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以《幼儿汉语》为例.doc
《儿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以《幼儿汉语》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以《幼儿汉语》为例.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以幼儿汉语为例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摘要随着对外汉语教学 的蓬勃兴起对外 汉语教学的相关领 域的理论 与成果同 样是硕果 累累作 为对外汉 语研究领 域内不可 或缺的 重要组成的 华文教材 的研究显 得十分 迫 切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 处于前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 够使用语 言表达概 念能使 用符号代 表实物 能思维但 不合逻辑 不能 见及事物的 全面 针 对 幼 儿 华 文 教 材 的 数 量 相 对 比 较 少 的 情 况 本 论 文 以 一 部 典型 的幼儿 汉语系 列教材为 例以儿 童语言中 的认知与 习得规 律等
2、 相关理论 为指导 采取的研 究方法包 括文献 法数据 库法 分析 等方法 对这套教 材本身的 编写思路 及课文框 架课文 内容 汉字 教学词 汇教学特 点等方面 进行分析 从而总 结出该套 教材的 编写 的优缺点 目的在 于总结学 龄前儿童 的认知语 言的规律 给予 未来的幼儿 华文教 材 的编写提 供经验 关键词 认 知习 得学龄 前儿童 华文 教材 编写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developing numerous significant
3、achievements on TCSL appeared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s essential part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The pre-school children are on the Pre-operation Stage The features of their cognitions are like that they can use language to express the conceptions they can use symbol instead o
4、f real things they can think but not logically especially they couldnt get the overall view about the thingsAmong the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on TCSL the textbook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are les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a
5、terials Youer Hanyu SeriesApplying on childrens cognition develop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Theory We conduct the research by using Documental Analysis quantity research explor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is series from the structures of the texts Chinese characters vocabulary
6、teaching materials know about the feature of it such a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rul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learning and supply some solutions of editing th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pre-school children learn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II 暨
7、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Key words cognition acquisition pre-school childre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ilationI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目录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 IV 1 绪论1 11 研究综述 1 12 研究对象 5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 6 14 研究方法 8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9 16 教材编写原则及评价标准 10 2 幼儿汉语系列教材的分析 12 21 教材结构12 22 每课内容结构及比例 13 23 人物
8、角色的选择 13 24 课文内容及话题设置 14 25 语音内容15 26 汉字的编排特点16 27 基础词汇类型及数量 21 28 语句功能24 29 课堂活动类型 25 3幼儿汉语系列教材分析后的思考与建议 27 31幼儿汉语系列教材编写的优点 28 32幼儿汉语系列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8 4 结语 30 注 释31 参考文献33 附 录36 致 谢39IV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 综述 111 国际上儿童语言研 究现状 儿童语 言研 究已 有 200 余年 的发 展历 史 对 于儿童 语言 的真 正的 观 察和 研究起源于德国
9、学者蒂德曼D Tiedemann的婴儿行为日记 20 世纪前半叶在行为主义的指导下儿童语言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心理语言学出现后儿童语言学的 相关研究理论得到了丰富 儿童语言学研究受到了心理语言学理论中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NChomsky 和皮亚杰J Piaget的极大影响 先天语言能力说是由乔 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发 展出来的一种儿童语言 获得学说 他把儿童获得语言描绘成为一个积极主动 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先天语言能力说 认为 儿童 是 自 然界 特别制 造的 小机 器是 专为学 语言 而设 计的 儿童 的 语 言 获 得 机 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 LAD
