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研究.doc
《对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摘要处于身心发育不成熟期的幼儿,极易产生不稳情绪,影响幼儿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及其他教师教学经验,对幼儿情绪不稳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访谈调查及案例分析等细致入微地调查研究,还对幼儿情绪不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幼儿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等三大诱因。并从预防性措施和处理性措施着手,提出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要求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配合,调适幼儿不稳情绪,确保幼儿健康成长。关键词:幼儿;不稳情绪;调适;家长目 录前 言1一、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研究1(一) 幼儿不稳情绪问题的观察研究1(二) 幼儿不稳情绪问题的访谈调查2(三) 幼儿不稳情绪问题的案例分析3二、 幼儿情绪不稳
2、问题的原因分析3(一) 家庭原因3(二) 学校原因4(三) 幼儿自身原因4三、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调适策略5(一) 预防性措施5(二) 处理性措施5四、 结束语7参考文献8对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研究前 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生育观念的优化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孩子也越来越成长家庭的核心和宝贝,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及性格问题都极为关注。处于嗷嗷待哺、咿呀学语的幼儿,无论是在体格,还是心智上,发育都极为不成熟,情绪经常不稳,犹如六月天气,说变就变,时而哇哇大哭,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忧愁沉闷,幼儿情绪的变化引得教师和家长频频皱眉,异常紧张。故对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研
3、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应深入教学实践,与幼儿教师沟通,与幼儿家长交流,帮助师长了解幼儿不稳情绪并探讨相关策略,确保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一、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研究实践出真知灼见,对幼儿不稳情绪的调适策略研究必须基于实际的调查取样。本人采用幼儿情绪表达测量工具,对近百名幼儿的情绪表达考察研究,并观察对比幼儿的情绪表达策略;对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幼儿在家庭及学校中的情绪表现;最后,对幼儿情绪不稳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理论结合实际,研究融合事实。(一)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观察研究本人以xx市xx幼儿园三名幼儿教师为合作对象,以大班30名幼儿、中班30名幼儿、小班30名幼儿共90名幼儿
4、为研究对象,其中大班男孩17人,女孩13人,平均年龄68.3个月;中班男孩14人,女孩16人,平均年龄55.8个月;小班男孩18人,女孩12人,平均年龄40.3个月。所试儿童均为正常发育儿童,无身体残障或智障问题。首先,向幼儿说明不稳情绪包括:高兴、难过、愤怒、恐惧、生气等。当幼儿面临不稳情绪时,选择何种方式调适应对呢?本人将幼儿常用的情绪调适策略分为六种两大类:一类是积极调适策略:自我安慰;寻求帮助;诉说发泄;自我解决。一类是消极调适策略:自我封闭;被动承受。表1-1 小班幼儿不稳情绪调适策略统计调适策略自我安慰寻求帮助诉说发泄自我解决自我封闭被动承受人数693354表1-2 中班幼儿不稳情
5、绪调适策略统计调试策略自我安慰寻求帮助诉说发泄自我解决自我封闭被动承受人数874434表1-3 大班幼儿不稳情绪调适策略统计调试策略自我安慰寻求帮助诉说发泄自我解决自我封闭被动承受人数866523通过对幼儿不稳情绪调适策略统计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幼儿的体格和心智发展仍不成熟,在面临不稳情绪时,虽已学会初步调控自己的不稳情绪,但仍存在不知所措,被动应对的情况;二、幼儿的依赖性过于强烈,面临不稳情绪时,倾于向父母求助,当幼儿在学校中得不到及时帮助时,易激动、暴躁,大哭大闹;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更注意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面对不稳情绪时,尝试向朋友、师长诉说发泄,而非自我封闭。四、幼儿的情绪调
