe,简称CIDREE)设立的“欧洲教育中的价值观项目”(The Values in Education in Europe Project,简称VEEP),为价值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根据莫尼卡泰勒的介绍,“欧洲教育中的价值观项目”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为价值教育提供指导,二是开发和出
4、版一部价值教育的解释学目录,三是从事价值教育的问卷调查。为此,泰勒编辑出版了价值教育在欧洲:1993年26国的比较调查概况这一研究报告,1 Taylor, M, comp & ed(1994): Values Education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overview of a survey of 26 countries in 1993. The 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fo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Europe, Dundee/UNESCO, New York.既描述了欧洲各国
5、价值教育的现状,又为国际价值教育的推广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和建议。泰勒的调查报告显示,所有的参与调查的26国一致认为,“价值教育”这个词语没有共同的用法,也没有清晰地界定,但是,与定义困难形成对照的是,价值教育的范围和在教育中的体现能在各国具体的情境中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能得到实施。立足于各国的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具体情况,价值教育的重点所指包括如下内容:道德方面:传递特定的态度和道德观;道德价值的教育;帮助孩子的伦理上的成长;道德或伦理教育和价值教育是同义的,并与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教育联系起来;价值教育意味着道德和政治价值;宗教方面:价值教育在很多国家意味着与宗教的联系,马耳他、挪威、爱尔兰、
6、意大利、波兰、英格兰都注重宗教教育;文化审美方面:价值教育涉及智力的价值;在中欧和东欧地区,伦理、文学、历史等学科在价值传递中起很大的作用;在匈牙利、芬兰和挪威等国,环境研究、生物学、艺术史、美学和宗教等学科起很大作用;公民教育方面:公民教育;跨课程主题;相互理解的教育;社区理解;民主方面:在瑞典、意大利和挪威,价值教育主要与民主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课程指导纲要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价值观,如对人类生活和尊严的尊重、与苦难中的人的团结、对外国文化价值和信念的宽容,等等;国家方面:在以色列,价值教育首要的就是认同国家和社会的目标,犹太人的教育、犹太复国教育、社会教育受到重视,为国家、种族、宗教和世俗
7、结合的和社会多元的民主的、共存的以色列社会培养未来公民是主要任务;个人和社会方面的:在丹麦、西班牙和英格兰,价值教育被理解为伦理问题的教学,涉及伦理原理和行为的讨论、个人的实践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社会和道德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多元社会负责任地做事,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自由选择必须尊重别人的信念和价值观;精神关怀: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还涉及精神关怀,福利体制、纪律和学校规则和与父母的联系等;教与学的过程:在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希腊和英格兰,注重将价值教育整合于课程内容的教学结构和方式之中;学习环境课程,学生能够协调知识与不同的价值类型;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进行个体的、社会的、政治的、审美的、国
8、家的、人类的和道德的价值观之间的迁移;形成价值体系以便学生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价值观导向:一些国家,主要在波罗的海和东欧,注重教育体制整体的价值观导向,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整体的方法和诸如学校精神之类的非正规的隐性课程受到重视。2 Taylor, M, comp & ed(1994): Values Education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overview of a survey of 26 countries in 1993. The 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for Development and R
9、esearch in Education in Europe, Dundee/UNESCO, New York. 10-12.泰勒的研究报告显示,许多国家近来非常重视价值教育,尽管一些国家没有特定的价值教育指导纲要,但在课程内容的指导纲要中,包含价值教育的内容,一些国家在教育目标中清楚地倡导某些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中,一些价值条目比较突出,它们是:民主的,个人主义的,文化的,宽容,国家的,共同的人类价值,此外,还有一些价值观受到重视,它们是:道德的,智力的,社会的,精神的,劳动,人权,性别平等,团结,合作,和平。在接受调查的26个国家中,当前的价值教育话题较多的是如下一些价值观:环境意识(14
10、)、跨文化教育(12)、国际理解(12)、公民身份(12)、民主(11)、和平(11)、反种族主义(10)、宽容(6)、国家意识(6)、人权(5)、性别平等(5)。从泰勒和其他国外研究者的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因素:第一,尽管没有统一的价值教育定义,但价值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价值教育在各自的国度按照各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的具体情境展开,有的侧重在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教育,有的侧重宗教与道德教育,有的侧重公民教育,但都能够延伸到诸如生态、环境、国际交流与理解、和平、人权、合作共存、审美等价值领域。一些国家的官方教育文件强调了价值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在课程中的地位,注重在整个教育
11、中体现出价值观导向。第二,通过各种教育方式进行价值教育。世界各国的价值教育以各种方式进行,最主要的方式有:(1)直接的价值学科教学,如道德课程、宗教课程、公民课程与社会课程等,美国学者卡明斯(W.K.Gummings)分析了世界各国的价值教育情况,他利用各国教育政策的正式记录,总结出各国开设道德、宗教、公民和社会课程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道德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是国家的教育制度中普遍的现象,看不出道德教育衰退的症候”。3 美卡明斯等著,钟启泉编译:从课程看道德及宗教教育价值教育的国际比较(之一),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2期。(2)人文学科和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如历史、语言文学、伦理课程等是进
