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基础知识.ppt
《输血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基础知识.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血基础知识,江长明,为何要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成分输血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全血输注有很多缺点:最主要的缺点是全血中保存损害产物多,如细胞碎屑、钾、钠、氨、乳酸等。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成分输血的优点,制品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少;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全血并不全,血液离开血循环要与抗凝保存液混合,发生了“保存损害”。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4只能保存红细胞,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血小板离体后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白细胞中的粒
2、细胞是短命细胞,离体后8小时功能丧失,很难保存。凝血因子和不稳定,需要在18以下保存。,全血的缺点,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含量低,有些已丧失功能,疗效差;全血是宝贵的社会资源,盲目输注全血是资源浪费。,红细胞制品,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悬浮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去白膜法和过滤法制备);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年轻红细胞。,血小板制品,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目前多采用半自动化的血细胞分离器制备);单采法(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液态保存的血小
3、板;冰冻保存的血小板;移除大部分血浆的血小板;洗涤血小板;辐照血小板。,浓缩白(粒)细胞,普通离心法制备的白细胞;单采法制备的白细胞。,血浆制品,新鲜冰冻血浆(FFP);经隔离延迟复检并发放的FFP(放置至少90天,直到供者下次献血做复检);SD方法灭活病毒的混合血浆(以5002500人份混合,灭活病毒后经无菌过滤分装于200ml袋内冰冻);还有亚甲基蓝和光照处理的FFP;普通冰冻血浆。,血浆衍生物,冷沉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浓缩剂;因子浓缩剂;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因子浓缩剂;纤维蛋白胶;抗凝血酶(AT)浓缩剂,深圳血站能够提供的成分血,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去白膜法或过滤法制备);冰冻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单采或手工分离);少白细胞的血小板(新型分离机或过滤法制备);去病毒滤白新鲜浆(每袋加去病毒费170元)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辐照成分血冰冻单采血小板,添加剂红细胞的特点及适应证,用联袋在密闭条件下制备,不会在制备时发生污染;添加剂中有红细胞的营养成分及红细胞膜的稳定剂;有了添加剂,廷长了红细胞的寿命;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输注前要混匀);该红细胞几乎适用于临床各科急、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理论上输2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特点及适应证,用去白膜法制备只能去
5、除70左右的白细胞;用过滤器制备法能去除99以上的白细胞;该制品主要用于:因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病人;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应从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一般认为输2个单位该制品约可提升Hb10L。,洗涤红细胞的特点及适应证,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最后加少量生理盐水即制成。该制.品通过洗涤已去除98以上的血浆蛋白和80以上的白细胞。该制品主要用于:输入全血或含有血浆成分的制品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肝、肾功能障碍及高钾血症需要输血病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PNH病人。理论上输3
6、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洗涤损失了部分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的特点及适应证,用甘油做冷冻保护剂于低温保存。使用前解冻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以脱甘油。去甘油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作悬浮液。该制品主要用于:稀有血型病人输血;自身血长期保存。一般认为输2或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洗脱甘油时损失红细胞较多)。,辐照红细胞的特点及适应证,用辐照仪以2530Gy剂量的射线辐照血液。此剂量的射线可灭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而对红细胞基本上无损害。该制品主要用于:有免疫缺陷或有免疫抑制病人输血,从而防止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无法治疗,却可
