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带小,其乐无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大带小,其乐无穷”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大带小,其乐无穷” 培养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的研究常州鸣珂巷幼儿园 左丽萍一、问题的提出 在和大班孩子的一次偶然交谈中,我发现许多孩子 “晚上不能独自睡觉,在家吃饭要喂,平时自己带来的东西不是乱丢乱放就是当命根子一样保护,没人可以碰。”再仔细观察孩子间的自由交往情况,发现许多孩子都缺乏与人友好合作的技能,和同伴发生争执时不是哭着找老师就是乱发脾气,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任性娇宠”行为正是独生子女身上的普遍现象。 为了了解独生子女平时在家的社会交往活动情况,我对大三班和小四班两个年龄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份),问卷由5个封闭性问题和3个开放性问
2、题组成。问题涉及孩子的气质类型、玩伴情况、孩子喜欢的交往对象、现在所持的与人合作技能程度以及家长的职业、家长理想中的哥哥姐姐形象,对幼儿园准备开展的“以大带小”活动所持态度等多方面。以下是我对封闭性问题进行的数据统计和对开放性问题进行的归纳分析表1测验人数(人)幼儿性格类型在家玩伴身份如何处理同伴间矛盾内向型外向型两者兼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邻居会谦让,自己解决问题任性,需要父母帮助两者兼有大班(34)26.47%23.53%50%50%8.82%41.18%44.12%35.29%20.59%小班(15)13.33%20%66.67%46.67%0%53.33%26.67%66.67%6.66%
3、表2测验人数(人)对与弟弟妹妹交往的态度家长对“大带小”活动态度家长眼中的好哥哥姐姐不太喜欢喜欢很喜欢支持反对弃权大班(34)32.35%61.77%5.88%97.06%0%2.94%有爱心、责任感;克服娇气、会谦让、照顾弟弟妹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帮助弟弟妹妹,耐心地教弟弟妹妹各种技能。小班(15)60%33.33%6.67%100%0%0%能够照顾、谦让弟弟妹妹;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带弟弟妹妹活动,会教一些技能和本领;有文明礼貌,能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发生争执时不应一味忍让,而应该讲道理、协商,让弟弟妹妹在交往中逐渐学习会合作。 由表1、表2中可看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5
4、5%家长认为孩子属于内外性兼有的性格类型,平时在家的固定玩伴以哥哥姐姐为主。这说明孩子在家被照顾关心、接受爱的机会较多。与人交往,在家活泼在外懦弱居多。 (2)当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但大班孩子在“会谦让,能自己解决问题”和“任性,需要父母帮助解决问题”两方面的人数相差并不太大。由此可见,大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仍较强,影响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合作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这说明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不容乐观。 (3)小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合作水平”明显滞后于“合作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在合作倾向上明显高于小班,随着合作意识和合作倾向的提高合作水平而
5、逐步提高。 (4)独生子女政策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独生子女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他们能较理智地看待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科学地看待“哥哥姐姐”的形象问题,除了要求“会照顾、谦让弟弟妹妹,带弟弟妹妹活动”还要“在发生争执时不是一味忍让,而是讲道理、协商,让弟弟妹妹在交往中逐渐学习与人合作”。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更是合作的世纪。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立足社会,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合作,扩大交往。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能够合作。什么是合作?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
6、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种社会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不仅与其家庭和本人的诸多因素有关,也与教育者提供的环境、活动有密切关系。如何让我们的独生子女走出家庭的保护,在幼儿园不仅会与同龄孩子合作交往而且还能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从接受关爱到会主动关心照顾别人,既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又喜欢会与人合作?鉴此,我提出了“以大带小,其乐无穷” 培养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的研究课题。二、课程建构研究的对策1. 制定目标 我打破传统的“以大带小”观念,大胆提出生活、学习、社会活动三方面结合。在每一次交往过程中做哥哥姐姐的不仅学会如何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大胆向弟弟妹妹
7、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会与人合作。对于弟弟妹妹来说,既体验到了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爱,又从他们那里学到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萌发合作意识,初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2. 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实现,内容也应充分反映目标。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成为幼儿的学习经验,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我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根据幼儿间的年龄差异、能力差异、性格差异,有目的、有策略地从幼儿生活、学习、社会活动着手,让“以大带小”的活动生活化、科学化、趣味化。如上半学期,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较弱。入冬后,午睡起床,绝大部分孩子需要老师帮忙穿衣、穿鞋。这时大
