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大班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doc
《教育论文:大班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大班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摘 要】 大班的幼儿在生理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心理上也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征,其对班集体的认识也更加地稳定,呈现出有别于小中班幼儿的特定的班集体特征,并表现出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根据大班的班集体特征实施有效的、适合大班幼儿的班级管理。本文尝试以大班的班集体特征为切入点,探讨在大班实施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对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意义。【关键词】 大班;班集体特征;科学民主;班级管理幼儿园大班是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期,大班幼儿将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为保障幼儿能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必须在大班阶段着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这
2、则需要一套有别于小班和中班的班级管理模式。作为大班的幼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身体更加强壮,对成人的依赖性减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因此,要有效地管理好大班班级,首先要清楚大班幼儿的班集体特征,制定的管理方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下面,就分别从大班的班集体特征、对大班实施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及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后的效果这三方面进行阐述。一、大班的班集体特征大班的幼儿大多年龄都在五到六岁之间,此时,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其班级呈现出以下的特征: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是大班幼儿的“好奇”跟小、中班又有所不同,随着年
3、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喜欢对接触到的一些新鲜事物提出问题,问的范围也很广,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诸如“为什么鱼要生活在水里?”、“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爸爸有胡子,而妈妈没有胡子?”、“我是从哪里来的?”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问“是什么”,而是非常地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对问题追根究底。如对设置在道路上的“盲人道”,小中班的幼儿可能只会问“这是什么?”,可是大班的幼儿却会更深一层地问“为什么要有这么一条盲人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他们急切地希望成人能对他们所提的这些“为什么”给予回答,知道事情的真相。2、集体感增强 集体感是指热爱集
4、体生活、热爱集体中的成员,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关心并维护集体荣誉的情感和行为。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所归属的第一个集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集体意识在集体生活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幼儿的集体感经过小中班的初步培养,到大班,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对集体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对自己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有强烈的意识,表现为关心集体的荣誉、为集体的成功或失败而感到自豪或失望,能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共同协作完成集体任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以集体利益约束自己的行为。如在参加区内某项比赛时,大班幼儿会强烈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集体的活动,自己的表现直接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因此,为了能让集体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训练时他们会
5、显得更加地认真,如果最后取得了胜利,他们会很兴奋,知道自己为集体争得了荣誉,而这正是大班幼儿集体感增强的表现。3、责任感增强责任感是人对自己的言行和所承担的义务持认真负责和积极主动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对幼儿而言,责任感是指孩子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应完成任务时的自觉态度和行为,大班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如在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时认真、主动,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不需要成人或同伴的提醒。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我们老师经常都会要求幼儿帮忙收集一些资料带回园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以前,幼儿要是忘了收集总会以“都是妈妈没帮我带
6、”或者“奶奶忘了”这些理由来推卸责任,而现在幼儿则能明白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牢牢记住并很好地把它完成,而不只是去依赖成人,这足以说明大班幼儿的责任感较小中班的确增强了。二、针对大班的班集体特征实施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 正因为大班幼儿在班集体的认识上形成了更加稳定的和有别于小中班幼儿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表现出了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根据大班的这种班集体特征实施一种更适合大班幼儿的班级管理模式,以适应其情感发展的需要,符合其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尝试在大班实施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幼儿园的工作是具体而繁杂的,科学、民主的管理要落实到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的来
7、说,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1、生活常规中的班级管理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适应的方法对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结合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再针对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责任感增强的班集体特征,我们建立了“值日生”制度,将全班幼儿进行了配对,两人一组轮流值日,负责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常规生活活动,如督促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喝水、整理物品等等,并专门设置了“一周值日表”,每周五的时候对值日生的管理表现进行小
8、结和鼓励。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由值日生负责管理班级常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对这种新生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孩子们显得更为接受,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在这种监督下养成了自觉的生活常规行为,这极大地促进了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建立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还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的配合一致,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具有共同的常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幼儿在心理上接受一致性的教育,而不是处于两种作用下的无所适从,这样,在家园配合的正向强化下,幼儿进步很快,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也学会了自我约束。2、游戏活动中的班级管理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9、,大班幼儿的游戏,有了更大的变化,常常是集体性的游戏,而且每一个角色要按游戏的情节和规则行动,从而能使彼此之间的行动更加协调一致。大班幼儿已开始能事先计算自己的游戏,商量分配游戏的角色,而且,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坚持游戏的规则,因此,在大班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主张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来,跟老师一起商讨制定各种规则,而不只是老师制定好规则,幼儿谨遵执行,比如在玩区域游戏时,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各区域的活动规则:每个活动区域可以容纳的人数是多少;游戏时该注意哪些事项;游戏结束后应该怎么样做等等。让幼儿在决策的过程中自然地体验到规则的必然性,从而加强了幼儿的自我约束力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我们也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论文 大班 科学 民主 班级 管理模式 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