12、行价值教育的最合适的课程,一些国家开设环境研究、跨学科主题等课程,致力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3)学校整体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价值渗透,如学校的价值观陈述、隐性课程、师生关系、学生的社会服务、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课外活动等都是进行价值教育的很好方式。第三,丰富多样的价值教育方法。尽管上述价值教育方式中自然包含着一些方法,但国外价值教育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法,比较突出的有:讨论、戏剧与角色扮演、活动学习策略、合作学习和小组工作、报刊和媒体故事和报导讲述、对话与谈论、观看电影与多媒体、价值澄清、社区服务、教师示范、教育剧、主题活动、团体公正、伙伴协调,等等。这些方法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既丰富
13、了学生的生活,又起到了价值教育的作用。二、我国的价值教育定义在我国,谈及价值教育也许很多人不太明白,或者把价值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其实,国际教育界也将我国的价值教育纳入了研究视野。在2001年世界教育年鉴价值、文化与教育中,李荣安对我国的价值教育这样描绘:“在中国,道德教育、价值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定义分别是很不清楚的,三者在用语上基本上可以互换作用。例如,道德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并且被认为是传递思想意识和政治价值的工具。”4 Edited by Jo Cairns, Denis Lawton and Roy Gardner: Values, Culture and Educati
14、on. Kogan Page Limited, 2001.37.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Jefferey FMeyer曾专门撰写文章叙述中国的道德教育,收入了美国学者卡明斯的价值教育的国际比较之中。5 美卡明斯等著,钟启泉编译:价值教育的案例研究价值教育的国际比较(之二),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3期当然,国外人士所作的研究尽管有其独到的眼光,毕竟难免隔靴搔痒,不着要领,李荣安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不全面。我国非常重视价值教育,但以其作为专题集中研究的并不多见,分别研究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领域的非常普遍。这也造成了一个让人尴尬的难题:如果说价值教育就是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15、等的统称的话,那么,价值教育的范围就缩小了;如果说价值教育不是这三者或加上诸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的教育,又不能全面而准确地阐释价值教育。因此,我认为必须立足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将价值教育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从价值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和界定教育,以此为价值教育准确定位。我国教育理论界,很少研究价值教育,而比较多的研究教育价值。关于教育价值,我国学者研究得比较多,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价值的定义不一致造成的。关于价值教育,王坤庆认为,价值教育是在教育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两者都与哲学价值观相联系,“教育价值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内容,旨在判断教育活动有那些价值以及如何
16、去追求和实现这些价值,并形成一种有逻辑联系和基本概念的理论体系;而价值教育则主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称谓。这两者都离不开一定的哲学价值观的导向,因而,教育价值是哲学观指导下的教育理论的一种表述形式,而价值教育则是哲学观的教育实践运用,哲学是二者共同的基础理论。”6 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这个说法似乎不太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到底什么是价值教育呢?查阅我国教育研究文献,发现很少有人正面界定这个概念,即使提到价值教育,要么是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教育”的基础
17、上的展开,如价值观的教育;要么是对国外价值教育相关理论的转述和评论,如道德价值的教育、价值澄清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等;要么是从学生的价值取向的调查入手为价值观教育提供建议,这与价值教育有一定的联系,但都没有准确地表述出价值教育的含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学者王逢贤先生曾撰文解释价值教育,他认为,教育就其本真意义上说,是促进人的素质向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健康方向发展的高级社会活动,人类的生存是价值生存,教育与价值的关系是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价值教育是促进人的价值素质发展的高级社会活动。严格说来价值教育只能从人的价值层面,对其主体价值素质的生成施加影响,其中尤应将人的价值创造意识和能
18、力作为强项,显示出人的价值可贵之点。如果教育能从人的价值高度上培养公民及各种社会角色的人,而人人又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活动中成为自我价值和各种价值的创造主体,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价值教育的实质是创造人的价值的教育或真善美的人的创价教育。”7 王逢贤:价值教育及其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这是我国迄今最清楚地界定价值教育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准确地揭示了价值教育的实质,但没有反映出价值教育的范围。王逢贤和王坤庆两位学者都直接论述了价值教育问题,他们是我国较早地倡导价值教育的学者。当然,从我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上说,我国实际上非常重视价值教育,这也就是国际教育界所指的我国实施
