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身心认知特点及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ppt
《小学生身心认知特点及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身心认知特点及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身心与认知发展特点及规律,提 要,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小学生认知发展基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小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记忆小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小学生的言语小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一、认知与认知发展理论,知(认知):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注意),情(情绪情感):情绪 情感,意(意志):意志,心理活动,知(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意(意志):意志,心理活动,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心理,普通心理学,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基本处于匀速发育阶段,小高年级进入
2、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胎儿期1岁)神经系统发育:6岁时脑重约达1200克,达成人脑重的90%.7-8岁大脑继续发育,脑重增至1400克,接近成人脑重.同时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基本完成,神经细胞突起的分支更密,出现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大脑额叶迅速生长,大脑的抑制、分析、综合能力加强,儿童的行为变得更有意识,对直观形象的模仿能力增强.,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大脑活动特点-1.优势兴奋区易消失: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比较容易消失2.动力定型(习惯)易形成:N.S.可塑性强3.兴奋抑制轮换频繁:合理组织课业轮换4.始动调节:在一节课、一个学习日、一周和一个学期开始都能体现出来,
3、因为N细胞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时间,N.S.对其他器官,系统的调节也需要时间,教学中应逐渐增加教学难度和强度.5.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的机能损耗超过了恢复过程,其工作能力就下降而出现疲劳现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劳逸结合.,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标准-1.形态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等.(身高标准体重指标)2.机能指标如脉搏、肺活量、血压等.3.素质指标如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男)、仰卧起坐(女)等.4.体格检查项目,如视力、沙眼、心脏、肺、肝、脾等.小学高年级学生还应注意性征指标如睾丸、乳房、体毛及对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的了解.身高、体重是评价小学生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最常用的指标
4、.,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与疾病 医学上常用死亡率和患病率来衡量群体健康状况.小学儿童死亡率较低,而且有男孩高于女孩,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大城市儿童死亡主要是外因死亡、先天异常和恶性肿瘤等,边远落后地区则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因。小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肥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Freud以外的一位“巨人”。基本观点:(一)人类发展的本质: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过程(二)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三)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
5、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重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其学说也称为文化-历史学派.关注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发展,强调关注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儿童在得到适当的帮助后能够达到的水平)维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独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经他人指导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小学生认知发展基本特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完成守恒任务 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3、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4、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 5、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学生总数;男生人数=
6、学生总数-女生人数,小学生的感知,小学生视知觉的发展 1.视敏度(视力):一定距离内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近年来小学生中戴眼镜的人数不断增加?与其用眼习惯有关,有的儿童不注意用眼卫生,例如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造成眼睛过度疲劳;眼睛离书本的 距离太近;写字执笔的姿势不正确等.教师应 特别注意指导小学生正确用眼.此外,教室的 光线要明亮,小学生的座位安排要高低适当,座位应定期调换等.,小学生的感知,2.听觉 纯音听觉:小学儿童的听觉敏感度逐渐提高,但整个小学阶段听觉敏感度不如成人,更未达到高峰.语音听觉:在语音教学特别是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听觉能力可以通过
7、训练而提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听觉器官的保护和训练.为防止听觉器官受损,可告诫学生不挖耳朵,以免引起中耳炎,不大声喧哗,不把音响的音量开得过大,不让 水和异物进入耳内等.也可通过组织学 生语文阅读、课外朗读、歌咏队活动、外语听力练习等活动来提高其听觉能力.,小学生的感知,3.空间知觉 大小知觉:小学生不仅可熟练地用目视测量和比较测量来进行直觉判断,而且可逐渐运用推理来判断空间和面积的大小.形状知觉:对字形结构的知觉-小学生对高频、少笔画独体汉字的识别速度明显慢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知觉-低年级小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绘制常见的几何图形,高年级学生逐渐能够掌 握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但可能不能正
8、确识 别和说明图形的本质属性,常把非本质属性 当做本质属性;知觉立体图形比知觉平面图 形困难.,小学生的感知,空间知觉 方位知觉:初入学小学生能很好地辨别前后、上下、远近,但左右方位往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如少数学生不能准确反应“向左转”、“向右转”口令.个别儿童出现书写字母颠倒的现象,如把”3”写成”,”b”d”和“p”“q”不分等.,小学生的感知,4.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辩认,即对客观现象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儿童的时间知觉总是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或周围现象为指标.小学生最先掌握”一节课”的时间,其次掌握”日”和”周”,三四年级开始理解”月”,并逐渐理解
9、月与日,日与小时,小时与分秒的关系等;小学高年级才逐步掌握”纪元”,”世纪”,”时代”的概念.小学生时间知觉发展中对上午,下午,晚上,今年,明年等时间单位认识较早,对更小的分,秒,小时或更大的几年,几十年等时间单位则认识较晚.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学习和对计时工具的认识,并让学生有运用的机会,使学生及早形成时间观念.,小学生的感知,5.运动知觉:包括大肌肉运动知觉和小肌肉运动知觉.小学生大肌肉运动知觉成熟较早,小肌肉运动知觉发展较迟.手部肌肉力量在不断增强,手部关节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未成熟.腕骨、掌骨、指骨的骨化均未完成.故刚入学的儿童,手指,手腕的运动不够灵活协调.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学写字
