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PPT-90).ppt
《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PPT-9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PPT-90).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小儿手术输液过量死于手术台,案情 在年月日患儿齐,女,3岁,因“O”形腿(俗称罗圈腿)住市医院作矫正术,手术由外科医师陈主割。但被告人陈对小儿输液量根本没有计算应输多少,手术前也未请示上级医师,又未与其他同事们研究就进行了手术。手术进行中被告陈曾嫌护士输液速度慢,指示护士加快输液速度,在陈的指令下,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竟输入盐水、葡萄糖液1700毫升,使患儿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大血容量,加大心脏负何,造成急性肺水肿和急生心力衰竭,当发现了情况下不好时,被告仍指令护士继续输液,终因在短时间内患儿接受液体超量死于手术台上,使一个健康的儿童为矫正“O”形腿而丧失生命。此
2、外,患攻住院后直到手术前尚未完成病历书定,事故发生后又伪造了病历。处理 患儿家长向某市人民法院控告了外科医师陈。经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属医疗责任事故,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公开审理。认为陈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以重大医疗事故罪对陈进行了判刑。因此,被告人陈受应有的法律制裁。,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的分类、法律行为分类、举证倒置的基 本含义、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2.熟悉法律的概念、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医疗事故的特征及医疗事故的处理、护理工作中 的违法与犯罪。3.掌握医疗卫生法规的概念及特点、医疗事故的概 念及医疗事故的分级、护士与护生的法律责任、护士与病人之间特殊的法律关系、护理发展
3、中的 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第一节 法律概述(自学),一、法律的定义与分类(一)法律的定义狭义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广义是泛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执行的各种行为规则。,一、法律的定义与分类,(二)法律的分类依据法律是否具有文字表现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依据法律所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同:实体法、程序法依据法律的内容和效力不同:根本法、普通法 依据法律调整范围不同:一般法、特别法依据制定和实施主体不同:国内法、国际法,(二)法律的分类,成文法、不成文法成文法 又称制定法,具有文字表现形式。不成文法 又称习惯法,由国家机关认可,但不具有文字表现形式。,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 规定
4、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 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程序法 是为保证实体法所规定的和义 务的实现而制定的诉讼程序上 的法律。,(二)法律的分类,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本法 即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 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国家机构的设置等内容。普通法 规定国家的某项制度或调整某类社会 关系,法律效力次于根本法。,(二)法律的分类,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 1.在全国范围对全国公民都有效的法。2.适用于该法律在修改或废除前的任何时期内的法。特别法 1.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法。2.只在特定时期内有效的法。3.对特定公民有效的法。,(二)法律的分类,(二)法律的分类,国内法和国际
5、法国内法 由本国制定或认可,在本国主权 所及领域范围内适用。国际法 由不同主权国家参与制定或公认,适用于调整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国 际法的主要形式是国际条约和国际 惯例。,(一)法律的特征1.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2.具有国家意志3.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以权利及义务双向规定为内容5.普遍的约束性6.严格的程序性,二、法律的特征及作用,(二)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及强制作用 2.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律的政治作用、法律的社会公共作用,二、法律的特征及作用,(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有关法律现象的知识、认识、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关于法律的学说、主张和理论,对法
6、律本质、作用、特征等的认识,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 法律意识对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及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三、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二)法律行为1.合法行为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2.违法行为 具有一定主体资格的公民或组织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具备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予以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三、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一)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种类 法律责任指人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四、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1.法律责任的种类,(1)根据责任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2)根据责任的程度不同可
7、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3)根据责任的人数不同可分为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4)根据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可分为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5)根据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2.法律责任的特点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法律责任与违法法律责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法律责任必须由国家司法机关或其他国家授权的机关予以追究。,四、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3.法律责任的归责 法律责任的归责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四、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二)法律制裁 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根据所应负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是
8、国家保证法律实施的重要形式。刑事制裁 民事制裁 行政制裁 违宪制裁,四、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2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包括物、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3法律关系的内容 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五、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的种类 依据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化程度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 一般法律关系 具体法律关系,依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将
9、其划分为 绝对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依据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将其划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 依据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不同,可分为 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三)法律关系的种类和特征,2.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 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主体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形式与社会内容的统一,(四)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由法律事实引起。,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法律行为,六、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一)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法律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也会阻碍或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二)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法律既是组织政权,建立国家机构的有效手段,又是行使国家权利的重要工具,(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相同点 法律与道德的本质是一致的,均是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服务,体现了同一阶级的意志和历史使命,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次序法律与道德的不同点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而道德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法律侧重于调整人们的具体行为。而道德的调整范畴比法律更广泛;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而道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道德主要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之中;同个社会中,各个阶级的法律体系只有一个但道德体系却广泛并存。,第二节
11、 中国的法律体系及医疗卫生法规,一、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一)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由国家各个法律部门的现行规范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包含宪法 行政法 民法 经济法 劳动法 刑法 诉讼法 卫生法等,(二)中国的法律形式 宪法、法律、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时所遵循的法定程序及方式。1.法律议案的提出 2.法律草案的讨论及审议 3.法律草案的通过 4.法律的公布,(三)中国的立法程序,二、医疗卫生法规,(一)医疗卫生法的概念 医疗卫生法是由国家
