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蝴蝶效应青蛙现象.doc
《[教育学心理学]蝴蝶效应青蛙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蝴蝶效应青蛙现象.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水中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 “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而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
2、还不知何故。 虽然传闻有这么一个典故,但是事实如何并没人知晓,至少我一个朋友无聊做过这个实验,结果恰恰相反,温水里的青蛙感觉到热就跳出来了,而滚水的青蛙则直接熟了 含义积小疾而为大患。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职工对待工作标准不高,敷衍了事,能凑合就凑合,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的越多出事越多,每天潇潇洒洒上班、瞅着钟点下班,反正月月奖金照发,工资照拿,此类种种。这些看似小事,但长此以往,会慢慢消磨我们的意志,削弱了我们的战斗力,阻碍我局事业的发展。一旦原本舒缓的小溪面临改革的洪流,试想自己还有什么能力与别人去竞争,去比拼。这难道不正如沉溺于逐渐升温的热水中的青蛙吗?等意识到了却已为时已晚。 其实防腐亦
3、是如此,对于明显的行贿、受贿、贪污、侵占公款等腐败行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许很好抵制,而以联络感情、礼尚往来、交友娱乐等形式潜移默化的诱使你犯罪,就象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步入危险的境地,待到查觉早已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这个故事既能说明行贿者的腐化策略,也能揭示出贪官们半推半就走上不归路的深刻原因。 行贿者拉拢官员,往往是从小恩小惠开始;大贪巨蠹们的“处女贪”,据专家统计大多在数百元到两三千元之间。因为这个数字远远达不到刑法定罪的标准,送者很容易冠以过节费、酬劳费、生活补助的名头,受者也不用怕法纪追究累及乌纱。沉浸在这种温柔舒适的感觉中,贪官们就像那只在凉水里游弋的青蛙一样,生理上的条
4、件反射丧失殆尽,心理上的警惕性逐渐钝化。贪官们只有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为此在现实生活中每名干部、特别是手握重拳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旗帜鲜明坚决抵制发生在身边的直接腐败行为,更要倍加警觉隐藏的、不易查觉的、慢火煮青蛙式的腐败,努力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政。如何筑牢防腐墙,永葆自身的廉洁,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使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其杀伤力决不比沸水煮青蛙差。 为此在现实生活中每名干部、特别是手握重拳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旗帜鲜明坚决抵制发生在身边的直接腐败行为,更要倍加警觉隐藏的、不易查觉的、慢火煮青蛙式的腐败,努力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政。如何筑牢防腐墙,永葆自身的廉洁。 而对于“温水煮
5、青蛙”这个实验来说,实验本身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也有实验证明即使用温火煮水,到了一定温度,青蛙也会跳出来。 中国人做的“温水煮青蛙”试验首先申明一下,这个故事的寓意很好,具有很强的激励意义(这成为它广为流传的一个潜在因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由于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的变化,让人在不易察觉中完成了整个蜕变,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相反,如果将人突然从“天堂”扔到“地狱”,由于落差极大,人的反应也非常强烈,从而迅速做出选择,不至于最终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无懈可击,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本
6、人也是如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一位女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一个不落地全部跳出来了。女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
7、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温水煮青蛙”的实验不难做,但所有的人宁肯直接引用“温水煮青蛙”典故去论证从量变到质变的顺理成章,也不愿意去做任何一点质疑,也包括我自己,至少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我和人们一起认为,青蛙就是那么蠢。 “温水煮青蛙”真的是骗局吗?说有人真的作了试验,把青蛙放到开水里面,青蛙没来得及跳出来,死了。而把青蛙放到冷水里面加热呢,青蛙却自己跳了出来。反正这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错的。 真相:青蛙放到沸腾的开水里面肯定会被烫死的。水沸腾差不多要100度,加上水蒸气,造成的烫伤是很严重的。青蛙在进入沸水的过程中造成的烫伤,应该足够让青蛙丧失运动的能力了,自然就跳不出来。我估计这
