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权威资料].doc
《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权威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规律,能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同时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开拓教师的视野。无论是对于幼儿还是对教师,微课无疑是一次思想改革,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有待于教师更多的扶持和积累。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运用;思考 G613A 1992-7711(2014)18-096-1一、微课教学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规律,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幼儿期的认知过程以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为
2、主导形式,并逐渐开始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微课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开教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无论有没有老师、家长的陪伴,幼儿都能通过观看微课的视频,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比如:我们制作了科学活动神奇的水中花,通过制作纸花、放入水中、水进入纸的纤维里,纸开始膨胀,将花慢慢地打开,到启发幼儿观察不同质地的纸花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等环节,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使孩子在观看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引发幼儿深层地探究和思考“神奇”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
3、,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微课的形式还解决了幼儿个体差异问题,能适应不同能力的幼儿。幼儿动手能力有高低,制作纸花的速度有快慢,观察花在水中打开的过程会因为其他幼儿的状况而产生干扰,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集体做水中开花的游戏会导致幼儿制作过程不充分、观察思考的过程更不充分。而通过微课形式,幼儿可以在成人的引导下,在自主的空间学习和反复操作试验,根据接受知识的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于是就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微课的制作和运用促进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微课是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或某一环节设计的,因此在选材和确定微课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深层次地思考教学目标和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寻找突破口,
4、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幼儿,心中有孩子,这本身是一个“备教材、备孩子”的教学准备过程,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 微课短而精,正好弥补了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弱点,但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教学要领清晰地展示出来,就要求教师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性强,并易于幼儿理解。于是教师不断地锤炼语言,提高了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促进了专业化成长。 比如:我们制作了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版画,通过画、刻、上色、印等四个环节条理清晰、讲解精炼、环节流畅、非常直观地展示了版画制作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重点语言和操作提示。孩子、家长以及一些没接触过版画的幼儿教师通过本课都能了解版画艺术,爱上版画创作。教师在制作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权威资料 幼儿园 教学 中的 运用 思考 权威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9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