10、 中 分 为 A一套包 括若干 范畴 和规 则的语 言普遍 特征 B 先天的 评价语 言信 息能 力 儿童获得语言 就是运用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为这套普遍语言的范畴和规则赋上各种具体语言的值 在先天能力说在 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之后 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 一些批评者认为人脑中是否存 在一个那种语言普遍 特征和先天的语言评 价能力构成的LAD 还 是一个 无法 证 明的假 设很 多学 者认 为乔姆 斯基 的 理论 完全 否认了 后天的语言学习的效果是片面的主观的臆断 后天环境论认为 运用语言就是一种习惯 儿童掌握语言的根本就是在后 天环境中通过训练形成语言习惯 这是在行为主义的理论背景下
11、产生的观点 这种观点 被认为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理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理论中也有合理的成分对后人的语言研究是也是有部分的借鉴意义的 继后天环境论和先天决定论后 出现了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相互论以皮亚杰的认知说为理论基础 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的经验相互作用的 结果 他们 对于 儿童语 言获得 的基 本观 点是 儿童 心理 既 不 是起源 于先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认知机制 它不仅适用于语言活动 而且也适用于其他一切认
12、知活动 儿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学习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种 语言不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反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儿童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过程 因此 儿童语言的理论研究发展是在各种理 论的兼容并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和进步的 语言发展与认知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的同时注重语言和认知的辨证关系是研究的根本 112 儿童对外汉语教材 及教材研究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汉语教材已经初步形
13、成基本体系呈现出了 多层次 多类型 系列化 等特点教材编写 也逐渐形成了 国别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材的概念己扩展为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汉语教学材料比如课本 练习册 教师用书 录音带 录像带 计算机软 件 卡片 教学实 物等 目前现 有儿 童对外 汉语 教材研 究中 华文 教材 主要集 中在 小学阶 段 或者是学习者的年龄层次介于 6 岁以上 针对学龄前的幼儿教材还为数不多 对于幼儿阶段的 华文教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 而且这类教材也常常被归为零起点的对外汉语教材或者基础段的汉语教材一类 但实际上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年龄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成人学习者和未成年学习者或是低龄学习者的教
14、学还是要区别对待的使用教材也要区别开来由于近几年的教材研究 的成果不断出现 看似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覆盖已经很广 但笔者发现 在各种各样的对外汉语教材 中 针对成人的汉语教材 占大多数针对幼儿的 华文教材的数量并不多见 当然 早 期语言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跟国家或者学校的外语政策 家长的期盼 等因素 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早期语言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年龄效应 儿童的优势是内隐学习 如果想发挥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这一优势就需要充分的沉浸 成人的学习是外显学习 需要通过规则教学来发挥优势 刘颂浩认为 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中 对于低龄的儿童的对外汉语
15、教材的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 回顾对 外汉 语教材 的编 写和研 究历 史可以 看出 对外 汉语 教学界 一直 比较重视对教材编写实践的理论研究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有学者开始 探讨这方面问题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随着教材编写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对教材编写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的文章也不断增加 李泉2005 据统计 1980 至 2004 年发 表的有关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3究的论文就有 350 余篇 这些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大体分为几个方面从教学理论出发的教材问题 结合教材编写实践 提出的一些探讨类的文章 抑或是针对教材评价视角的教材研究等 作为儿童汉语学习者 他们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 因此本
