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音乐教育方法毕业论文.doc
《浅论幼儿音乐教育方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幼儿音乐教育方法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浅论幼儿音乐教育方法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6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7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8 (一)国外幼儿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方法.8 (二)对我国音乐教育工作的建议.9 参考文献.12 浅论幼儿音乐教育方法内容摘要:我国幼教机构以往普遍采用的幼儿音乐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幼儿教育的需要,局限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创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幼儿园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探悉了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
2、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1.幼儿家庭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始重视对幼儿的音乐、艺术方面的培养。有部分家长也会在怀孕的时候就给自己的宝宝听一些胎教音乐,来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孩子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音乐。很多家长会在星期天送幼儿去学习各种声乐、舞蹈、乐器等。但也不乏有这样的家长,只要看到某某家的的小孩学了什么东西很出色,就跟风,不管自己的小孩喜
3、不喜欢,也要求去学。一种强迫式的,幼儿毫无选择的权利。因而出现了严重的填压式的教育形式,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一家的孩子被要求学习几样的乐器以及多种的声乐形式。经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孩子很反感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种对幼儿音乐教育方法的误解。使我们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仅仅扮演的只是一个学习条件提供者角色,即为孩子的学习投入资金、寻找专业人土的指导或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这样去做,却没有意识到自身也在孩子的音乐学习中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诸如此类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儿童天性的发展,对幼儿教育“自主发展、发挥特长”的理念有较大的影响。 2.幼教
4、机构方面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定期会对幼教机构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有的幼儿教师虽然学习了新的教育方法但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比如说:她会以先听、讲故事、读儿歌的方式,先让幼儿理解儿歌的意思,记住儿歌里的内容,然后教小朋友有节凑的读儿歌,再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最后老师会将儿歌动作化,让小朋友记得更清楚。看是挺好的,小朋友也学的挺开心的,但是教师的教育目标仅在于小朋友有没有学会这首歌、节凑打的准不准,会不会表演老师教的舞蹈动作等,却忽视了幼儿对音乐感受力、表现力、欣赏力、理解力的培养。许多老师认为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效果好,当然也迫于家长的压力。而对音乐的感受
5、力、表现力、欣赏力、理解力,即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抱怨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自然不会去重视。也有教师认为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根本无法开展,仍旧停留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仍旧以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认为幼儿音乐教育只是要教幼儿唱唱跳跳。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学,忽略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的现象。比如说:在学儿歌时,教小朋友表演花时,都是双手托下巴,好像世界上只有这一种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在上学时学的花是这样开,所以她做了教师后也不走样地传授给了她的学生。还有很多幼儿园教音乐的教师不是学音乐
6、专业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更没有多少音乐知识,就更别说教学水平了,上音乐课仅仅只是教孩子唱唱儿歌而已。教师唱一句,幼儿学一句,非常机械。她们没有让小朋友理解歌曲的意思及思想情感等,幼儿只是在模仿而已。幼儿根本不需要去想、去体会,只要不断的练习、练习,灌输式的教;或是播放的是社会上成人流行歌曲,如:都是月亮惹的祸、我知道你很难过等。小朋友会学着唱,但是这些歌曲对幼儿成长来说毫无意义,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又如:六一节是小朋友表演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节日,音乐教育内容包括唱歌、律动、游戏、打击乐器演奏和欣赏5个领域,而实际上我们发现歌舞表演已成为幼儿的主要内容,其他的很少见。或者说幼儿表演的节目,是模
7、仿的成人的歌曲和动作。即便是一些重视艺术教育的幼儿园,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专业化”、“技能化”、“工艺化”倾向。(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总体看来,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是灌输式的。具体有如下表现:1. 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误解与误导下,致使幼儿对音乐教育形成抵触甚至是厌恶。2. 老师对音乐教育的目标认识不够。没有真正的理解幼儿音乐教育应达到的教育目标,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以致一些老师形成随心所欲的教学习惯,喜欢怎么教就怎么教,不管什么教学效果。3. 有些老师教学方法单一、老套。不同的老师水平和素质是有一定差异的,良莠不齐,有些老师思想比较保守,不敢大胆创新,在教学方法上还是老一
8、套。幼儿大部分时间消极地坐、听、等待上。这样久而久之会束缚了幼儿的双手与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与情感。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幼儿缺乏探索意识与安全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4. 非专业老师的误教,新老师经验不足。有些老师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对工作很热情,但由于缺少经验,很容易忽视对幼儿的现有水平,特点,需要,兴趣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一)国外幼儿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方法 从美、英、日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研究看,他们以多元文化观为主题开展幼儿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者们欣赏每个民族的音乐教育 ,研究每个国家、民族的
9、音乐教育特点。他们善于引导幼儿去理解和唱不一样的简单歌曲,去表演不同的乐器,和善于利用身边可制作声响的物品进行演奏和即兴表演。以童谣、言语、民歌和舞蹈为基本教材,把语言(以方言为主)、动作、音乐和表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去进行教学, 并提出每一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理应这样做。他们认为:“幼儿是音乐活动的源头, 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幼儿的内在需要。” 要学生自己奏乐, 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促进潜能的充分发挥,并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创造的能力。主要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技能,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
10、诸于感性,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在奏乐的具体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如: 首先通过学习演奏乐器, 所有的幼儿都可以亲自实践, 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培养兴趣。“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来主持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开展音乐教育时仅仅向幼儿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幼儿则主要是通过在范例和教师启发引导下进行集体创作的音乐学习,通过幼儿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他们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 并适合于幼儿。”编写的音乐教材采用了最原本的、最朴实的音乐素材
11、,如节奏运用最简易不断反复的固定节奏型;旋律用最易唱的五声音阶;乐器使用的也是元素性的乐器。他们用这些最基本的音乐表现要素来表达幼儿最原本的思想、情感。他们还认为,对于处在个体发展还是初级阶段的幼儿来说, 获得全面的、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教育理念认为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在这种综合艺术观的指导下,不仅教幼儿唱歌识谱,而且也教幼儿演奏乐器,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等艺术实践活动。他们认为这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幼儿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的机会。幼儿音乐教育活动都是创造、表演、欣赏以及唱歌、诵读、舞蹈、奏乐的综合体, 任何单一的
12、唱歌、诵读、欣赏、奏乐及纯音乐理论学习是不存在的。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将音乐活动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身体奏乐, 并把音乐移植于躯体之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知识的体验,进而增进其情感。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四种形式本身是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审美要素的,把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结合在统一的过程中,将音乐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使幼儿在掌握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具有审美素质,促进幼儿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最终使其全面发展。这些先进的幼儿音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论幼儿音乐教育方法 毕业论文 幼儿 音乐教育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