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册科学领域:科学和数学.doc
《大班下册科学领域:科学和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下册科学领域:科学和数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领域:数学教案数学活动:学习6的组成(一) 活动目标1. 感知6的组成分解,进一步体验总数与分出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2. 学习用分合式记录分合结果,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二) 活动准备1. 分合式记录表,展示板,笔若干。2. 瓶盖、豆子、滚珠各若干组成。(三) 活动过程 1. 以问答歌游戏导入,复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2. 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初步探索学习6的组成,感知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互补互换的关系。1)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每次分合结果。2)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玩具,数量都是6个,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玩具,把他分成两份,试试有几种不同的分法。3) 师幼分享
2、交流,6有几种不同的分法。4) 小结:6有5种不同的分法。3. 分组操作活动,进一步学习6的组成。1) 介绍材料与玩法。2) 幼儿自组选择操作内容,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每次分合结果。3) 鼓励幼儿在完成第一项任务后还可以选择其他组的内容继续活动。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进一步感知8以内数的组成。2学习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猜测抓握花片的数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二)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花片若干、记录纸和笔。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科学可爱的鸭子。(三)活动过程:1以拍手歌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玩法:先确定一个数“7”,教师拍一个数,幼儿拍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
3、是前面确定的数“7”;接着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出示7的三组分合式(即1和6、2和5、3和4),引导幼儿用互换规律说出另外三组分合结果。2以游戏“猜一猜”学习8的组成。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每组都有8个花片、记录纸、笔。一个藏,一个猜。藏的幼儿把花片分别握在两只手里,出示其中一只手的花片数量,让猜的幼儿根据其数量推测出另一只手握的花片数量 是几。猜对了之后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同时用推理的方法推出另一组。如:出示花片“1”,另一幼儿猜“7”,并记录结果,同时再推出另一组是7和1。3师幼分享交流。师:8有几组不同的分法?幼儿结合记录纸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有序地排列分合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一边每次多1、另一
4、边每次少1和互换规律。(四)活动延伸:区域活动:继续投放游戏材料,让幼儿继续玩“猜一猜”的游戏,引导幼儿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分解。数学活动:学习9、10的组成(一)活动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类推9、10两数的组成。2会根据互换规律,写出另一组数的组成。3进一步感知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每个幼儿10个胶粒,“房子图”,8、9、10的分合式记录纸。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科学小猪的西瓜、科学花儿朵朵开。(三)活动过程:1复习8的组成分解。教师逐一出示8的四组分合式记录卡,幼儿根据互换规律说出8的另外三组分合结果 。教师运用等差排列 的形式依次出示这七组分合结果。2
5、引导幼儿运用规律学习9、10的组成。(1)先数出9个胶粒,可以按照一边每次多1、另一边每次少1的方法和互换规律,在房子图上进行分合,并用等差排列的形式依次记录在房子图上。(2)师幼分享交流:9有几组不同的分法?3引导幼儿运用规律学习10的组成。要求幼儿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在分合式上写出10的组成,再用胶粒在房子图上进行验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合的过程和结果。4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小猪的西瓜、科学花儿朵朵开。(四)活动延伸: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把所学的组成分解的经验运用到玩银行、菜场、超市等角色游戏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活动:认识时钟半点(一)活动目标: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
6、系。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科学时钟、科学认识整点和半点。(三)活动过程: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
7、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认识整点烽半点。(四)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数学活动:学习二等分(一)(一)活动目标: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2运用二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活动准备1蜡光纸: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2花生米、红豆仁、红枣、黄豆仁。3故事挂图二张,塑料蓝若干个,小盘若干个,录音带。(三)活动过程1初步接触二等分通过故事
8、导入课题,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拾到一个香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在闹着,狐狸大婶来了,不安好心地帮熊哥俩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呢。教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们碰到哥儿俩,你们愿意帮忙吗?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个圆形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老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
9、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2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教师说:“圆形面包小朋友们都会分了,如果熊哥俩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边形的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师提供各种图形,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素图形的各种分法。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集体交流,请幼儿讲述各种图形的分法,老师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用同样方法让幼儿说心形、花边形的分法。教师小结:“通过对折,
10、我们把这些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个部分,这就是二等分”。(2)师生共同探讨,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教师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给幼儿看,教师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不对角分,也不以边中心对折,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据操作情况加以验证,让幼儿进一步明白。(3)引导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已分出来的一米和原来的图形比(出示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图形的多少?(一半)4解决新问题。教师问:“1块面包,1块点心,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块点心,2块面包,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吃到
11、多少?如果有4个苹果,哥儿俩各吃几个”?分实物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帮助熊哥俩分面包、分点心,熊妈妈心里可高兴了,熊妈妈现在准备煮八宝粥给小朋友吃,可是熊妈妈说八宝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们再来帮助熊妈妈分配料好吗?”(好)那我们先看一下配料里都有些什么,有红枣4颗、花生米2粒、红豆仁2粒、黄豆仁2粒,下面请小朋友们两个人一组把篮子里的配料分在两个盘子里,分的时候要注意两份一样多。教师提供配料,幼儿讨论操作,分好后教师集体提问:“小朋友,你们盘子里红枣多少颗?花生米有几粒?红豆仁有几粒?黄豆仁有几粒?好,小朋友真聪明,都分对了!5结束部分:教师:好了,聪明的小朋友们已经帮助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下册 科学 领域 和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