16、文认为应该将这部分汉语学习者区分开来 进行分别研究 本文 选择的儿童 华文教材是针对 3-6 岁学龄前儿童进行的 幼儿 华文教材研究的思路一般是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 分析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针对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的提出相关的编写建议 113 3-6 岁学龄前儿童 认知发展的特点分 析 学龄是指儿童应入学的年龄 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以应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为学龄的起讫 目前世界各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不尽 相同从4 周岁到7 周岁的都有北欧国家入学年龄比较晚 一般规定在 7 周岁 像中国等亚洲国家则规定在 6 周岁 英国 荷兰 北爱尔兰则是定在 5 周岁甚至更早些 而美国的规定就相对宽4泛些可以由家长
17、在 5 周岁到7 周岁之间作出自由的选择 认知发 展理 论认为 随 着学生 年龄 及其经 验的 增长 他们 的行为 以及 思维会发生量与质的变化 学龄前儿童 3-7 岁 的生长变化速度十分惊人 无论从身体智力心理言语还是认知能力及个性方面都有了相应的变化 皮 亚 杰 相 信 所 有 儿 童 都 遵 循 按 顺 序 发 展 的 四 个 认 知 阶 段 感 知 运 动 阶 段sensori-motor stage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 stage具体运算极端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和形式运 算阶段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3
18、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他依照研究的结果 将人类自出生至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 综合起来归纳各个年龄层的特征如下表 1 5表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1 凭感觉 与运 动获 取外 界信 息 感知运 动阶 段02 岁 2 由本能 性的 反射 动作 到目 的性的 活动 sensori-motor stage 3 对物体 认识 具有 物体 恒常 性概念 1 能使用 语言 表达 概念 但 有自我 中心 倾向 前运算 阶段 27 岁 2 能使用 符号 代表 实物 pre-operation stage 3 能思维 但不 合逻 辑 不能 见及事
19、 物的 全面 1 能根据 具体 经验 思维 以解 决问题 具体运 算阶 段concrete 711 岁 2 能理解 可逆 性的 道理 operational stage 3 能理解 守恒 的道 理 1 能作抽 象思 维 形式运 算阶 段formal 11 岁 以上 2 能按假 设验 证的 科学 法则 解决问 题 operational stage 3 能按形 式逻 辑的 法则 思维 问题这些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当中 是朝着一个最终的平衡 同化与顺应的平衡 结构发展 只有当认知结构发展成这个最终的平衡结构之后 才能完全显现出此阶段的 整体特征 当然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
20、由生物发生学的角度出发 依据个体认知结构整体形式的特征对这四个阶段的进行划分 6陈帼眉 1999 在 幼儿心理学 一书中 从语音 词汇 语法 口 头表达能力等四方面来分析幼儿学习母语的特点笔者总结了她的观点如下 1 语音方面 幼儿语音水平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 三至六岁是幼儿语音发展最重要 最迅速的时期 三岁 的儿童 由于听力 的原因 还无法区分细小的声音此时发音器官也还未发育成熟有些音还发不准到了四岁幼儿在正常的教育的情况下 基本上能够完全掌握母语的语音 只是对个别的音发的不够准确 到了六岁 幼儿的发音 一般已没有什么问题 他们不仅能正确地发出词音而且能按语句的内容调节自己的音调能清楚准
21、确地发声 2 词汇方面 幼儿 期 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关键的时期 幼儿掌握的词汇数量增加很快 一般地说 三岁幼儿掌握 800 至1000 词 四岁幼儿可掌握 1600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 童语言学视角的幼儿华文教材研究 至 2000 个词五岁时 可增加到 2200 至 3000 个词六岁时可掌握 3000 到 4000个词 幼儿掌握的词类范围 迸一步扩大 三 四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 主要是是名词 动词的使用 还涉及 部分形容词 到五 六岁 时 形容 词大量增加其他各词类如副词数词量词连接词前置词等也逐渐被掌握 和 使用 3 语法方面 在整个学前期内 幼儿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 不仅掌握了语音
22、词汇 而且无形中也逐步掌握了各种基本的语法结构形式 当然能够掌握语法结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岁左右的幼儿 大量运用的是由字词组成的简单句 四岁左右 幼儿开始能够大量正确运用简单句 并能用许多简单句来稍详细地描述自己的见 闻 或说明自己的意思 到五 六岁时 由于幼儿 思维的发展知识经验的积累 日常说话时会出现复合句 应该指出 的是在幼儿经常使用的句型中 还是以简单句为主 在整个幼儿期 幼儿虽然能够说出各种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但并不能把语法规则当作认识对象 他们只是在语言习惯上把握了它专门的语法学习对幼儿来说既很困难也没必要 4 口头表达能力 三岁左右的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不够完善 他们不能作完
23、整 连贯的叙述 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四岁左右 随着幼儿的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不断增多幼儿需要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就促 使幼儿 的言 语能 力不断 发展 学前 晚期 连贯性 言语 逐渐 取得了 支配地位成人仅凭其言语表达本身就可理解幼儿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因此 可以说学龄前儿童的可塑性非常强 当然上述论点是在描述幼儿在习得母语过程中的规律 这个观点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也 有着同样的指导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在设计教材的组织顺序和编排体系的考量中 如果注意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者的语言及认知发展特点 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相应的教学任务系统的针对学生的差别进行教材的编写 那么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汉语 儿童 语言学 视角 幼儿 华文 教材 研究 汉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