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结题报告 古城中心幼儿园2009年3月,在长汀县教育局教研室、进修学校幼教室的具体指导下,我园承担了县级课题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课题研究。四年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有效地推进了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及幼儿的全面发展。一、课题的提出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幼儿园的语言教学首先要培养幼儿“能说会讲”,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孩子往往不是最漂亮的,而是最“能说会讲”的。可以说,“能说会讲”
2、是学好语言 一个标志。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幼儿的语言讲述行为为主,形象直观的视觉映像,内容丰富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滞后,农村幼儿家长自身素质、家教水平偏低,因此,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相比,在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多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表现为腼腆、害羞、不敢表达、语言不畅,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并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园语言教学的特色,我们考虑从看图讲述着手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语言是完整的,教育是整合
3、的。教育者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儿童进行完整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学习应以他们的全部生活融为一体。2、皮亚杰语言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活动,它是儿童当前认知技能与当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幼儿园学前教育理论。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与年龄阶段的特征密切相关。一是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二是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三是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想说,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具有较强的看图讲述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教学、交流沟通等能力,
4、以创新教育理念和纲要思想为指导,营造幼儿园教与研的氛围,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创新、交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质量。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幼儿看图讲述的兴趣,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一)、构建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内容体系的研究根据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目标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及我园幼儿认知水平和目前看图讲述活动的现状,确定看图讲述活动的基本目标。在内容选择上,遵循全语言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中随手拾取,适合幼儿口味的语言教材。(二)、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操作研究(1)图夹文式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图夹文式看图讲述活动是借鉴全语言教育的新观念,将
5、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即在色彩鲜艳的图画符号中,穿插一些文字符号的一种讲述活动方式。图夹文式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图文并茂的讲述材料、幼儿自主创新讲述品质的形成。(2)情景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情景化看图讲述活动是借助全语言提倡者的理念,认为幼儿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即把静态的讲述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讲述情景,已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担任讲述材料中某一角色的讲述活动方法。情景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看图讲述活动的游戏化和趣味性、情景中幼儿语言和动作的创造表现。(3)媒体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媒体化看图讲述活动是科技冲击传统教学的新模式,即以现代教
6、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课件,来显现讲述材料的一种活动方式。媒体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媒体化应用的价值、幼儿多维互动(眼、口、耳等多种感官)的学习策略。(三)看图讲述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的研究纲要指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都是课程。因此,幼儿的语言学习应该渗透到幼儿所有的课程中。看图讲述活动同样要渗透的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的语言学习跳出学科的界限,让看图讲述活动更适宜与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特点,更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以便及时了解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动态,供研究教师学习、借鉴,促进课
7、题的有效开展。2、行动研究法:请专家与实验教师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找出农村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操作方法。3、案例研究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活动、班级、小组、课案、个案等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活动中寻找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更好地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4、叙事研究法:侧重研究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够及时捕捉真实的、有价值的事件,撰写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方面的教育故事、教育笔记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升,促
8、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具有本园和农村特色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活动操作模式。5、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我园拟定了“机构健全、队伍团结、程序规范、科研创新、经费确保”的工作方针。在幼儿园管理上做到“三个确保”,即:人员确保、课时确保、经费确保。在园长的具体领导下,我园课题研究实验小组按照计划,工作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为了开展好本课题研究,我们对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园长负责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述 发展 幼儿 口语 表达 能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