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挑食、偏食 院 系 人文学院 年 级 专 业 班 级 学前教育 学 号 学生姓名 陈怡 指导教师 职 称 论文提交日期 2010-12-5 目录一、 问题的提出 1二、 问题的设计 1(一)、研究对象 1(二)、研究时间 1(三)、概念定义内涵 2(四)、研究方法 2(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2三、研究内容 2(一)、调查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现状以及分析此现象 2(二)、挑食、偏食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及危害 41、家庭因素 42、幼儿自身因素 43、环境因素 5(三)、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几种方法 5四、研究结论 7五、参考文献 7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挑
2、食、偏食 摘 要:现在,幼儿在幼儿园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在进餐时间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入园时间最短,对幼儿园的生活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都是造成幼儿偏食、挑食的原因。如何才能很好的改变幼儿偏食、挑食的现状呢?当然,单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教师同心协力,共同的努力,让幼儿改变偏食、挑食的行为。主要的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让幼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关键词: 偏食 挑食 小班幼儿 进餐一、 问题的提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且现在的生活水平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家里的父母长辈们对孩子的溺爱是不言而喻的。而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生活的同时,也因为家长们的宠爱,出
3、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球以自我为主,别人都要对自己好,不用经过努力就能得到很多美好的东西。吃饭偏食、挑食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问题,但也是在平时生活中最容易看出的一个。保持幼儿良好的饮食,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饮食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目前不少家长有在子女的教育中存在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而挑食、偏食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甚至还会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偏食、挑食不但对幼儿的身体起不到好的帮助,甚至还会助长孩子的脾气。家长
4、一昧的爱护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只有从根本上,从小细节上来一点点的改变。那,就让我们从改变他们偏食、挑食的行为开始吧。二、 问题的设计(一) 研究对象南师大小三班幼儿(32)人南京军区三八保育院小二班(30)人徐市中心幼儿园小一班(36)人(二) 研究时间2006.10.92006.10.202006.11.132006.12.252010.9.12010.10.1(三)概念定义内涵偏食是指一种不良的摄食,多发生在2岁以后至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吃的食物达数种以上,并持续很长时间;特别喜爱吃某种特定的食物,如无这种食物就拒绝进食;特别抗拒某种食物,对其望而生厌并影响吃其他食物。幼儿对自己喜
5、爱的食物就吃的多,不喜爱的食物就吃的少,甚至不吃。挑食反应在进餐时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排斥其他食物。(四)研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在幼儿进餐时的表现,来确定幼儿是否存在偏食、挑食的现象。这个研究方法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儿存在的“两面性”可能会使这个研究方法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偏离。2、 调查法:是通过日常与家长的交流来实现的。可以得知幼儿在家庭的一些情况,是否存在偏食、挑食现象,是不是比在幼儿园里还要严重。这个方法与观察法结合,得出的结论相对准确。3、 文献资料发:通过查阅一些文献资料,来了解他人的研究结论,引用及比较,自己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五)研究的预期目标1、 调查了
6、解小班幼儿的进餐情况,观察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2、 分析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产生的多种原因。3、 提出一些应对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解决方法。三、 研究内容(一) 调查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现状以及分析此现象生活中我们发现学前儿童的偏食、挑食现象普遍存在,而学前期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纠正起来非常不易。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幼儿的身体发展,它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该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在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滋味,与学前期儿童形成很强的
7、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尽管该研究还需要得到更广泛的验证,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饮食习惯以及食物特点,深入开展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指向性问题。例如:家长对子女的极端溺爱或是极端的望子成龙,都会使孩子生成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在子女还是幼儿的时候,还不能自我鉴别的时候,这种现象对幼儿的影响是最为大的。但家长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对幼儿继续的溺爱,继续的望子成龙,这就造成了幼儿的自我中心的加深和对事物的恐惧。这些,在进餐的时候表现的尤为突出。我所在的班级都是30多个孩子,带班
8、的老师在任何地饿情况下都不可能一个一个的盯着他们吃饭。他们所遵守的进餐的规则,除了老师教与的外,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养成的习惯。就形成了大部分幼儿都有挑食、偏食、桌面不干净、进餐时不安静或是剩饭的现象。我在幼儿进餐的时候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班上32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进餐问题。其中,存在偏食挑食的幼儿占了大多数,而那些幼儿不喜欢吃的东西都基本相似,如:不喜欢吃青菜、洋芋、胡萝卜的绿色蔬菜。小班幼儿偏食、挑食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偏食、挑食会随时随地的受同伴、教师、家长的影响。因此小班幼儿的偏食、挑食对象也基本相同。还有部分幼儿进餐的速度很慢各种各样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对于
9、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和大的阻碍。有些幼儿先天对某些食物过敏,这个也是会造成偏食、挑食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个可能不是幼儿的主动意识。但是时间久了,就算以后不再过敏,幼儿也不会再去食用那些食物了。这就在实际的意义上构成了偏食和挑食行为。在对幼儿在家挑食、偏食现象调查时,制作了一张简单的调查表:您的孩子在家挑食、偏食吗? 您的孩子主要是针对什么样的食物?蔬菜类 肉类 其他 您有没有针对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做一些工作?您是怎么做的?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23个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食、挑食,占总人数的83.3%。其中不喜欢吃青菜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80%。对胡萝卜很挑剔的幼18人,占总人数的62.5%。还
10、有30%的幼儿对其他各种不同种类的蔬菜存在偏食、挑食现象。但是,幼儿肉对类类好像比较偏爱,几乎没有幼儿不喜欢吃肉的。了解学前儿童认知的特点是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前提。比如,当我们进行不偏食挑食的教育,要求学前儿童吃各种蔬菜时,许多学前儿童答应得比较爽快。殊不知学前儿童并不认为不喜欢吃的胡萝卜和喜欢吃的西红柿都是蔬菜,而只认可绿颜色的菜时蔬菜,即使成人有时也会出现认知的偏差现象。比如,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多吃水果,蔬菜吃不吃问题不大,殊不知水果比蔬菜具有更多果糖,因而师儿童反感蔬菜及其他食物的清淡,加之两者其他营养成份也不完全相同。为此,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前儿童的口头承诺,而应关注其行为,更应
11、分析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粗浅的饮食营养知识。(二) 挑食、偏食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及危害1、 家庭因素幼儿在刚开始的时候对食物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般来说大人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偏食、挑食大多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幼儿在未进幼儿园学习时,受周围环紧,尤其是父母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从饮食中得来的经验,开始对食物进行选择。父母偏爱或厌恶某种食物,孩子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并且,父母不喜欢的食物吃某种食物,激励也就很少买,这样也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品尝这种食物的机会。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迁就幼儿的饮食,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也有的父母用孩子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 小班 幼儿 进餐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9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