7、预防。输2个单位该品可提升Hb10gL(辐照不会损失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的特点,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我国规定每单位(200ml全血制备)含血小板2.01010个;机器单采的血小板我国规定每单位(l个治疗量)含血小板 2.51011。机采的血小板纯度高,混入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极少。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可用过滤器滤除白细胞。新型血细胞分离机(Amicus和Trima)可使血小板内的白细胞降至1106以下,不必再过滤。,机采血小板的优点毋庸置疑。它来自单个供者,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随着国家对献血法执法力度的加大,血小板也要求来自无偿献血者,血小板的血源将会紧张。献血者体检合格后献全血的时间短,而献机
8、采血小板的时间长,公民宁愿捐献全血,而不愿意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法已深入人心,不少公民愿意一次献血400ml,仅分离红细胞和血浆,血小板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浓缩血小板的特点,欧洲各国一直保留手工采的血小板。香港至今90%以上的血小板来自手工采,很少应用机采血小板。事实证明,手工采的血小板治疗效果并不差。由于血小板保存时间仅为5天,我国今后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提供手工采的血小板,机采血小板需要事先预约并难以保证及时供应。,浓缩血小板的特点,浓缩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一),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数低伴有出血,国外统计仅占血小板用量的30),主要用于: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各种原用所致骨髓抑制或衰竭;血小板
9、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罕见)、阿斯匹林类药物所致(多见);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见于大量输血的病人。一般认为每体表面积输入1.01011个血小板可提升血小板数510109L。,浓缩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二),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数低不伴有出血,国外统计占血小板用量的70),主要用于:血小板20109L伴有发热或感染要输;血小板5109L需紧急输注(易发生颅内出血);侵入性检查:如腰穿、肝、肾穿刺等,血小板要升至50109L(骨髓穿刺例外);特殊部位的手术,如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的手术,血小板最好升至100109L。,浓缩白(粒)细胞的特点及其适应证,手工法制备的浓缩白细胞所含粒细胞数量低,淋巴细
10、胞数量较多,不宜应用。单采法获得的本制品含有粒细胞1.0109个,还含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适应证要从严掌握,应用时要同时具备以下3个或4个条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有明确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骨髓功能估计在短期内能够恢复。目前有人甚至认为浓缩白细胞无临床治疗价值。,浓缩白细胞应用日益减少的原因,目前的制备方法难以获得足够量的粒细胞;粒细胞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粒细胞抗原性强,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制品中常混有大量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人输注后可导致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细胞容易传播病毒;新型抗生素和无菌层流病房的应用不比
11、输白细胞差;白(粒)细胞显著减少病人可注射GCSF或GMCSF。,为何要去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输入含有白细胞血液制品的危害: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微血管栓塞和急性肺损伤);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引起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引起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传播病毒;血液制品中白细胞是一种“污染物”。很多国家要求血站发出的血液制品中白细胞污染率应5106。,肺微血管栓塞,一、病因 血液在贮存过程中,由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碎片,与变性蛋白及纤维蛋白等形成大小不等,直径为2080m的微聚物。在大量输血时,这些微聚物可以通过孔径为 170 m的标准输血滤器而进入病人体内,可广泛阻塞肺
12、毛细血管,造成“输血后肺功能不全综合征”。(非大量输血不会引起此病),二、症状 在输血过程中病人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甚至死亡。体外循环病人可引起脑栓塞。三、预防(一)采用微孔滤器(2040m)除去微聚物;(二)选用保存期短(7天内)含微聚物少的血液;(三)选用成分输血: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非心源性肺水肿),一、病因献血者因多次妊娠或输血,产生抗HLA和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如将含有此抗体的全血或血浆输给病人,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二、发病机制 抗体(供者)抗原(受者)、激活补体 中性粒细胞肺血管内 聚集释放 蛋白酶、酸性脂质和氧自由基 肺血管内皮损伤
13、,通透性肺水肿或ARDS。,三、症状和体征 输血后16小时,突然发热、咳嗽、气喘、紫绀、血压.两肺细湿罗音(但无心力衰竭)。X线示双肺浸润。如输血量不大或速度不快而发生酷似心衰伴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应怀疑本病。四、治疗 停止输血并及时作对症处理。五、预防 妊娠3次以上的女性不宜作献血者。去白输血无预防作用。(采出的血应去除血浆,如洗涤红细胞)。,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TAGVHD漏诊率高,疗效差,病死率90。1987年国外才首次确诊。一、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下列因素有关:(一)与受血者免疫状态有关:TAGVHD发生于免疫系统严重缺陷或严重抑制的受血者。(二)与输注淋巴细胞数
