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教育为例浅谈清末民初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语言教育为例浅谈清末民初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语言教育为例浅谈清末民初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 摘要:清末民初,国难日深,为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新政”,蒙古族新式教育也随之兴起。本文探讨了,蒙古族新式教育兴起的背景、办学状况及相关政策、新式教育初期的语言教学及教科书编写特点,阐明了新式教育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新式教育 语言教育 双语教学 清末民初是(大约1902年至1931年)是内蒙古蒙古族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是蒙古族学校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旧变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始从正规教育向平民化的发展。一、蒙古族新式教育兴起的背景清朝入关后,为了防止强悍勇猛的蒙古民族发展成威胁大清帝国封建
2、统治的肘腋之患,除了在政治上继续采取使蒙古各部落互不统属、彼此孤立的编旗设盟的政策之外,又在文化教育上竭力阻止蒙古族向前发展,清朝制定的统治蒙古族的理藩院则例中,可谓多个明文规定,但对教育一项却不置一词。清政府虽然在京城和地方设置了一些蒙古和八旗官学,只有官员子弟才能进入学习,但其目的并不是想让蒙古族同胞学习文化,而是培养为清政府统治者效犬马之劳的译员和官吏。蒙古族的文化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条件下勉强地维持下来的。到了清末,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尤其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地位,清政府为了延长封建统治寿命,开始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一些维新战士们也敏锐地认识到教育的社会
3、作用,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机和改造社会的工具,致力于办学事业,掀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办学热潮,我国教育进入了废科举、兴学堂、办实科教育的新阶段。在这一运动的影响下蒙古族近代文化教育也开始发展起来,一些进步的蒙古王公也开始兴办学堂,造就本民族人才,发展本民族文化。二、蒙古族新式学校的兴建及相关政策措施蒙古族新式学校教育的开始大致可以从喀喇沁部贡桑诺日布所见的“三学”算起,贡王堪称蒙古族近代化的先驱,“三学”包括崇正学堂(创办于1902年)、毓正女子学堂和守正武学堂(创办于1904年)。贡王创办的三学堂是蒙古族第一批具有近代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学校,全面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新式教育思想,不分门第、不分系
4、统、不分男女,只要身体健康,年龄大致符合就乐意进入学堂学习,并以“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教学,课程内容分为修身、语文(蒙文、汉文兼学日文)、作文、数学、中外史地、生物、体操、卫生、音乐、图画、舞蹈,女学生加修编裁和家政课,为学生全面发展还经常开展有益于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各项活动。贡王创办的学堂,开朔了一代风气,为蒙古族的先觉人士,在他的带动下,蒙古族其他进步王公也开始致力于兴办学堂。在1904年颁布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以官话、国语统一全国的语言”。 1906年初,学部为制定有关蒙古族的教育政策而向姚氏征询意见,8月,姚氏以蒙古教育条议答复学部,姚氏认为,为了实现蒙汉同化之教育宗旨,在强化
5、蒙古族国语教育的基础上渐次达成国语统一,乃必经之路1。1908年,蒙古族王公贵族们成立了“筹办蒙古教育建议案”股员会,股员会设股员长1人,股员若干。208年12月27日,该股员会将筹办蒙古教育建议案提交到理藩部。该“建议案”强调蒙古族的语言与文字同内地的差异,要求从蒙古语入手,学习汉语,并提出在京师设立蒙文师范学堂,学部应快速编辑初等、高等小学校的教科书等意见。从1902年到1910年,经过近10年的实践,清政府于1910年制定了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并于翌年初公布。在该“章程”中,有关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教育问题提到了语言教学的模式、目标、实施过程等,达到让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能直接地接受汉语授
6、课。在这一系列政策和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到30年代初,蒙古族大部分盟旗都已兴建了蒙古族新式学校,从清末的几所发展到了上百所。参见下表: 蒙古族个盟旗小学教育概况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盟别高级小学初级小学女子小学卓索图盟4491昭乌达盟449察哈尔盟210哲里木盟47呼伦贝尔盟16锡林郭勒盟12伊克昭盟12合计161411注:“各盟旗小学概况,尚有十之六七,迄未具报”三、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初期语言教科书及语言教学的特点 这一时期是蒙古族新式教育的起步阶段,由于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疆,历史上曾被“封禁”了很久,与内地比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语言文字等原因,首先,当时内地通行的有关课程教材的统一规定难
7、以推广实行到蒙古族学校,在内蒙古境内也没有形成教材的统一要求。其次,牧区人民居住分散难于集中建校等原因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各旗蒙古族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第三,授课语言不统一,有的用满蒙文授课,有的用满蒙汉授课,有的只用蒙文授课,有的是聘请汉族先生,用汉语授课讲授三字经、圣谕广训、四书、五经。第四,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学校教育,存在着许多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使内蒙古蒙古族教育的发展也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一) 三语教学及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 三语教学(满语、蒙语文、汉语文)是清末民初蒙古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一大特点,它与现代的三语教学(蒙语、汉语、外语)有很大的差别。1.出现