6、节意识逐步增强,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解决,正逐渐脱离父母的手心,蹒跚学步,逐渐成长。五、男孩较女孩更易学会情绪自我调适,缠身不稳情绪时,男孩多自我解决、自我安慰,女孩多自我封闭、被动接受。(二)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访谈调查在征得幼儿教师及各位幼儿家长的同意后,本人对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学校及家庭中的情绪表现和调适策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主动向家长反映学校情况?是否主动向家长倾诉不稳情绪?是否主动寻求家长帮助?是否听从父母安慰和引导?是否遵从父母指点和教育?本人累计发放问卷调查90份,收回问卷83份,有效问卷82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幼儿不稳情绪倾诉缺乏
7、主动性,多在家长的询问引导下才阐述事件,表达情感。只有35%的孩子主动向家长倾诉不稳情绪,而85%的孩子在家长的询问引导下,向家长倾诉不稳情绪;二、幼儿易于向父母倾诉不稳情绪,较少向老师倾诉不稳情绪。越75%的幼儿选择向父母坦露心事,只有25%的孩子向老师倾诉情绪;三、幼儿易向家长倾诉强烈情绪,如高兴、愤怒、亢奋等,而较少倾诉难过、忧伤等。四、幼儿易在父母的教育开导下释放不稳情绪,当仍有12%的幼儿无法释放情绪,难以释怀,闷闷不乐。由此可见,幼儿仍无法正确、自觉地克服不稳情绪,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有责任帮助幼儿调适情绪,培养良好秉性。(三)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案例分析李天一系著
8、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之子,出身艺术世家的他,热爱音乐,喜欢唱歌,深的长辈们的喜爱。然而,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他脾气暴躁,为所欲为。2011年,李天一因寻衅滋事被政府收容教养一年,2013年又因涉嫌强奸罪被刑拘。许多网友表示,李天一的屡次犯错与其父母的教育方式难逃干系。李双江老来得子,故对儿子十分溺爱,在李天一幼年视频中,李双江趴在地上让儿子双脚踩着玩耍。李双江的老战友、著名老艺术家杨洪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李天一三四岁的时候,长得非常可爱漂亮,但脾气暴躁。有一次,父子俩发生矛盾,李天一噼里啪啦地打他爸爸,杨洪基指出不应如此纵容溺爱孩子,李双江却说:“小孩子不懂事”。慈母多败儿,父母的过于溺爱,
9、往往害了孩子,从李天一案中不难看出,正是李双江夫妇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无法正确合理地调适不稳情绪,长此以往,终酿大祸。对幼儿不稳情绪的案例分析表明:幼儿虽已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但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实际生活。且情绪受外界影响大,波动剧烈,喜怒形于色。简而言之,三个特性:“易激动性(易于爆发情感);易感性(情绪易于为周围事物所左右);易表现性(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舒仙桃、家庭教育与幼儿情绪智力,学前教育研究幼教论坛,2002(03).第18-20页.二、 幼儿情绪不稳问题的原因分析(一) 家庭原因家庭不仅是温暖的避风港,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
10、长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通晓事理,教育得体的家长能培养出善良乖巧,秉性良好的孩子;而疏于教育,教育偏颇的家长则易培养出个性乖戾,性格扭曲的孩子。家庭因素是造成幼儿情绪不稳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凡是迁就,有求必应,孩子极易养成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意识,产生飞扬跋扈、骄横自私等不良情绪。在调适不良情绪时,也极易自我封闭或被动应对,甚至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毫不退让,大打出手。另外,若父母对孩子过于粗暴,一味地要求孩子服从父母,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趣爱好、个人意见,若孩子与父母产生抵牾,轻则严加呵斥,重则棍棒教育,在此家庭环境下,孩子极易产生郁闷、难过等不良
11、情绪。在调适不良情绪时,极易自我封闭,以至无法排解,闷闷不乐。由此可见,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关爱,尊重和知晓孩子的心理,抚慰孩子,引导孩子。而非一味溺爱或严苛训斥。(二) 学校原因学校是影响孩子不稳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朋友的陪伴,长时间独处,不与伙伴们游戏,极易产生孤独郁闷、难以释怀的孤独感,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抑,影响不稳情绪的调适。因此,幼儿需积极与伙伴们交流嬉戏,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获得成长快乐,更有实践情绪调适的平台。幼儿可以从伙伴们身上学着如何调适自己的不稳情绪,在游戏中也可以释放不稳情绪,在与伙伴的密切关系和悄悄话中发泄不稳情绪,获得快乐满足的人生体验。但幼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不稳 情绪 调适 策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9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