14、量有关:输入供者淋巴细胞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三)与供受者HLA单倍型基因有关: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121倍。,TA-GVHD发生机理,A2 A2 B8 B8 供者(HLA-A2、B8)A2 A 3 A6 A4 B 8 B 14 B3 B7 受者1 受者2(免疫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抑制),二、临床表现 症状极不典型,易与药物和放、化疗副作用相混淆。临床以发热和皮疹多见。输血后 430天(平均21天),皮肤出现红斑和细小斑丘疹,逐渐向周身蔓延,伴有发热、腹泻、ALT升高,全血细胞减少,多死于严重感染。,三、预防:辐照血液是预防本病唯一
15、有效方法,而去白输血预防的效果欠佳。,新鲜冰冻血浆(FFP)的特点,该制品是取新鲜全血于68小时内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冰冻成块。这样一种制备方法几乎保存了血液中所有的凝血因子。多数血站将FFP制成200m1、100m1、50m1的不同规格。,新鲜冰冻血浆(FFP)的适应证,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无相应浓缩剂时);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这是应用FFP的最佳适应证);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抗凝血酶(AT)缺乏的补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血浆置换时的置换液。为补充凝血因子一般要输FFP10mlKg。,冷沉淀的特点,400m1全血分离出的血浆制成的冷
16、沉淀为1个单位。该制品含有5种成分:丰富的因子;丰富的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因子;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冷沉淀的适应证,治疗儿童和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补充纤维蛋白原(每单位冷沉淀含纤维蛋白原200300mg);治疗血管性血友病(我国少见);治疗因子缺乏症(罕见);补充纤维结合蛋白。冷沉淀的常用剂量为11.5单位10Kg体重冷沉淀未灭活病毒,不可滥用。,内科成分输血要点,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急性贫血病人的输血;血液病病人的输血:红细胞疾病的输血;白细胞疾病的输血;出血性疾病的输血。,内科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要点,慢性贫血病人应针对病因治疗比输血更重要。这类病人的贫血是缓慢发生
17、的,多数病人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Hb的降低。Hb及HCT的高低不是决定是否需要输血的最好指标。输血的最好指标是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者暂不输血,治疗病因。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即便有全血细胞减少也不必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或巳丧失功能。,内科急性贫血病人的输血要点,内科急性贫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出血性疾病的出血、大咯血、急性溶血、急性造血功能障碍。急性失血者要及时查明失血原因,有效止血并迅速输液补足血容量,在此基础上适当输注红细胞。急性溶血者要及时阻断溶血诱因,必需输血时选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造血功能障碍者常件有白
18、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血时及时输注血小板,出现感染应以抗生素为主,不轻易输注白细胞。,红细胞疾病的输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蚕豆病;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输血为例(一),AIHA病人输血的危险性:自身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AIHA病人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使输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血);输入红细胞量不大不会引起有症状的反应,但输血仅暂时有效;输入红细胞量较大,导致输血无效或溶血危象;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近期输过血或有多次妊娠史者体内存在同种异型抗体,输入多量同种
19、抗体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可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IHA病人的输血(二),输血指征(有输血指征最好输洗涤红细胞)AIHA病人应尽量避免输血。必需输血时要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输血:Hb低于40gL并在安静状态下有明显贫血症状者;Hb虽在40gL以上,但因急性起病伴有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者;出现嗜睡、反应迟纯、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AIHA病人输血(三),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ABO和Rh血型鉴定:多数病人ABO和Rh血型鉴定不困难,少数冷性自身抗体效价较高时红细胞在室温下自发凝集,个别病人的自身抗体可与能得到的所有供者红细胞起强烈反应。定型困难时可用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再定型或将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9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