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水利规划.doc
《乌拉特中旗水利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特中旗水利规划.doc(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征求意见稿)内蒙古水事监理服务中心二00九年一月二十二日项目名称: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审 定:宝力特审 核:常春旻项目负责:乔 威 常春旻报告编写:乔 威 常春旻参加人员:郭东波 韩 平目 录1、综合说明11.1规划背景21.2规划概况22、基本情况112.1自然概况112.2社会经济情况273、草原生态状况与保护目标323.1草原生态历史状况323.2草原生态现状343.3草原生态主要问题353.4草原生态保护措施与目标404、畜牧业生产状况与发展目标434.1畜牧业发展历史状况434.2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44.3畜牧业发展目标465、水资源开发利用
2、状况与潜力475.1水资源量475.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615.3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656、牧区水利发展与作用736.1牧区水利发展情况736.2牧区水利地位与作用816.3牧区水利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847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867.1 指导思想867.2 基本原则868 水草畜平衡分析878.1 草畜平衡分析878.2 水草平衡分析898.3 水草畜平衡分析929 灌溉饲草料地发展规划949.1 目标任务949.2 分区与布局969.3 工程规划1009.4 典型工程设计与投资分析10410 效益分析14410.1 生态效益分析14410.2 经济效益分析14510.3 社会效益分析1461
3、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48附件:1、乌拉特中旗地貌类型图2、乌拉特中旗降水、蒸发、径流深等值线图3、乌拉特中旗供水条件图4、乌拉特中旗水利工程规划图5、乌拉特中旗草地资源类型图1、综合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以农
4、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牧区水利,兴建人工草场。并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这为牧区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快牧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建立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牧区水、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牧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状况,不仅对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对我国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维护边疆稳定
5、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1.1 规划背景牧区水利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灌溉饲草料地为主要内容的牧区水利建设,是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善牧民生活条件,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保护改善草原生态和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基础保障。针对牧区草原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按照自治区水利厅的部署,对全区牧区和半牧区旗进行牧区水利规划,此次牧区水利规划是以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相关规划衔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受乌拉特中旗水务局的委托,由内蒙
6、古水事监理服务中心编制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1.2 规划概况 1.2.1 规划范围此次规划涉及8个苏木(镇),土地面积230962。1.2.2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基准年2007年,规划水平年2020年。1.2.3目标与任务一、按照保护草原生态、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确定发展目标1、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遏制,草原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林草盖度达到15 %;保护天然草场2781.30万亩。2、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持续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牧民人均收入翻一翻。3、推广节水技术,加强牧区节水灌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地表水达到60 %以上,地下水达
7、到85%。二、在水草畜综合系统平衡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布局1.根据水资源的分布,综合考虑行政、功能区划,草原生态状况、畜牧业生产布局、交通、电力、农牧业等因素,进行规划分区;2.因地制宜确定灌溉饲草料地的建设规模和模式;3.根据规划分区及建设规模,确定建设内容及典型工程设计;估算工程投资,进行效益分析;4.根据牧区特点,明确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灌溉饲草料地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政策、资金、技术、宣传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2.4建设规模本次规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33万亩,其中:地表水1.79万亩,地下水7.53万亩。在地下水节水灌溉面积中,规划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
8、3.07万亩,喷灌面积4.47万亩。在水源条件比较好,且土地集中,有动力电的地区采用欧润时针式喷灌机组。在现有饲草料灌溉面积上进行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面积6.42万亩,扩大节水灌溉面积0.99万亩。1.2.5总体布局根据乌拉特中旗总体发展规划,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是全面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牧业比较效益、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繁荣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需要。1、稳步推进退牧转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牧区沿边境线向南50km以内为禁止开发区,采取灌区转移、城区转移、供养转移、自发转移、就地转移五种方式,促进牧民身份
9、置换和所从事产业持续发展,做到转移牧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增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转移前。对边境线50km以南的草场,采取大户整合小户的方式,按照户均23万亩草场、500600头(只)牲畜的规模,实现划区轮牧,家庭生态牧场模式,率先在全市实现草场依法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突破。2、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 按照“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适度收缩牧区畜牧业”的总体思路,突出发展肉羊、奶牛,加快发展生猪、鸡鸭,重点保护绒山羊、骆驼。在牧区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品种改良和选育,加快畜牧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到2020年牲畜总量稳定在180万只上,出栏120万只。建设生态型肉羊产业化园区,按照高
