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纠正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纠正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纠正策略 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纠正策略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纠正策略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纠正策略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倦怠。大学生学习倦怠应被视为学生生涯历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
2、要的影响。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四管齐下,共同努力。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倦怠 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分析1.学习倦怠的表现许多研究表明,倦怠是在许多职业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倦怠不仅出现在工作群体中,在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2.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引起学习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然而,近年来
3、的研究已证实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等因素与学习倦怠有着很大的关系。(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全社会范围内尚未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依然有待改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劳动用人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大学生择业机制尚不健全,就业中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等,这些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学习无用论”的萌发。(2)学校环境因素学风的影响。校风、班风、甚至一个宿舍中几个成员的学习风气,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学习压力大。随着社会的变革,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造
4、成学生学习负担重,思想压力大,有些学生在压力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缺乏适宜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封闭自己,人为地缩小交往圈,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缺乏轻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至对学习活动产生不利影响。(3)家庭环境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定下一些违背孩子意愿的目标,结果使得孩子负担很重,压力自然就增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厌恶学习。也有的父母刚好相反,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只想让孩子早点毕业,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这种过低的要求也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动
5、机受挫。(4)个体因素缺乏远大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些大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缺乏远大理想,目光短浅,在他们看来,学好了不一定将来有出息,索性就放弃了学习,把心思放到了别处。这是大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深层原因。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自我效能低下。部分大学生由于自己所报考的专业被调剂,特别是被调剂到冷门专业,或者对专业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学习向来就没有兴趣,考试成绩差,从未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缺乏必要的自我效能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学习倦怠。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纠正策略消除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是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共同努力。1.社
6、会方面的支持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发展,将使知识的价值得到逐步体现,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会逐步提高。同时,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快完善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尽快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2.学校方面的支援(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宏观调控。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压力,学校应及时了解和研究,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身心健康成长。(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首
7、先,教师应为人师表,这样才会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所做出的成绩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上充满成就感。再次,教师应尽可能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易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信息和情感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最后,教师应加快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其厌学情绪,使学生变“不学”为“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3)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很多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学无所用,“学以致用”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指导,积极引
8、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使其认识到知识的实用价值所在。要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对学生科研进行资助;建立大学生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和评选小组等机制,使优秀大学生参与科研一路绿灯,并对其中的佼佼者予以奖励。通过大学生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会使他们体验到知识应用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其深入学习的信心与决心。3.家庭教育方面的配合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而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优化家庭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给学生以适当的空间、适当的自由度,是消除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不可缺少的
9、家庭因素。4.学生个体的努力(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目标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树立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学习目标应适当,符合发展实际,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同时要把学习活动和远大志向及理想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2)坚定正确的专业学习信念和理想。对某一专业的学习信念和理想是学习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因此,坚定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信念,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形成积极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动机,对防止学习倦怠是至关重要的。(3)加强自我锻炼,优化人格特征。人格因素与学习倦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和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特征,尤其要注重坚
10、强意志和顽强性格的培养,增强对学习倦怠的耐受力。参考文献: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4-57.2闫浩明,解义云,黄清世.大学生厌学原因及解决途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2):67-68.3吴蔚.中专学生数学学习倦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8):115-116.4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8-9.(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1、,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
12、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
13、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