10、时字迹歪歪扭扭,还经常把本子戳破.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内活动,如书写,绘画,体操,手工制作,舞蹈等活动从耐力,速度,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训练.当然其运动器官较稚嫩,训练要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过量训练.,小学生的感知,观察力 很大程度上受观察内容(对象)的影响,也受到教师或成人的言语指导.一年级学生观察力水平较低,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教育、训练,已有明显的发展.培养?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培养高年级学生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2.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储备3.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11、;运用多种感官,勤于思考;让学生 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时要运 用言语)4.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5观察要 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小学生的注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小学生注意的品质:广度-对汉字的注意广度比对点子的注意广度低,读课文往往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只有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注意整个句子.稳定性-随年级升高逐步发展.分配-二年级时较幼儿时期有了大的进步.转移-高年级有意注意逐渐占优势.,小学生的注意,注意 小学生注意特点及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2、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学体现生动形象的特点;克服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讲求变化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保证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防止与教学无关的刺激对学生注意的干扰)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动机;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加强与学生间的双向沟通)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小学生的注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命名.这类儿童大多表现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某些外部活动状态,情绪不佳,与周围人际关系不良.该领域最有名的学者巴克
13、利(R.Barkley)认为,这类儿童缺乏抑制行为的能力,他们不能制止自己不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一旦他们做了某些行为时就不能停下来.基本特征:一是注意的选择性差,常把注意集中在不该注意的事件上,对应该注意的事件却不能注意;二是冲动性强,儿童在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小学生的注意,多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多动是ADHD的显著特征.但是多动不等于就是ADHD,也不等于就是多动症.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杨晓玲研究表明:儿童活动过度与儿童多动症是不同的:1.注意力集中的差别 多动症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 力,即使是一般孩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等,也不能专心欣赏;学习时注
14、意力更不能集中.但正常的多动儿童却全然不同,在干自己爱 好的事情时,能全神贯注,并且还讨厌别人 的干涉和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多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2.意志力的差别 正常的多动具有一定的目的,计划和安排,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而多动症儿童却意志力薄弱,没有耐心,做事有始无终,常常是这件事没做完又做另件事,整日忙忙碌碌,但效率很低.3.自我控制力的差别 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顽童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而 多动症儿童则自控能力差,经常不分场合,在 一些严肃的场合也能作出越轨的事情来,所以 常常违反纪律和游戏规则,并常常不受同学们 的欢迎.,小学生的注意,多动与注意缺陷
15、/多动障碍(ADHD)4.动作灵活性的差异 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儿童却表现得很笨拙.世界各地的研究来看,3%-7%的儿童可以被诊断为具有某种形式的ADHD,其中约1.5%的儿童只是多动障碍,1%只是注意障碍,其余是两种表现都有.所有症状都是男孩比女孩普遍,大概是3-5倍.,小学生的注意,注意缺陷的诊断标准 以下表现出现六个或更多可以确诊为注意缺陷:1.经常不能注意到细节或在作业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2.经常在活动或游戏中表现出不能保持注意力;3.当对他讲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倾听;4.经常跟不上教学,不能完成练习,作业或应承担的工作;5.在组织任务或
16、活动时经常有困难;6.经常不愿意,不喜欢甚至回避要求付出努力的任务;7.经常丢失完成学习任务必需的物品,如笔,书,工具等;8.经常很容易 地被外界刺激分心;9.经常在日常活动中表现 为记忆力差,遗忘得快.,小学生的注意,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以下表现出现六个以上,持续至少六个月:1.经常在坐位上表现得坐卧不安,手脚动个不停;2.在应该坐在坐位上时,却经常离开座位;3.经常过分地跑跳,攀爬或者报告心神不安的感受;4.做安静的游戏经常表现得困难;5.总是在走或动,好像有个马达在驱动一样;6.经常不停地讲话;7.经常不等发问完毕就脱口回答;8.在需要轮流等待时,经常表现出有困难;9.经常打断或侵犯别人.
17、诊断儿童是否患有ADHD时,要注意这些 症状必须在儿童7岁前就已经出现,必须在至少 两种情境下都出现过,如学校和家庭.,小学生的注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原因 1.出生前或出生时的不利因素 2.神经系统的成熟迟滞 3.遗传因素:遗传性蛋白质代谢缺陷病:苯丙酮尿症 多动症儿童的家长自己也有多动历史 4.生物化学基础 5.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差异 6.不良的社会环境,小学生的注意,多动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兴奋药 药物对儿童的行为没有实质性的长期效益.一旦停药,症状就恢复.药物而且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所以要谨慎用药.2.行为控制技术(1)环境控制 减少儿童周围容易引起儿童分心的刺激(2)行
18、为矫正 基本方法是操作性条件反射,间歇正强化,以巩固良好行为,漠视、惩罚不良行为.3.整体治疗方式 包括心理治疗(主要为行为控制)、药物治疗和教育干预三方面。其中教育干预十分 重要,尤其是制订特殊的教育程序进行教育效 果更好.(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心理,要多一 分理解和耐心;对待儿童不要过严或过宽;营 造良好的班级和家庭环境;家长要经常与教师 医生保持联系),小学生的记忆,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小三开始)意义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期:小三小四年级)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渐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小学生的记忆,小学生记忆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身心 认知 特点 教育 注意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5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