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幼儿时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孩子学习语言有两大任务:一是学习掌握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即将语言作为学习的对象来专门学习;二是学习以语言为工具进行交流,这是指孩子运用语言,锻炼交际能力。尽管幼儿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口头语言,但是他们的阅读学习也应该从此时开始。我们所说的早期阅读,主要目的是让孩子通过阅读有趣的图画书,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应起来,慢慢
2、亲近和熟悉书面语言,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显示了我国对儿童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近几年我园非常重视早期阅读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材老化、教育方法不当、图书数量少、种类不丰富、家长素质低、对早期阅读不重视、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等。以上现象若在幼儿园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必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我园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指导
3、策略研究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内容 (一)预期目标 1. 开发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早期分级阅读园本教学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2. 改善教学方式,根据早期分级阅读的活动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3. 使幼儿家长对分级阅读教材有一定的认识,让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提高亲子阅读的能力,真正做到家园共育。(二)、研究内容 1.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文本”,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适宜的阅读方法使儿童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 分级阅读教材的特点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表达的形式看又具有多
4、样性、物象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等特点;从结构形式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培养幼儿以静态学习为主进入式阅读为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结合多种手段整合,在生活中渗透性学习,实现幼儿园指导阅读与亲子阅读的整合。2.着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实现让幼儿会阅读、能创编、善表演的课程目标。(1)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孩子喜欢阅读,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知道一页一页地看。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
5、、读书。(3)通过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阅读的内容。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的,还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形象的表演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愿望。在表演活动中幼儿也能根据需要创造性地表现作品。 3.培养幼儿的倾听及表达能力。倾听和表达是孩子学习的外显表现。倾听能力的培养除了采取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外。教师注重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了解倾听的重要性。语言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教师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说说、做做、玩玩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并学习按指令行事。 三、研究的方法与对象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6、文献资料法。由园分管教学副园长当课题组长,幼儿园具有理论基础且语言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研究小组。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方式方法,从研究中形成课题成果,把课题成果再放到实践中检验并形成经验或上升为理论。2.研究对象:前期:小班段5个班幼儿,中班1个班、大班1个班幼儿。分三年实施完成研究计划。后期:分享研究成果,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全园师生继续研究。 四、课题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申请立项、启动课题、提出方案(2010、32010、5)1.成立课题管理小组:组长:童瑶琴副组长:杨清云成员:沈春梅 李志瑛 吴意群 周梅芳 邹小宁 周晓琴 2.成立课题指导小组:组长:杨清云副组长:沈春梅、李志瑛成
7、员:杨清云、沈春梅、李志瑛、林燕娟、林振蓉、李颖、吴意群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杨清云 副组长:吴意群 资料收集、档案整理:吴意群、谢立勤课题实施:吴意群、黄筠、林振蓉、李颖、张康俊、马秀丽、谢立勤、李冬梅、钱晓婷、陈英、林柳凤 林燕娟、李玲记录、影像材料、课题经验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4.确立研究对象及时间:小班段5个班幼儿,中班1个班、大班1个班幼儿,从2010年3月始分三年实施完成研究计划。5.确立研究课题,提出立项申请、撰写子课题实验方案、计划(2010年3月-5月)。6.启动专题研究(2010年3月2010年5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开题培训,搜集相关研究成果,如我国早阅专家周兢教授
8、关于早期阅读的书籍、文章组织教师学习,树立教师正确的儿童早期阅读观念。学习分级阅读理论及相关指导用书,熟悉分级阅读各级教材。第二阶段:实验研究过程(2010年5月2012年6月)1.课题组实施课题计划,各实验班开始课题研究。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组织相关调查和各阶段研究的信息交流、总结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各项任务的完成。2.组织交流研讨。各班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及适宜幼儿的早期分级阅读环境创设现场观摩,引导教师之间及时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反思、解决问题,分享研究经验。3.外出参观学习,与各基地园研讨、分享经验。我园在2011年5月承担了龙岩市早期阅
9、读课改基地园片区研讨活动。上杭、长汀、连城等基地园课题组老师进行了研讨。龙岩市普教室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有效提高了基地园科研能力和课题组教师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4.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经常派教师到龙岩、厦门、福州等地参观学习,接受了台湾、厦门、龙岩等地专家名师的指导。 5.收集、整理了过程性资料,如教研记载、学习研讨、备课检查资料等。做好每阶段幼儿发展评价。 6.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展示、分享、示范辐射。课题组林振蓉师组织的阅读活动水会变哦在市课题研讨活动上交流。黄筠、李颖老师组织的阅读活动在县语言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李冬梅、林振蓉组织的阅读活动作为优质课送教下乡。李颖、马秀丽等5位教
10、师组织的阅读活动在幼儿园语言评优活动中获奖。第三阶段:自查评估阶段(2012年6月)1.成果梳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整理实验材料,如优秀案例、教师教学音像材料,课题组活动照片集、论文集等。2.进行自查评估,申请结题3.邀请县进修学校专家、领导对评估准备工作进行指导。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2年7月)1.做好迎接市普教室总课题组专家来园结题准备,完善课题结题报告,提出具有研究价值或值得推广的经验。 2.继续整理、归纳各项资料,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3.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有关幼儿早期分级阅读的成果展示活动,与其他子课题组交流、分享、推广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 五、课题研究结果儿童
11、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是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我园以“幼儿早期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为切入点,针对幼儿在分级阅读过程中需要达成的目标和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使教师们掌握了更多指导阅读的策略、方法。(一) 利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产生联想,使幼儿关注书面语言。1.依据形象直观的事物形象,感知事物与文字相似的结构、猜想和阅读文字。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活动范围的增加,孩子对事物的接触和观察也越来越多,知识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这时如果出现新的信息,很快就能激发孩子们的经验联想。例如:在学习水会变哦活
12、动中,教师出示“水”字。再引导孩子想一想,猜一猜:这是什么字?有什么特点?最后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形态特征和三态变化,感知水和汉字“水”的相应结构。很快,幼儿就学会了对事物和汉字进行比较。发现实物和汉字之间的相似关系,再教幼儿正确地阅读文字。这样的经验获得促进了幼儿探索汉字的好奇心,从而实现幼儿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2.观看表演,进一步理解阅读的内容、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幼儿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的,还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形象的表演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愿望,幼儿能进一步理解阅读的内容。例如:中班分级阅读教材摇滚青蛙,利用表演摇滚乐的形式让幼儿表演,边表演边用书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早期 分级 阅读 指导 策略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9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