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源型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7P).doc
《论文:资源型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7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资源型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7P).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源型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摘要 环境因素是衡量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合理的布局会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丧失工业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合理的工业布局会不仅不会影响到环境,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工业区位的选择,一要注意工业的污染类型;二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在其区位选择时应考虑当地风向;三要协调好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位里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四要考虑热力环流、地形等因素,这样也可以避免一定的环境污染。关键词 资源型工业 资源型工业布局 工业区位选择 地理环境1.引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改造,而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
2、必定会对大自然造成一定的破坏,不同的工业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不同。以资源利用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对环境的影响会更大。如何尽量减少这些影响呢?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会减少一定对环境的污染。可见,资源型工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 资源型工业及其特点2.1 资源型工业资源型工业主要是有依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企业所构成的,即所谓的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就是指基于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通过对资源的垄断性占有或独占,以生产的资源型产品为最终主导产品形态的,在产品价值构成中,自然资源对产品的价值贡献占据主体地位的,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依靠资源的消耗,通过有
3、效管理和适时创新来实现迅速成长,形成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2.2 资源型工业的特点(1) 地域集中性。由于自然资源的质和量在任一空间范围内分布的不均匀性,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因此依托某一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兴建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企业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一般都会集中在自然资源的产地。(2)资源独占性。自然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生产加工的主要原材料或核心原材料,资源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其产能与发展,正因如此,资源型企业必然通过自然或行政的方式对所需资源进行垄断性占有或独占,导致资源型企业对资源的独占性。(3)产品附加值低。多数资源型企业依赖对资源垄断性占有或独占,生产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
4、粗加工以及初级原材料产品为最终形态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所取得利润是以廉价出卖当地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4)纵向一体化水平低,加工链比较短。如生产煤炭、钢铁、稀土、铝锭等产品的资源型企业主要集中于产业上游,仅仅从事原材料开采和(或)初级加工,下游活动很少,对上下游的拓展的可能性很小,很少有企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5)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型企业通过开发利用资源,在低技术水平上生产产品,结果滥采滥伐资源和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导致资源的流失、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3.资源型工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1地理环境对资源型工业布局的影响3.1.1 自然资源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1)原料工业的主要成本之一
5、是原料的成本,这一点决定了原料是工厂区位的一个主要区位因素。现在以钢铁工业为例来说明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铁矿石和煤是钢铁工业的主要起始原料。因而一定储量的铁矿石产地的地理因素,无疑会对钢铁工业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单纯从钢铁工业本身来看,铁矿石产地的作用随工业技术发展相应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钢铁工业发展初期,每炼一吨铁需要45吨煤炼成的焦炭的时候,钢铁工业多分布在煤产地。随着冶炼焦比下降,使煤的消耗量大大减少,加上配焦煤技术进步,使钢铁工业也不可能依靠单一煤种。与此同时,由于贫铁矿的开采利用增加,以至现代钢铁工业每炼一吨铁仅需要0.5吨焦炭,在这种情况下钢铁工业多趋向于铁矿石产地。我国的马钢、
6、攀钢都是这种布局的实例。应当指出,钢铁工业的最优布局,应是同时接近煤铁资源。我国许多钢铁工业就是建立在煤铁资源组合地区。例如辽宁的本钢、河北的邯钢、山东的莱钢等等。在具体布置上采取以铁为主,并能方便地取得炼焦煤的位置上。(2)能源(以钢铁工业为例)钢铁工业是一个耗能较大的部门。在其布局中能源因素一直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钢铁工业的长期建设发现,随着钢铁工业中心的发展,很容易吸引机械、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形成一个较大的工业综合体。而这种成组布置的格局(在国外如日本的鹿岛)也已比较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个新问题,即考虑钢铁工业布局不仅要从其本身的经济效益上分析,而且要注意地区工业发展的总体利益。
7、根据国外资料,单纯的钢铁联合企业消耗的原料和燃料的比例,每炼一吨钢要消耗1.2吨标准燃料,而对于一个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综合体来说,每炼一吨钢要消耗标准燃料2.6吨,二者所消耗的铁精矿却都是1.31.4吨。因之主张在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时,一定要注意工业综合体的总的燃料耗费,即炼焦煤、动力煤、发电站用煤。实际上这种地区是一个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变相的动力工业综合体。因此,近代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能得到球团供应的条件下,布置在交通方便的大型煤炭基地,即使向外输出部分钢材也是有利的。事实上在国外新的钢铁工业布局规划中,对燃料因素的地位已引起了极大的注意。3.1.2社会资源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对工
8、业布局的影响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此人在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和社会生产发生密切关系。一定地区的人口数量、劳动技能,人口密度和人民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布局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作为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化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首先要求要有足够数量的生产工人,更要求有一定文化技术的生产工人,以便用同样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关于劳动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诸因素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指出:劳动的生产力,取决于多种事情,其中,有劳动者熟练的平均程度,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范围及作用能力,和诸种自然状况。因此,特定地区的人口分布状
9、况,劳动力及其素养,都成为考虑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我国沿海人口稠密地区,劳动资源多,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充分就业问题,就地发展各类工业是十分必要的;在一些新兴的重工业集中区(煤炭基地,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为充分利用妇女劳动力而发展部分轻纺工业,也是按人口分布状况布置工业的一个明显例证。还应当指出的是,在那些拥有一定劳动技能与生产经验的地区,例如我国景德镇、醴陵、唐山都拥有生产陶瓷的长期历史,在这种地区布置陶瓷工业生产将产生一定影响。人作为消费者,每年要消费大量物资,这些物资包括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由于社会人口分布不平衡,各地区人口
10、数量和人口密度不同,一定时期内各地区消费构成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引起对消费品需要量上的差别。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目的是在已有条件下,尽量满足劳动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以便使人们更好地从事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因此,在发展工业时,既需要研究一般生产力条件下,平均消费水平,除了包括必要的生存资料,还应包括多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还要研究不同地区各具特点的消费需求。例如,人口集中的城市居民或不同民族的消费习惯对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的不同需求,对各工业部门布局的影响,以及研究和预测与人口分布远景、消费构成、消费水平变化相适应的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趋势。(2) 交通运输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在选择最有利的工业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资源 工业布局 地理环境 关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4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