8、班孩子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哥哥姐姐风采,每天午睡起床自己穿戴好后都争先恐后地帮弟弟妹妹穿衣、穿鞋。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自理能力,而且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乐趣。下图为“以大带小”的活动目标与内容。以大带小,其乐无穷生活:大班幼儿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学习帮助弟弟妹妹。小班幼儿在得到帮助的同时向哥哥姐姐学习自理经验。学习:大班幼儿在和弟弟妹妹活动时,除了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外还能耐心地教弟弟妹妹。小班幼儿在与哥哥姐姐交往中萌发合作意识,向哥哥姐姐学习知识技能。社会:大班幼儿讲文明有礼貌,能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发生争执时不应一味忍让,能讲道理,进行协商。小班幼儿在与哥哥姐姐交往中从被关爱到逐渐学习关爱他人
9、,喜欢与人合作。我教弟弟妹妹玩玩具我和弟弟妹妹做游戏我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吃饭我俩一起玩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画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手工送给弟弟妹妹的礼物体育给弟弟妹妹送礼物指纹画小人国语言孔融让梨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趣味画吹泡泡画语言手影游戏绘画奇妙的手型表演游戏纸棒变变变体育游戏走大鞋综合活动能干的小厨师讨论怎样当哥哥姐姐选哥哥姐姐 谈话活动好哥哥姐姐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生日跟叔叔学做水果沙拉和拼盘学榨鲜果汁 学做果冻香喷喷的爆米花好吃的水果大餐大带小联欢会谈话谁是最棒的哥哥姐姐3. 课题研究的有效措施(1)利用差异,一一结对巧结合 同年龄幼儿中存在能力、知识、经验、性格的差异,不同年龄
10、层次的幼儿这种差异现象更明显。如何利用他们的个体差异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成为我在组织“大带小”活动时关注的问题。通过趣味画吹泡泡活动,我发现一一结对中个体差异明显的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合作得很愉快。反之,不是哥哥姐姐自顾自玩就是弟弟妹妹闹情绪,不愿参加活动。如哥哥沈鑫楠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动手能力和动作发展都较弱,平日里和大家的语言交流甚少;而他的妹妹徐文逸却活泼可爱,在班里的表现也很突出。两人的友好合作对他们出色完成合作任务起了关键作用。而小班的李嘉年小朋友聪明活泼但也爱调皮捣蛋,我让丁羽飞和葛君白和他一起活动。姐姐丁羽飞是我班各方面能力都较强的小朋友,善良有耐心;哥哥葛君白虽然不善表达,但热情有
11、爱心。这三人的组合可谓“最佳拍档”,李嘉年的淘气激发了葛君白做哥哥的意识,在不断交流中提高了口语表达力,也锻炼了其他方面能力。姐姐丁羽飞则用她的爱心和耐心赢得了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的赞扬,也使得弟弟李嘉年在她的细心陪伴和组织下能快乐活动。可见,合理利用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一一结对非常有助于他们愉快合作,开展活动,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2)抓住时机,积极交流与分享 交流是一种社会互动,也是一种信息共享。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就是 缺乏合作、没有交流与分享的学习的弊端。对话交流让孩子的口语能力逐步提高,分享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抓住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
12、中让孩子们积极交流相互的思想和情感,让小伙伴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都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在每一次的大带小活动结束后,我除了利用活动信息反馈表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交流情感、分享快乐外还组织大班孩子讨论在活动中所碰到的问题或让人开心的事,有快乐大家分享,有困难大家帮忙。比如走大鞋活动,要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一起穿一双“大鞋”走路,对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活动结束后,五六个孩子表示不想再和弟弟妹妹玩了,因为容易摔倒。“老师,要教弟弟妹妹是很难的,他特别容易摔!”“我的弟弟虽然不会走,但我用许多方法教他。”“对呀,你不走,可以扶着弟弟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3)由易到难
13、,逐层增加合作难度。 对幼儿来说,合作的目的有时自发产生,有时则需要外在因素的诱发。由易到难,设置合作情境,适当增加一些任务的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多出现一些问题,能迫使孩子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协商、配合、互助,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合作。例如,在上半学期中,我主要在一些生活、社会活动中开展以大带小活动,对合作水平要求不高,以培养双方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倾向居多。下学期,游戏、学习上的大带小活动显著增加,对合作水平也逐步提高要求。从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指拇画、泡泡画到奇妙的手型画、体育游戏走大鞋、表演游戏纸棒变变变、能干的小厨师等逐层增加合作难度,从一一结对两人合作到不同年龄多人合作,从简
