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网络教室开展“合作学习”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网络教室开展“合作学习” .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在网络教室开展“合作学习”摘要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基础教育强调在教学中贯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理念,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然而,如何在网络课堂环境下更好地组织合作学习呢?本文试从几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关键词 网络教室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组织者 促进者 倾听者今年,我参加了我校“网络环境下小学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发展”实验。本课题旨在探索新的英语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那种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给师生的教与
2、学一种全新的感受。然而,在开展课题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难题。由于该课题要求在网络教室开展课堂教学,跟传统的授课方式有很大不同,一开始,学生对电脑、对网络充满了新鲜感,很难认真下来学习课文内容。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网络教室的课堂教学终于走上了正轨。现在,学生很喜欢在网络教室上课,在课堂上,也能跟着老师的指令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跨越式课题”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难开展小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堂上气氛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只有部分学生真正从讨论中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2)每当分组活动时
3、,总有个别害羞内向的学生未能参与小组讨论;3)一些小组讨论得激烈时,常常偏离了讨论主题,或者在聊天;4)未能对小组讨论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刚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用英语交流对话,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同时,我常常发现优秀的学生的身影很活跃,听到他们流利的口语,独特的见解,俨然成了主角。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旁听,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针对
4、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学习效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优化组合,增强合作。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就先参照网络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如学生的知识基穿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等进行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还应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由一人任小组长,小组长一般是组织能力强,乐于助人,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较好的学生,每一小组中优差生搭配,以一帮一或二帮一的方式。各组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同时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要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要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第二,体现教师的组织性和促进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
5、发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和成长的促进者。“跨越式课题”更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有机结合和促进,既不能让“学”围绕“教”转,也不能让“教”围绕“学”转。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与学生积极互动,参与讨论、点拨问题,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中, 要眼观六路,顾全大局,使自己真正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引导者,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第三,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是尊重别人,与人合作、友善待人、虚心求解的心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别人发表自己不同意见时,其它同学就安静坐好,边听边思考,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的行为。教师应满怀期望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独特见解,用富于机智的引导启发,让学生放飞自由的想像,这样,他们的发言就会出人意外的精彩。同时,我以为只有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技巧,才能开展好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前定下规则,如学生开始交流时,小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告诉学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询问不明白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听同学发言,说出你的看法、意见”等。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个别引导,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不着痕迹地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技巧,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9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