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科技启蒙教育渗透的研究.doc
《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科技启蒙教育渗透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科技启蒙教育渗透的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科技启蒙教育渗透的研究莫瑱梅 2009年3月奉贤区育秀幼儿园摘要科学教育生活化是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贯传统,但以往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教给的知识。新纲要的颁布使科学教育生活化有了更深的含义,科学教育的内容应是幼儿最想知道的东西和想要解决的问题,科学教育应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关键词一日活动科技启蒙渗透一、研究背景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高新科技层出不穷,未来的社会人,应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的能力。所以,应及早对幼儿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在实践中发现: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是幼儿学科学的前提,环境与材料是幼儿学科学的核心,感知与操作是幼儿
2、学科学的途径,另外,幼儿学科学的内容要生活化、方法要科学化,这样才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意识,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英雌,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幼儿一日活动是从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我们把一日活动分为晨间活动,游戏活动,自主活动(区角活动、角色游戏、自由活动),生活活动,集体和小组活动等。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认为
3、只有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才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忽视了其它非课堂科学教育活动因素,尤其是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其实大家不难发现,幼儿平日的吃、喝、睡、玩中,随时都隐藏着科学现象和教育的动因,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惑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更多地在生活中进行。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把握、创造一切有利于科学教育的契机实施科学教学,让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所谓渗透就是指液体慢慢透入或漏出,引用到
4、科学教育中可以这样说:就是教师心中无时科学教育目标,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注重提醒、点拨幼儿,引发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实验、交流与讨论。因为赫尔岑说过:“科学是到处为家的。”这样的话,才能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正是所谓“润物细无声”。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更轻易接受,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入。在整合教育理念引领下,大班的科学教育已不局限于以往的学科领域的常识活动,而是要回归幼儿的生活,融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它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去感受、了解、探究一日活动中的科学现象,让偶发性的科学活动成为他们的探究爱好点。那么,作为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的老师,该如何将幼儿一日活动中蕴含的科技
5、启蒙教育内容生成有价值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本课题立足于“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对幼儿的科技启蒙渗透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科学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二、研究目标通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大班科技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探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开展大班科技启蒙教育的方法、途径、策略等,构建有效的幼儿一日活动中,开展大班科技教育活动的操作模式,加强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发展幼儿的潜在的科学意识和情感,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三、研究概述(一)研究内容1、通过案例、表格、记录等的方式,探究大班幼儿一日活动的科技教育活动和契机,了解他们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发展状况,制定幼
6、儿科技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充分挖掘幼儿的科技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2、大班幼儿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现状。3、一日活动中,开展大班科技教育活动的方法、途径、策略。4、把科技教育渗透于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案例集。(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确定:育秀幼儿园大班幼儿(三)研究时间:2008年3月2009年3月(四)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辅助房法:文献法、观察法等。(五)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5月)1、收集情报、资料(收集相关研究资料)2、现状调查(涉及调查问卷)3、形成情报综述:在现状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并对研究计划进行再
7、次设计、补充、完善,使其具体化、操作化。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08年12月)1、探讨“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科技启蒙教育渗透”的操作策略,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操作方案。2、大班幼儿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1、成果的整理、分析、汇总。2、资料汇总、汇编案例集。3、撰写课题报告。四、研究成果(一)在幼儿的基本生活中渗透科学启蒙教育。基本的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一些活动,主要包括:盥洗、进餐、睡眠等,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基本生活习惯的养成、个体身心的发展和生活能力的形成是成长的关键。因此,基本生活
8、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渗透作用和综合作用包含了多领域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科学教育。1、在盥洗时渗透。水对幼儿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每天都要接触到水。在每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每次洗手时最喜欢逗留在盥洗室里玩水,常常溅湿自己的衣服不说,还弄得满地都是水,有时还忘了关水龙头。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开展有关水的科学活动:参观自来水厂、会变化的水、水龙头不哭了、今天你喝水了吗、沉与浮的游戏等。不仅使幼儿体验到水的形成、特征、与人们的关系,还能在活动中自己体会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2、在进餐时渗透。进餐活动包括一餐两点。在幼儿的进餐时,我们常会发现许多问题,从中也能
9、根据幼儿的兴趣所在来进行科学教育。如上午的点心中常常有水果,水果又是经常变化的。幼儿常会针对当天的水果进行讨论哪个爱吃,哪个不爱吃。教师如果以命令的语气让幼儿吃,效果肯定不会好。既然幼儿喜欢讨论,那么教师从水果的颜色、味道、形状去引导幼儿喜欢各种水果,对水果发生兴趣,他们就会爱吃了。有位幼儿不喜欢吃香蕉,老师想尽各种办法仍不肯吃。一次又是吃香蕉,无意中听到他和另一位小朋友在争论香蕉里有没有籽,便故意说:“你连香蕉都没有吃过,怎么知道它有籽呢?除非你吃一吃。”其他小朋友也一致认为他说的不对,因为他们也认为没有籽,理由是没有吃到。这时教师可让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香蕉的种植、生长、成熟以及它的形
10、状、颜色、味道、外部和内部构造。不爱吃香蕉的幼儿为了能让大家相信,迟疑了好久,终于吃了一小口,在老师和小朋友的掌声中他吃了大半只香蕉。幼儿经过自己的亲自体验不仅得出香蕉原来有籽,现在退化成里面的小黑点了,这样的科学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3、在午睡时渗透。睡眠活动是幼儿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生理需要,睡眠前的准备工作和巡视工作尤为重要。但总有几个幼儿不爱午睡,不是睁着眼就是翻来覆去,还影响其他幼儿的睡眠。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认为只有让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才能很好地午睡。于是便让幼儿认识可爱的小脚、能干的小手、聪明的脑袋等,在观察探究中知道它们的本领虽然大,可是也要休息
11、,不然会累坏的就不能帮小朋友做事了。这样的活动既使幼儿很好地午睡,还让幼儿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幼儿的基本生活活动零零碎碎,作为教师应像串珠一样,通过活动使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中获取科学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自理能力。(二)在幼儿的游戏生活中渗透科学启蒙教育。新纲要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中,也会把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之中。1、在来园和晨间活动中渗透。幼儿来园,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端。“凡事开端最重要”,“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日生活良好的开端
12、,可使幼儿精神愉快、情绪饱满的开始在幼儿园的一天生活、学习。教师们往往认为来园是接待幼儿和家长,组织幼儿玩桌面玩具等,忽视了内在的科学教育。比如幼儿吃感冒药这样极为平常的事,教师可以在谈话中生成科学教育的内容,从而让幼儿去体验。(1)、小朋友为什么要吃药?(2)、怎么会生病的呀?从这两个小问题中小朋友一般都能得出天气变凉这一科学经验,教师可以继续引导。(3)你还能从那些地方知道天气变凉了呀?这个时候幼儿就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出来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衣服穿的多了”“风吹上来凉丝丝的”“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等,就进一步获得了科学经验。又如幼儿在玩桌面玩具时,最喜欢搭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教师可以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幼儿 一日 活动 科技 启蒙教育 渗透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