14、单的你做我画到友好商讨合作内容一起情境表演,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4)家园合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当我们在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学会分享和谦让,一些家长却去告诉孩子“书带到幼儿园去自己看,别人要看让他去买。”这就是现在幼儿教育的一个矛盾体现。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做好了家长的工作,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才能展开;只有家长的觉悟、素质提高了,一言一行起到了良好的模范作用,对幼儿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家园双方只有经常双向联系,孩子的表现及时反映、及时信息反馈,做到教育同步,对孩子的教育才可以有的放矢。我为了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做了一
15、系列与之沟通的工作。首先,让“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家长热线”成为信息动态桥梁。其次,充分挖掘每一个家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使其成分发挥作用,为课题服务。如为协助开展“做果冻”“爆爆米花”“水果甜羹”等社会活动,一些家长从家中搬来微波炉、榨汁机、电饭煲等。小四班孙逸的爸爸是酒店厨师,我们就邀请他来为孩子们现场表演做水果沙拉、水果拼盘,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收益非浅。再次,通过每一次的活动信息反馈表,可以让家长们及时了解课题活动情况和孩子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并提出对课题活动的想法和建议。而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每一位家长都看到了自己孩子是如何与有年龄差异的孩子交往活动的。今天我们手中所
16、拥有的“调查表”“活动信息反馈表”“幼儿讲述记录纸”“意见表”等,这些资料的积累,离开了家长的配合,课题的实施就成了无米之炊。最后,巧妙利用教育网的资源,及时网上发布最新研究动态,让社会也来关注我们的这些活动。因此,将社会、家庭、幼儿园形成一个金三角,相互配合,是进行课题研究的有效措施。三、研究成果1. 有力地促进了独生子女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1) 帮助和增强大班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 不管小班幼儿还是大班幼儿,作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常使得孩子在处理与同伴的纠纷问题上显得比较被动。从调查问卷分析看,44.12%的大班孩子是能独立处理与伙伴的矛盾。从活动中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发
17、生争执的情况统计看,在趣味画吹泡泡活动时有47.6%的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发生了争执;经过一阶段活动后,在表演游戏纸棒变变变活动中,孩子间的争执率已为7.6%的。这些数据足可说明“以大带小”的活动帮助和增强了大班幼儿的社会合作交往技能。 幼儿间在玩耍过程中出现的争吵、打斗是孩子在这个社会课堂中学习做人的一个途径,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某些益处。比如周昱润小朋友能说会道,能力强,表现欲高,平时在家没有玩伴,自我中心意识也特别强。经过与沈欣雨妹妹几次合作后,他明显表现出不想再和妹妹一起活动的想法。通过交谈,我得知是他骄傲的心态在作祟。于是,在体育游戏走大鞋活动中,我有意识让他和同伴、妹妹单独进行走
18、大鞋。由于这个活动要求两人在语言、动作上都要和谐配合,所以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两人你怪我我怨你,谁也不理睬谁。当看到其他小朋友合作的是那么协调愉快,周昱润默默不语了。失败,让他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经过我和他的几次交流后,他开始主动友好的与妹妹合作,在活动中也知道有意识的谦让妹妹,少了一份傲气、任性,多了一份亲切、随和。 关爱别人是我们获得快乐生活的基础。孩子们,也包括成人,正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可现在我们的独生子女得到的关怀、爱护太多。在他们的眼中,大人们对他付出的一切理所应当。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关爱别人的乐趣。语言、行动的付出,甚至心灵的交流都
19、可以潜移默化地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太阳底下妹妹晒得太热了,姐姐主动提出:休息一下吧!走大鞋弟弟摔倒了,哥哥赶紧扶他起来,不停地问:疼吗?辛苦榨出的果汁真得很想尝尝,可让弟弟先喝吧!爆出爆米花,姐姐不停闻着香味:“妹妹,你先吃。”弟弟妹妹不会多说感谢的话,可他们的快乐就是大班哥哥姐姐的快乐。“以大带小”让他们贴近生活、人际互动、情知兼顾,体验中顿悟助人与自助一样重要。在课题结束的调查问卷中一些家长都说,孩子在家比以前喜欢帮助大人做家务活,妈妈生病也会主动地想法去关心,孩子长大懂事了许多。(2)让小班幼儿在关心、帮助中学习关爱他人,喜欢与人合作。 情感是幼儿作为个体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幼儿园的
20、教育课程目标之一。课程专家詹姆斯玻因说:一种学习理论或教育理论如果忽视和否定了情感,那么,这种理论将是不完整的,也是不人道的。情感伴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在活动的教育情境中,体现在孩子们经验获得的过程中。幼儿渴望关爱,喜欢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在“以大带小”课题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把体验关爱、学习关爱作为课程活动的情感目标。而小班幼儿正是在体验被关心、帮助中喜欢和建立关爱他人的意识,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行动去学习如何关爱他人。据周倩晶小朋友的老师介绍,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因此女孩养成了不和群、孤僻的性格。在指拇画小人国活动时,哥哥周麟想让她摆一些姿势,好照着画。结果她反而哭着
21、要回教室。我在询问原因后,得知是不适应环境造成的,就引导周麟去化解她的焦虑。只见他拿了纸巾一边帮周倩晶擦眼泪一边安慰她:“不要哭,你们老师都在这儿,小朋友也在。呆会儿和大家一起回教室,好吗?”女孩得到了哥哥语言、行动上的关心,不安的情绪及时得到了缓解,慢慢地她能按要求做了。以后在和哥哥几次交往中,由于有了哥哥细心的照顾和帮助,周倩晶终于在最后一次活动中,主动地和哥哥配合,一起开心地做游戏。相信她在被哥哥关爱的同时已萌发了关爱别人的意识,哥哥的言行在她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3)转化了发展落后的小朋友。 通过“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一些原来在集体活动中比较孤僻、交往不够主
