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试析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doc
《【毕业论文】试析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试析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题】 试析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 【作者】秦 莉 【关键词】美术教育儿童个性影响教学模式 【指导老师】潘 登 福 【专业】美术学 【正文】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1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强调要发展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个性,很显然,这是有着相当重要意义的。普通学校的美术,其目的并不是培养画家。在这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本身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而决不
2、是目的。美术教学并不是单纯、简单、表层地传授绘画技能或者以技能为主的知识灌输。它最终的目的是育人,培育的是能尽快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新人。现如今通过研究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培养,教师如何在通过美术教育更好地优化儿童个性发展这个问题的探讨还比较少,从这一角度来说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发展儿童个性,优化他们个性中的不足,以培养健康人格个性的儿童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一、美术教育的功能:美术教育这一术语出现在19世纪,最早起源于德国。不同的国度,不同时代对美术教育的理解都各不相同。美术教育的种类也因其目的、对象的不同存在种种
3、差异。美术教育,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含义的不同理解。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的,但它基本上是一个合成词,即美术与教育合二为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我所针对的美术教育是作为美术教育内容中的儿童普通教育一部分的儿童教育。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于儿童个性的发展,美术教育优于其他学科教育。因为美术教育活动的结果无所谓对错,是最能够体现儿童天性的学科。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活动的具象性与儿童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非常一致,所以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成为儿童表现自
4、我的最佳方式。儿童通常视绘画为游戏,画画为表达、宣泄情绪情感的“另一种语言”,他们通常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欢乐,宣泄愤怒和流露忧伤。儿童的绘画就像一面镜子,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他们的思想和心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教师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优化儿童个性中的不足,发展儿童健康的个性特征。正如罗恩菲德所倡导的:“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2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精神,儿童创造并运用个性独特的造型、色彩是艺术本质的体现,当儿童充满激情的描绘他们的童心世界时,其观察与认知能力、表现表达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得以发展,儿童美术活动绝不单纯
5、是一种技能的习得,更重要的是丰富审美经验,使之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美的快乐,促进其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二)情感性是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儿童绘画起初的兴趣纯粹是获得一种动觉快感,而且表现出缺乏控制。以后视觉的作用渐趋加强,画面的形象与儿童的精神意象联系起来,以涂鸦时期为标志。儿童进入到对精神意象感兴趣之后,其立足点仍然是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追求合目的性而不是合规律性,以所知代替所见,他们以某种图示表现对象。儿童的图示是概括的、定型的,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即使表现他们最熟悉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差别,儿童以一种代表房子的图示符号去表示世界上属于房子一类的任何形象。儿童早期的绘画中,人物或动物的比例,往
6、往是根据儿童的好恶及他们认为重要与否来表现的,比如,儿童画篮球运动员时,往往将手画得又粗又长,因为儿童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儿童美术课堂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儿童个性,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体验情感的表达,提高审美情操,培养儿童自信心,完善儿童人格特征。(三)美术教育能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想象、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儿童画画或做手工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想象去动手进行表现的。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儿童乃至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增强儿童双手的灵巧性,儿童在画画或做手工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
7、,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与活动的,如:执笔、画线、涂色、捏泥、折纸、剪贴等。这些动作对于儿童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儿童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美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对美的表现力。儿童在不断变化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已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儿童个性发展的决定因素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8、两种,一种是先天因素-遗传,另一种是后天因素-环境。儿童在出生后,在个性方面就出现了个性差异,如有的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这主要是先天的神经类型差异,这些差异在后天的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着,有些类型特点给隐蔽了,有的着更加发展了。也就是说在个性的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所以儿童个性的形成主要在于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美术教育在整个美术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儿童时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美术教育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得以成长。因此,通过美术教育,增进其人格健全及和谐发展,使孩子的潜能和
9、思绪得以表现,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三岁以前的儿童心理特征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吸引而发生变化。而三岁以后特别是到了五六岁时,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由于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成人不断提出的要求,这使儿童的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起来。这时,儿童能为较远的目的而行动,能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也就形成了最初的一些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另外,由于儿童的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儿童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少,自觉性相对增强,儿童不但能服从成人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开始比较自觉地开始调控自己的行为。例如:儿童在做站岗放哨的游戏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 儿童 个性 发展 重要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