12、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医药卫生方面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规范形式:专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宪 法和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卫生的条款,其中行政法律规范构成卫生法主体,1.以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利为宗旨 2.调节手段多样化 3.技术规范和法律结合,(二)医疗卫生法的特点,1医疗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 指医疗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具体指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单位及个人。2医疗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指向对象。3医疗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是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基础。,(三)医疗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医疗卫生违法行为是指个人、组织所实施的违反医疗卫生
13、法律、法规的行为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及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不同,可分为:1.行政责任 是指个人、组织实施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而承担的法律后果,分为医疗卫生行政处罚和医疗卫生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指医疗卫生行政机关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应受制裁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及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医疗卫生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下属工作人员实施的纪律惩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开除等。,(四)医疗卫生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2.民事责任 指根据民法及医疗卫生专门法律规范的规定,个人或组织对实施侵害他
14、人人身、财产权的民事不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中以财产责任为主.3.刑事责任 指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严重侵犯医疗卫生管理秩序及公民的人身健康权而依刑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五)医疗事故及处理,1.医疗事故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2.医疗事故的特征 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 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 危害行为和危害后果之间必需有直 接的因果关系,2.医疗事故的特征,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国务院1994年2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
15、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信任而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导致病人人身损害。注意:1.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故意伤害病人。2.对病人有“人身损害”的后果。这是判断医疗事故至关重要的依据,包括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危害行为和危害后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过失行为而造成病人的损害后果,应视为医疗事故。,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紧急的情况下为抢救垂危病人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
16、人病情异常或者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外的。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无过错输血造成不良后果的。因为病人及其家属方面的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人死亡、残疾、功能障碍。,3.医疗事故的分级,(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属于一级医疗事故。重度残疾指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形。如植物人状态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属于二级医疗事故。如病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
17、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形等。(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三级医疗事故。如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等情形。(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了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如面部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产后胎盘残留引起大出血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形等。,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本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一、一级医疗事故 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8、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植物人状态;2、极重度智能障碍;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二、二级医疗事故 系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双眼球摘除或双眼经客观检查证实无光感;2、小肠缺失90%以上,功能完全丧失;3、双侧有功能肾脏缺失或孤立有功能肾缺失
19、,用透析替代治疗;4、四肢肌力级(二级)以下(含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5、上肢一侧腕上缺失或一侧手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装配假肢,伴下肢双膝以上缺失。,(二)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重度智能障碍;2、单眼球摘除或经客观检查证实无光感,另眼球结构损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波潜时延长160ms(毫秒),矫正视 力0.02,视野半径5;3、双侧上颌骨或双侧下颌骨完全缺失;4、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失,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30cm2;5、一侧全肺缺失并需
20、胸改术;6、肺功能持续重度损害;7、持续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四级;8、持续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三级伴有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9、食管闭锁,摄食依赖造瘘;10、肝缺损3/4,并有肝功能重度损害;11、胆道损伤致肝功能重度损害;12、全胰缺失;13、小肠缺损大于3/4,普通膳食不能维持营养;14、肾功能部分损害不全失代偿;15、两侧睾丸、副睾丸缺损;16、阴茎缺损或性功能严重障碍;17、双侧卵巢缺失;18、未育妇女子宫全部缺失或大部分缺损;19、四肢瘫,肌力级(三级)或截瘫、偏瘫,肌力级以下,临床判定不能恢复;20、双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装配假肢;21、肩、肘
21、、髋、膝关节中有四个以上(含四个)关节功能完全丧失;22、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三)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面部重度毁容;2、单眼球摘除或客观检查无光感,另眼球结构损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55ms(毫秒),矫正视力0.05,视野半径10;3、一侧上颌骨或下颌骨完全缺失,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30cm2;4、同侧上下颌骨完全性缺失;5、双侧甲状腺或孤立甲状腺全缺失;6、双侧甲状旁腺全缺失;7、持续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三级;8、持续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二
22、级伴有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9、全胃缺失;10、肝缺损2/3,并肝功能重度损害;11、一侧有功能肾缺失或肾功能完全丧失,对侧肾功能不全代偿;12、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瘘;13、膀胱全缺失;14、两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15、双上肢肌力IV级(四级),双下肢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16、单肢两个大关节(肩、肘、腕、髋、膝、踝)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行关节置换;17、一侧上肢肘上缺失或肘、腕、手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18、一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功能丧失50%以上,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19、一手腕上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20、双手拇、食
23、指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无法矫正;21、双侧膝关节或者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行关节置换;22、一下肢膝上缺失,无法装配假肢;2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I型)。,(四)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中度智能障碍;2、难治性癫痫;3、完全性失语,伴有神经系统客观检查阳性所见;4、双侧重度周围性面瘫;5、面部中度毁容或全身瘢痕面积大于70%;6、双眼球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55ms(毫秒),矫正视力0.05,视野半径10;7、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在原有基础上损失大于
24、91dBHL(分贝);8、舌缺损大于全舌2/3;9、一侧上颌骨缺损1/2,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10、下颌骨缺损长6cm以上的区段,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11、甲状旁腺功能重度损害;12、食管狭窄只能进流食;13、吞咽功能严重损伤,依赖鼻饲管进食;14、肝缺损2/3,功能中度损害;15、肝缺损1/2伴有胆道损伤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6、胰缺损,胰岛素依赖;17、小肠缺损2/3,包括回盲部缺损;18、全结肠、直肠、肛门缺失,回肠造瘘;19、肾上腺功能明显减退;20、大、小便失禁,临床判定不能恢复;21、女性双侧乳腺缺失;22、单肢肌力级(二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23、双前
25、臂缺失;24、双下肢瘫;25、一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功能正常,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26、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27、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28、一侧下肢膝上缺失,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29、一侧膝以下缺失,另一侧前足缺失,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30、双足全肌瘫,肌力级(二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三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一)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不完全失语并伴有失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PPT-90 第十三 护理 专业 中的 法律问题 PPT 9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5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