22、动或在和同伴交往中不会处理合作问题的幼儿都有了明显进步。如刘正平小朋友,他的调皮捣蛋幼儿园尽所皆知,但他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对人真诚热情、有爱心,可就是容易好心办坏事。妹妹黄怡则是一个做事有头脑、能力强的女孩。在奇妙的手型绘画活动中,由于天很热,黄怡不愿意再在太阳下做手影,聪明的刘正平马上说:我们先到教室里休息一会儿再画。谁料黄怡刚坐下半分钟不到,刘正平就带她站在栏杆边,让她做一个兔子手影。黄怡这才发觉上当了,撅起嘴,不高兴地做着动作说:好了吗?刘正平边积极答应边在栏杆上爬上爬下忙碌着,终于结束了,还不忘表扬黄怡:你看,你手影做得好,我也画得好。黄怡听得笑逐言开。两人能愉快合作,哥哥刘正平出色
23、的协调能力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他的机智幽默在大带小活动中不仅助他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思维的发展,而且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巧妙地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又如戴晔晨是我班聪明又特顽皮的男孩。据他父亲讲,在家中和伙伴发生矛盾后需要家长的劝说,一般不会自己解决。课题活动刚开始时,由于教弟弟说野话、骂小朋友,因此弟弟不要他做哥哥,当他意识到错误后,在以后的活动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指拇画活动中,弟弟孙逸把印泥弄在了手上,他说:“哥哥,我手弄脏了,怎么办?”戴晔晨想了一下,去拿了块抹布,在自己手上擦了一下,然后给孙逸:“擦吧!”旁边的丁羽飞赶紧说:“不对,你应该让他先擦!” 戴晔晨一愣,想了一下,对孙逸说
24、:“走,哥哥带你洗手去。”洗手间,只见他拿毛巾认认真真帮孙逸的手上、脸上、身上擦得干干净净。我想,在这个活动中,戴晔晨从不自觉到主动关心小弟弟,无意到有意,其变化是令人惊喜的。2.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课题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观念的转变。新纲要成了 我这次开展活动的理论基础。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如何在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让孩子 成为真正的主人?首先,我充分让“大带小”的氛围充实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环境布置尽量突出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的合作性,每一次活动的实录、照片以及网站信息发布都及时布置在区角上。看到大带小
25、合作的精彩画面,孩子们兴奋、激动、快乐,更有助于他们提高对哥哥姐姐这一形象的认识。其次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特别是那一些经常会被忽略的群体。我根据孩子间的各种差异,一一结对,并把这些被忽略的群体列为个案跟踪对象,一方面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映,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另一方面在活动中逐渐加大难度与要求,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如沈鑫楠、葛君白、嵇欢等平时因为多方原因而导致他们活动表现不突出,在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交往中,他们看到弟弟妹妹那崇拜的目光,感受到了被重视的喜悦,他们非常喜欢和弟弟妹妹交往。所以每一次的大带小活动,他们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表现自己。于是沈鑫楠与弟弟合作的画被大家评为“
26、最美的画”,嵇欢被大家推选为“最棒的姐姐”, 葛君白与弟弟正在合作活动的照片几次被发布在教育网站。最后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新旧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与提高,比如在设计趣味画吹泡泡时,我忽视了纸张太薄的弊病,结果作品画面效果大受影响。然而,在活动过程中,当所有孩子在纸上吹出一堆堆泡泡时,那份手舞足蹈的激动不言而喻,许多孩子都非常喜爱这个活动,希望老师再组织一次。撇弃旧的教育理念,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次活动,它是成功的。因此,精心设计每次的活动,从幼儿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幼儿、贴近幼儿,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才有可能将促进幼儿
27、发展的观念落到实处,才会使你的教育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一位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3. 家长对课题实施效果的反映。 课题实施临近尾声,再次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说,现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看到他(她)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玩,觉得真得很象哥哥(姐姐)。100%的家长非常赞赏幼儿园的这种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希望推广该项活动,并能设计开展更多内容和形式的活动。4. 分析与思考 首先,我认为“以大带小”可挖掘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各种差异,在大带小课题中多设计一些有人文精神的活动;在大带小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恰当地进行有关创新教育的培养。其次,“培养独生子女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以大带小”只是其中的一种培养形式。我们应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将课程理念渗透于各个领域,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其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复进行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有助于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独生子女社交课程。2003年8月2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