8、三语教学的客观原因清末年代随着清政府对蒙古族“封禁”政策的解除,蒙古族人民有了学习汉语的自由,学习汉语文的人日益增多。汉语是“章程”中有明文规定要求学习的语种,满文是当时的国文,必须学习,蒙语文是本民族语言,亦必须学习,这样便产生了三语学习的客观要求,三语学习成为了蒙古族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进入到民国以后学习满文的客观要求逐步减弱,但是在当时,满文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并且当时蒙古族年长识学者中懂得满文的人比懂得汉文的人要多,即使没有太大学习满文的必要性了,但进行蒙汉双语教学时还是需要满文。直至五四运动以后,才逐步取消了满文,成为了后来的蒙汉双语教学。2. 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因为没有统一教材
9、,在当时从满蒙汉合璧的三字经、圣谕广训、四书等古典经书中选用一两种进行三语教育。直到1909年,锡良与程德全命令荣德从学部审定的汉文初等小学堂教科书中选取重要部分,翻译成满文、蒙古文,编辑“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 同年,东三省总督锡良就蒙古族语言教育的目的及满、蒙、汉三种文字合璧教科书的翻译出版因由上书皇帝。在1910年荣德翻译成蒙文的教科书(全4册)被石印了2万套,翻译成蒙文的劝学文被石印了五千册,向各地配送。(满蒙汉)初级教科书由汉文原著,附置满蒙对照译文,整个教材内容同时用三种文字表达,有着内容少儿简,教学进度缓慢等不足之处。下表是吉林省三语教学授业时数表,显现出的蒙古语汉语满语之
10、教学顺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教育方针或语言的社会地位。满蒙中、小学堂语言科目每周授业时数表中学堂高等小学堂甲班乙班甲班乙班满文3434蒙古文8797国文(汉文)4469经学5553注:吉林省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第37卷,第396页(二) 双语教学及蒙汉合璧教科书双语教学是指蒙语文和汉语文教学,这类教科书有汉蒙合璧国文教科书(1919年版 汉蒙翻译国华书局印发);汉蒙合璧幼学须知(初级小学用,1918年版 汉蒙翻译国华书局印发)等。这些汉蒙合璧教科书还可以分为汉编译蒙版,如汉蒙合璧短期小学课本,和蒙译汉版,如汉蒙合璧国语教科书。首先,这些汉蒙合璧教材,用于蒙古族儿童学习蒙汉两
11、种语文,编排上是蒙汉对照版,这样使蒙古族儿童以蒙语文为媒介,学习汉语文。其次,由于当时师资缺乏,蒙古族学校不一定都能请上蒙古族教员,请上汉族教员的学校就可从蒙汉合璧教科书教授汉语,同样不会汉语的蒙古族教员也可以只讲授蒙文。只有蒙汉兼通的老师才可以进行双语教学,从相关资料查证,当时的双语课教学还是较为普遍的。最后,蒙汉合璧教科书的内容编排方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选取了社会、自然、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说在当时是比较适宜的教科书。 四、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的历史意义 (一) 新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清末民初这场新式教育改革不懂使汉语的蒙古族青少年接受了现代科学知识,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2、。不过,蒙古族新式教育改革并不是进展的很顺利,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也很多。首先,经费有限,师资力量不强。清末民初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库存如洗,拨给少数民族地区办学的经费并不多,加上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没有固定居所,因此兴办学校需要寄宿制,所用经费就比一般普通小学多出五到七倍,十分艰难。其次,学生数额有限。有的学校甚至就十人左右,很难持续下去。第三,学生文化水平处于下等,当时的新式教育普及只停留在小学阶段,再加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不统一,升入中学的学生乃至大学和专门学校的学生实居少数。 因以上多种原因和其他一些不利因素,大多数学校成立不久就不得不停办,幸存下来的也大多是处于低层次,规模小的草创阶段
13、,与新式教育的要求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着不相符之处。(二)历史意义 尽管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这场新式教育改革仍具有进步意义。首先,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使普通蒙古族孩子有了平等受到教育的机会,是近现代新式教育生根发芽。其次,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的萌芽和发展是官民上下一心,努力奋斗的结果,处处渗透着浓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第三,内蒙古蒙古族新式教育不仅改善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文化落后的状态,促进了蒙古族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蒙古族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熟练掌握满语和蒙语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1908年,在京设置了满蒙高等学堂,为民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学校教育,虽然在发展初期,但为我们现在的汉语文蒙汉对照教课书编写和综合性教材的编写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也以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注释 蔡凤林:清末蒙古族教育,民族研究1992年第三期,第52页那亲王等提出筹办蒙古教育建议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理藩院全宗蒙旗类第301卷:第22页吉林省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第37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396。胡春梅: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8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