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教调查报告.doc
《儿童早教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早教调查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早教调查报告本资料由marxistwooden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常感谢各位妈妈和爸爸们参与我们的这次公益活动,由于你们的热心支持,我们的第一阶段的问卷大调查获得了非常多的宝贵资料.在这里尤其要非常感谢义工阿宝成长录的妈妈,榕榕成长记的妈妈,宝贝成长的妈妈,小蚂蚁之家的妈妈,今天我0岁的爸爸,还有我石头妈妈()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奉献.有了大家的用心参与和默契配合,我们的活动才进行的如此顺利,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妈妈来参与我们下一步的活动.来源:谢谢今天我0岁的爸早教调查报告统计人:阿宝成长录的妈妈调查人:格格爸爸石头妈妈报告起草人:格格爸爸石头妈妈统计日期:截止2007年2月1日1、你认为什么是
2、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A:好习惯的培养47%B:好的环境来做基础37.5%C:以身作则,培养能力12.5%D:其他:3%(有人没完全回)对于这个问题有47%的朋友选择好习惯的培养,说明我们更多的妈妈都比较重视孩子个性的塑造,有这样一个公式: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有37.5%的朋友选择好的环境,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是这个方面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有12.5%的朋友认为以身作则,培养能力是最重要的.没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最初的日子里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身边的人,模仿发音,模仿动作,甚至模仿你的恶习
3、.言传身教胜过100次枯燥讲解.由此得出结论,儿童时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培养,而是性格的养成,在这里,父母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致关重要的,笔记本电池,这个优良的环境包括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一个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包括小的床,小的椅子,小的柜子等能由他自己自由支配和统御的小环境,以及大人的以身作则,都将对孩子后天性格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2、你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年龄阶段是什么时期?A:0-6岁62.5%(含6岁内的观点)B:不分阶段,随时31.25%C:其他:6.25%(有人没完全回)有62.5%的朋友选择0-6岁,大多数的妈妈和爸爸都意识到孩子0-6岁是儿童最重要的教育年龄.意大利著名
4、教育理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人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人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hh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hh有31.25%的朋友选择不分阶段,随时随地,这同样反映了在现代学习型社会里,我们应该秉承的一个理念mm我们要做一个终生的学习者(自学习的革命)由此看,要想你的孩子在一生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必要的发自内心的学习能力.那么你就要对儿童及早的进行教育.越早越好,如果你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你就等于晚了三天(自冯德全0岁方案).儿童0-6岁
5、,尤其是其中的0-3岁,是我们做父母尤其应该重视起来的,做出三年的努力,甚至就将产生影响数十年,乃至影响家族历史.这样的回报.我们人生里还有哪个投资的回报率能和这项投资相比拟呢?3、你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地方是哪里?学校,幼稚园,家?A:家70.58%B:家和幼稚园4.5%C:三者并重(空间不论)25%有70.58的朋友选择家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场所.诚然,幼儿园亲子园等机构在孩子的成长中的确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但孩子更多的时间还是跟家人呆在一起,这是不争的事实.学习的革命一书曾这样写道:大多数大脑研究人员确信,在一个人一生中头4年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能力的50%,而不是知识的50%,也不是
6、智慧的50%.但就是在这早期的岁月里,婴儿的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连结-那是将来所有学习基于其上的通道.那么,家庭,而不是学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而不是教师,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但是,即使在许多先进的国家,50%不到的未来母亲和百分比相当低的父亲参加任何形式的产前课程,而这些课程也通常不过是有关生育的.家长教育几乎完全是个空白,没有诸如大脑发育必需的饮食和幼年学习者所需的最佳刺激方式等方面的训练.4、你的孩子平时怎么玩,都玩些什么?A:自由,有兴趣的一切:41%B:年龄内,没有危险的:17.6%C:部分有意义的23.5%D:其他游戏(沙子,小夥伴)17.9%有41%的朋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