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迫切的, 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读曾宏燕《 今日“网” 事》.doc
《一个迫切的, 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读曾宏燕《 今日“网” 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迫切的, 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读曾宏燕《 今日“网” 事》.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迫切的,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读曾宏燕今日网事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珠海一中的曾宏燕老师的这本新著,感到很兴奋:这是一本及时的书,一本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启蒙之作:同样是不只启孩子之蒙。说这是一本“及时的书”,是因为它敏锐地抓住了当前和未来中国中小学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的,最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网络时代的教育问题。正如作者自序中所说,“人类科学史上任何一次发明所带给人们的影响,都没有网络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大,它几乎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时空,甚至可以让我们忽略空间的存在,时间的流动,还有人际交往的传统因素”;而网络的开放性、游戏性与隐蔽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神秘性)都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2、,可以说,我们的孩子(目前主要是城市里的孩子)比我们大人更容易,也更快地进入了“网络”时代。今天的中小学生,与他们的父辈家长,老师,家庭中的兄长,以及我这样的祖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网络时代培育出来的新的一代。这不仅会在这一代人的身心发展上(他们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交往方式,心理、情感)产生至今还难以预计的深刻影响,而且给我们的教育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从教育方法到教育理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并必然引起同样是至今还难以预计的深刻变革。而我们的思想文化界,我们的教育界恐怕至今对此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正是在这里,暴露了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实际生活(包括
3、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而且我们迟早要为这样的“教育滞后”付出代价。而本书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价值:作者完全自觉地进行“网络时代的教育”这一全新课题的探讨,力图从历史、美学、心理学、哲学、文化学等广阔的学术背景下,讨论网络为我们的教育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引发出的新的教育问题。作者的初步探讨,不仅提出了许多极具启发性的意见(或许以后我们还可以对此作专门的讨论),而且展示了“网络中的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的广阔前景,其开拓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这里有一份报道:“在民盟北京市委提供的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北京市有近万中学生在玩网络游戏,而中学生上网成瘾者
4、的比例达。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年北京市万中学生中,上网成瘾者约有万人,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据介绍,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这些人沉溺于网上的互动游戏,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而后可以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两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年月日北京青年报)。这或许正是对我们忽视网络教育的惩罚。但如果因此而产生“网络恐惧症”恐怕也是不必要的,如果再进一步采取“堵”的办法去禁止,就更是愚蠢的。这不仅只会适得其反,而且真正“泼”出去的只能是“孩子”:失去了网络给我们带
5、来的新的广阔的教育空间。这里看似两个极端:或对网络所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熟视无睹,或干脆否认网络的积极而重大的意义,都是表现了一种对网络认识的盲目性。这背后,或许还隐含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对待人类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因为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新进展,都有其两面性:既给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提供新的可能性,同时又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新的人的异化问题,而这两方面都会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挑战。在我看来,这正是网络问题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承认,世纪将是一个人类的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那么,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这类新科学新技术,就是一个将贯穿整个世纪的重大课题。而本书的作者也在这方面进
6、行了有意义的探讨:首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并欢迎这一人类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同时又自觉地注入科学的理性精神。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其合理性与产生问题的原因与机制),并进行恰当的引导(详见本书对“聊天室”与“网络游戏”的分析);另一面,又着眼于积极的开发,本书关于“网络资源的利用”的阐述如作者自己所说,确实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无以估价的矿藏”之门。这两方面的工作对促使中小学生的身心在网络活动中的健康发展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对克服人们(学生自己,以及老师、家长我们这些成年人)在网络认识上的盲目性,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本书称之为启蒙之书
7、。而我更为欣赏的是,作者在做这样的启蒙工作所采取的态度。作者说:“这本书更应该是我将自己在网络体验中的思考与孩子们进行的一次交流,而非说教”。首先是参与进去,和孩子一起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利用网上资源,这才能对孩子对网络的迷恋有一个理解的同情,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所感到的困惑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以一个体验者的身份说话,而非作为一个网络的陌生人在这里指手划脚”。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教师,在参与的同时,还必须做冷静的思考,帮助、引导学生一起“跳出网络,而拉开一定距离,更全面地看一看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这里的“参与”与“跳出”,都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年长者与孩子之间共同的活动,在平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今日“网” 事 一个迫切的 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读曾宏燕 今日“网” 事 一个 迫切 意义 重大 教育 课题 读曾宏燕 今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