10、起点、高水平、高效能的标准,建设标准化棚圈、贮草房、贮草棚、青贮窖、贮料库等基础设施,并配套建设技术培训中心,吸收农牧民到园区进行专业化育肥和托管育肥。实行北繁南育,利用牧区羊资源和农区饲草料资源优势,实行农牧区资源互补,北繁南育,实现区域性农牧业有机结合,在转移牧区牲畜上,动员引导牧民以联户合作、托管育肥的形式,在每年的春夏季节对基础母畜进行整群选留,草场上按照以草定畜核定载畜量只饲养基础母畜,将2.53月龄的断乳羔羊、老龄母羊和羯羊及时转移到农区异地育肥,或由牧民自己带着羊到农区进行短期育肥;农区要扶持发展规模化育肥户,扩大育肥规模,提高承接牧区超载羊源的能力。3、加快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
11、经营步伐借鉴和探索集中土地、返租倒包和农民土地入股等模式,鼓励农牧民采取互换、转让、转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将土地、草场向专业大户集中,推进农村牧区土地、草场的整合和规模化养植。1.2.6建设模式根据乌拉特中旗水草资源现状、自然地理条件,饲草料地灌溉发展需求,经济技术水平,优先安排现有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工程,本着先地表、后地下、先宜后难的原则,适度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乌拉特中旗禁牧、休牧、轮牧措施的实施,其发展模式主要有:1、家庭灌溉草库伦以牧户为单元,独户经营,适应草地承包经营机制。牧户在自己的草场内打1眼井,灌溉3050亩饲草料地,建设13个青贮窖。户均
12、草场3000亩左右,可饲养300500个羊单位。2、联户灌溉饲草料地在有一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土地平坦的地区,建设集中连片的灌溉饲草料地,规模在1000亩左右,实行联户开发统一经营,解决承包户牲畜的饲草料供应问题,保护和修复天然草地。3、灌溉饲草料基地在乌拉特中旗水库灌区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规模为10005000亩,为周边地区牧民提供饲草料,改善草原生态。1.2.7管理方式1、牧民合作社管理形式该种管理形式是近年来为了响应旗委、旗政府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措施实施,由牧民自发组织的一种适应当前形式的一种管理体制。例如:“玛拉沁”牧民种养植专业合作社,是由巴音图克木嘎查党支部带领本嘎查牧民创
13、办的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全嘎查实施整体退牧项目,176户牧民全部迁离世代赖以生存的草场。为了保证牧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嘎查党支部经过充分考察论证,由嘎查干部和党员带头,组织牧民创办合作经济组织。2007年初,嘎查党支部把21户68名牧民组织起来,按每股2万元筹资85万元,并争取到旗、苏木两级政府补贴140万元,在海流图林场购置耕地522亩,创建“玛拉沁”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在管理方面,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定,制定了完善的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运行科学透明。在经营方式上,合作社实行统一安排养殖项目、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初步实现了规模化、
14、标准化、专业化生产。采取企业化用人用工办法,按劳计酬,入股牧民年终按股分红。2007年合作社来自种养植的纯收入28.80万元,每股分红6776元,人均达到4229元,实现当年见效。2008年,养植的纯收入60.00万元,每股收益1.40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巴音图克木嘎查“玛拉沁”牧民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不仅解决了本嘎查转移后牧民的出路问题,给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引导牧民转变了思想观念,在全旗实施“生态保护、退牧转移”战略后续产业上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2、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形式在联户经营模式下,自主经营,建立用水管理组织,由专人管理水源井及动力设备,费用由经营户按种植面积分
15、滩。3、集体经营个人承包管理形式该管理形式主要是在地表水灌溉区,按照中小型灌区的管理模式,依托基层水管单位成立经营实体,全面负责骨干工程的运行和维护,田间工程由承包者负责管理和维护。1.2.8投资估算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3305亩,总投资9091.70万元。1.2.9效益分析一、生态效益1、通过饲草料地建设,可休牧、轮牧草地1077.78万亩,使草地得以休养生息,自然恢复,占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7.50%。2、草地生产能力计算到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6.33万亩,相当于增加荒漠草原草地898.15万亩;相当于增加草原化荒漠草地1224.75万亩;相当于增加荒漠类草
16、地1633.00万亩;相当于增加草甸草地408.25万亩;相当于增加沼泽草地244.95万亩。二、经济效益1、产草效益产草效益计算按“按有无对比法”计算,项目建成后水利效益3529.61万元,扣除天然草地效益253.73万元,新增效益3275.88万元。2、草畜转化效益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103205亩,其草畜转化效益为19511万元。三、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效益5.40万元,新增饲草料3.34亿kg,可使45.81万羊单位的牲畜舍饲圈养,或使91.62万羊单位的牲畜补饲6个月。到2020年畜均饲草料地0.10亩,为牧民收入稳步增长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牧民人均收入翻一翻,对
17、加快乌拉特中旗牧民致富步伐,维护长治久安和边疆振兴,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2.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单位面积投资:974.41元/亩;2、单方水投资:3.43元/m3;3、单位亩产量:优质牧草600kg/亩;青贮玉米5000kg/亩;4、户均饲草料地:牧区21.27亩/户;转移牧户28亩/户;5、单位年运行费:194.88元/亩;6、畜均饲草料地:0.10亩/羊单位;7、亩均灌溉定额:地表水350m3/亩;地下水210 m3/亩;1.2.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1、建立建全领导组织体系2、明确职责分工,做到专款专用,管理到位。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
18、配置高效利用三、强化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新型农牧民1、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2、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四、强化防灾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挖掘农牧业生产潜力1、强化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2、加强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五、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六、全力打造示范引领试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2、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盟的东北部,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186km;东邻达茂旗、固阳县;西邻乌拉特后旗;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杭锦后旗交界。经纬坐标:北纬4007-4228;东经10716-10942之间。东西长
19、203.8km,南北宽148.9km,呈不规则四边形。2.1.2地形地貌乌拉特中旗是内蒙高原的一部分。旗的南部边缘较低且平缓,是河套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海拔在1020 m左右,狼山象一道屏障耸立在河套平原的北部边缘。狼山以乌不浪口为界又分为东西两种不同的类型。乌不浪口以西为中低山区,一般海拔在1600-1700m,(最高1912.1 m)。相对高度600-800 m,山体不对称,南侧陡竣,坡角多具山麓堆积,成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北坡较缓,向高平原渐变,成为丘陵及垄岗起伏地区。乌不浪口以东山地较西段低,一般海拔在1400-1600 m,相对高度300-400 m。该段又分为南北平行的两支山体,北部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乌拉特中旗 水利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