19、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但如果分别论述这三者,并不能清楚地界定什么是价值教育。王坤庆先生有一段论述,对我们研究价值教育很有启发:“进行价值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是当代中国教育哲学朝向实践方向发展的生长点,也是新世纪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言,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理论先导。在理论上,我国虽然有重视价值教育的传统,但在理论研究上并没有很好总结和深入探讨,尤其是在建构系统的价值教育理论上明显落后,专门的价值教育研究也不多见,因此,研究价值教育的基本理论,无论对教育哲学等理论学科的建设还是对教育实践的指导,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8 王坤庆:论价值、
20、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在此,我试图沿着上述两位学者的思路,结合国际国内教育研究的情况,界定价值教育。价值教育是旨在发现人、寻找人的归属和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人生境界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用价值真理引导人的教育,与追求事实真理的科学知识教育相区别的是,价值教育是在追求事实真理的前提下教人追求价值真理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价值教育以人类社会或一定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和价值负载的问题为教育内容,以课程教学、专题教育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教育形式为手段,以提升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促进人的价值归属和人生目的性。从广义来说,教育是价值负载的事务,一切教育形式都应该是价
21、值教育或蕴涵着价值的教育;从我国价值教育的具体实施来说,除了知识教育中蕴涵着一定的价值内涵以外,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公民素质、自然价值、文化与审美价值等是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是价值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学校教育通过实施这些形式的教育活动,传递合理的价值观念,形成学生合理的价值意识和价值结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尚人格,促进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这样界定价值教育注重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突出了教育的价值属性和教育的目的性,与价值无涉的教育或去道德性的教育区分开来,注重教育与人的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教育的生存论意义;第二,注重价值教育的特殊形式
22、,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的合理存在提供合法性辩护,并与我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我国法律规定了教育的方向性,进行价值教育不可能脱离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这些传统,相反,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形式,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我国的价值教育;第三,在具体的价值观念的教育上,既要维护我国的历史文化价值优良传统和社会倡导的新的价值观念,又可与国际价值教育的具体价值内容进行结合与沟通,如英国提出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SMSC)、美国的公民教育、加拿大学者提出的基础价值等等,可以学习借鉴国
23、际价值教育的有益经验,丰富我国价值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改善价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得到生机勃勃的健康发展。三、价值教育之定位我认为,价值教育是国际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是面对现代性价值危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同时,价值教育也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教育实践形式,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教育的当代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尽管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解说全球化,但仍然难以揭示其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全球化给人们带来各种交往关系的变化时,也使价值问题凸显出来,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价值问题成为全球社会注
24、意的焦点。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教育如何应对和处理价值问题又成为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1988年英国的教育改革法案的颁布是国际价值教育思潮兴起的一个关键点,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了公立学校要提供一种平衡和基础广泛的课程,“(a)促进学生和社会在精神、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以及(b)为这些学生在成人生活的机会、责任感和经验方面作准备。”9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730页。 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颁布以后,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NCC)出台了多个文件,要求致力与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由教育标准办公室在视察报告中提出法定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价值 教育 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