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森林半岛左岸风情街调研报告(39页) (1).ppt
《河南省洛阳森林半岛左岸风情街调研报告(39页)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森林半岛左岸风情街调研报告(39页) (1).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洛阳森林半岛左岸风情街调研报告,目 录,I.城市宏观分析,一、洛阳市城市结构:洛阳在新区建设之前,基本在洛河北岸和陇海铁路形成的狭长空间展开,线性城市结构串连了涧西、西工、老城、瀍河四个城市主区,并行成了每个区一个相对中心的不同于同级别城市的特殊结构。,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现辖1市(偃师市)8县(孟津、新安、伊川、宜阳、汝阳、栾川、嵩县、洛宁)8区(郊区、吉利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208 km2,市区面积544km2,2005年末总人口641.7万,市区人口
2、147.4万。洛阳市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环流明显,因此,四季温度和风向变化较显著。洛阳市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13个朝代在此建都,使洛阳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建都史长达1529年,是中国古代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历史给洛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厚灿烂的文化遗产。境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53处,市县级650处。,二、
3、洛阳市人口环境分析:1、洛阳市人口变化情况对比分析:洛阳市历年总人口及其总户数对比状况分析图(单位:万人;万户)根据资料统计,2006年末,出生率10.31,自然增长率5.2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60万人,总户数为179.9万户,人口密度增大到422人/平方公里,三、洛阳市经济环境分析:1、各区域经济对比情况(2002年2006年)洛阳市国内生产总值近五年高速增长,从2002年的53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331.7亿元,增长1.48倍。洛阳经济仍处在高速发展中,近五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4.9。,2、市民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2002年2006年)洛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2年
4、以来,处于平稳上升之中。2006年比2000年增长了64.51。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看,自2000年以来,增幅逐年提高,2003年开始放缓,但依然保持较高位增长。2006年的增长率为11.3%,3、洛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2年2006年)洛阳近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4.8亿元6增长17.97,表明内部零售商业消费仍是带动洛阳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4、洛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餐饮业所占的比重分析(按行业分)(2002年2006年)从行业看洛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近五年增长率
5、持续走高,2006年的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2。餐饮业增幅较大,2006年的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4.5,说明洛阳的餐饮业正处在高速的发展时期。,5、洛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02年2006年)洛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呈递增趋势,年均递增10.74%。随着洛阳市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持续增长和消费品层次的上升,人们对商业网点的布局、购物环境及商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洛阳市的城市规划总体布局结构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强化中心城,发展卫星城,建立城市圈,形成都市区。规划期内发展建设基本原则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并重,开发新城空间,疏解旧区压力,中心城区在调整完善基
6、础上跨陇海铁路向北、跨洛河向西南发展。1、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努力拓展城市空间,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由于洛阳是著名古都和老工业基地,过去的建设模式,造就了城市狭长的带状格局,在此范围内建筑物已经添满,可供城市建设用地所剩无几,城市容量小、发展空间有限,加之人口发展规模大,极不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结合洛阳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势情况,跨过洛河向南发展,把洛阳市布局形态由洛河北岸的带状演变成为“以洛河为轴线,两岸对称发展,以南北两个带形为主体的组团式布局形态”,是扩大城市规模的必然选择。2、以“两创”为龙头,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结构,顺畅城市交通。根
7、据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除对现有公交线路加以调整完善外,新规划的公交线网以“四横三纵”(四横为现有310过道、九都路、城南路、洛南大道,三纵为洛龙路、牡丹大道、王城路)为干线,以新规划的停车场为中心,向四周布设的辐射线路,组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完整配套的公交线网系统。再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洛阳市的城市交通将形成这样的格局,外围:高速公路环绕洛阳城,过境车辆不再穿越市区,洛河上除现有的洛阳桥、牡丹桥、洛河桥等,,4座大桥外新架设王城桥、瀛洲路、孙辛路、东环路等5座大桥,两岸的带型城市组团通过6大通道贯通;新区内:规划建设道路5条,总长度达152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系统,其中,中心区11.2
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形成“八纵”、“十二横”共20条道路。3、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持续实施“五大形象”工程,美化洛河南北,塑造城市特色。4、以广场、游园绿地建设为主,加快城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强化生态功能,创建园林城市。5、积极推动洛南新区的建设。洛阳新区的建设使洛阳的城市建设进入“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实施阶段。洛阳新区建设总投资需17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需194亿元,洛阳新区开发建设本着“贯彻总体规划构思,落实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城市功能,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土地效用”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洛阳新区。概括起来主要为一个总体规划,六个功能分区规划、五个专业规划和若干
9、个专项规划。一个总体规划就是洛阳新区71.3平方公里,六个功能分区规划就是中心区11.19平方公里、大学城及体育中心8.5平方公里、洛龙科技园13.9平方公里、滨河公园4.9平方公里、隋唐城遗址22.1平方公里和关林分区10.8平方公里。五个专业规划主要指水系、道路、管网、绿化、交通管制等基础设施规划。,五、洛阳市城市整体规划分析,洛南开发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把中心区建设成为洛阳市未来的行政、商业、文化娱乐中心;二是把大学城、体育中心建设成为我市高等学府和体育基地;三是把洛龙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与洛河以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四是把关林分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市场繁荣的大型商贸区。
10、五是把滨河公园建设成为与洛河以北洛浦公园相对应的休闲娱乐生态公园。六是把隋唐城遗址建设成为以绿色绿色园林为主体的文物保护基地。,六、洛阳市交通状况:,洛阳境内公路交织成网,310、207国道从中而过,通往郑州、开封、三门峡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洛阳民用机场是国内二级机场,设施完善,可供大型飞机全天候起降,已辟有洛阳至北京、广州、大连、重庆等城市的10余条航线,开通了通往香港和日本冈山的包机。,洛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焦枝、洛宜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客货运输能力较强,仓储设施良好。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将使洛阳承东启西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环境 现状及发展,一、洛阳商业市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洛阳森林半岛左岸风情街调研报告39页 1 河南省 洛阳 森林 半岛 风情 调研 报告 3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