8、一点应该没有什么人会有疑问。不过要是说把青蛙放到热水里面可能跳出来呢,也应该是可信的。总应该存在一个水的温度,既不会造成对青蛙的严重烫伤而影响其运动能力,也会让青蛙感觉到不舒服,于是决定离开,也就是跳了出来。当然只在这里推测没多大意思,最好还是看看实验结果。 你别说,还真有人做煮青蛙的实验。不过做的不是把青蛙放到热水里面,而是放到冷水里面加热,也就是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慢慢加热青蛙,青蛙究竟会跳出来,还是死在里面呢?做这个实验的,是奥克拉何马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霍奇森。霍奇森研究的是不同种类的两栖类对温度的反应。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两栖类是冷血动物,也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环境的温度进行调整。霍奇
9、森研究的,就是两栖类可以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你看看,科学家总是会给一些稀奇古怪的实验找一些听起来很科学的借口。霍奇森选定的加热速率,是每分钟2华氏度,也就是差不多1.1摄氏度。霍奇森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以后,青蛙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环境,如果装载的容器允许,青蛙还是会跳出来的。基于此,霍奇森宣布,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错误的。 不过,再翻翻故纸堆,当然是在计算机上面翻,还能发现更早期的实验。早在1869年,就有人煮过青蛙了。一个德国的科学家哥而茨,在寻找灵魂这个东西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把切掉了大脑的青蛙放在冷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被煮死在里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也同样处理,正常的青蛙
10、会试图跳出来。这个实验原意我们不用去理会到。不过,看来差不多150年前“温水煮青蛙”这个事情就已经有了结论。不过等等,哥而茨不是唯一一个在100多年前做这个实验的。1872,一个叫做亨滋曼的宣布,如果你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那么,青蛙并没有跳出来的打算。1875年,这个实验还被另外一个人证实。两个实验矛盾吗?哥而茨与亨滋曼的实验的区别是加热的速度不同。哥而茨的实验中,从17.5摄氏度加热到56摄氏度,花了10分钟,这样,每分钟的平均升温速度就达到了3.8摄氏度,比后来霍奇森使用的加热速率还快。所以,哥而茨观察到青蛙很不喜欢这个温度,试图跳出来。而亨滋曼的实验,加热速率要低很多。亨滋曼使用了90分钟
11、把水从21摄氏度加热到了37.5摄氏度,平均每分钟升温速率不到0.2摄氏度,就没观察到青蛙的行为异常。青蛙可耐受的临界高温大约是36-37摄氏度。如果加热到37.5摄氏度,青蛙即使没有立即死亡,已经丧失一跃而起的能力了,死亡已离它不远了。 这些“煮”青蛙的实验目的都是考察温度和神经反射性的关系。在较快的加热速率下,青蛙能跳出来,原因很好理解:热刺激引起了青蛙的应激反应跳走。而在较慢升温过程中,由于类似“感觉适应”的原因,持续细微的温度变化使得青蛙适应了这种刺激,反射应激性降低,直到达到可耐受的临界高温,无法逃生。从这点上来说,“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让青蛙无法察觉的温度变化和
12、我们平时的“煮”有一些差别。 结论: 在温度变化明显的情况下,青蛙可以迅速跳出。而当水温变化很微小的时候,青蛙就难于察觉,而失去逃生的机会。“温水煮青蛙”故事背后的依据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能煮死青蛙的这个升温条件和我们一般理解的“煮”不太一样。 附录: 本文仅仅摘录了一个成功案例,关于为什么温水蛙没逃出来,有学者认为是长久的处于临界温度破坏了青蛙的某些身体机能,导致青蛙丧失了跳跃逃跑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当年的实验只是“意外”。因此,本目录只是代表部分专家学者的看法。环境改变人,犹如温水煮青蛙作者:酌而不泛 发布时间:2011-05-08 08:34:25美国一所大学做过一项试验,科研人员将
13、一只青蛙猛地丢进装有沸水的铁锅中,青蛙受到意外的强烈刺激,作出了灵敏的反应,奋力一跳,跃出锅外,自我拯救了生命.而后,科研人员又将这只青蛙放入装满凉水的铁锅,然后在锅下逐渐加温,青蛙毫无觉察地在温水里悠然自得,直到它感到水烫无法忍受时,再想跃出水面却已动弹不得,枉送了性命. 寓意: 青蛙第一次能死里逃生,是因为它意识到危险,尽其所能进行了抗争;第二次葬身锅底,则是由于思想懈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弹跳得能力.每个人都有惰性,当你有了这些想法之后,便会在无意识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时候,你便在不知不觉中滑入到危险德温水中.当你正闭目享受温水中舒适的“半身浴”时,危机就像魔鬼一样临近了. 还有一个
14、故事: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还有还有一个故事:在草原上蚊群遮天蔽日,为了抵御蚊子的攻击,蒙古战马常常会逆风狂奔,以最快的速度将恶毒的蚊群远远抛在身后. 我们身上的惰性,有时候就像蚊子一样,纠缠着我们,不断的吸食我们的鲜血.不过
15、,它又同蚊子又些区别,因为它不声不响,不痛不痒!甚至会让人感到安逸舒适.讲了三个故事,告诉你我到底想说什么:请时刻留意身上的蚊子,谨防成为死于温水的青蛙,只有磨练和危机意识才能召唤成功的力量,才能成为展翅飞翔的雄鹰,驰骋战场的烈马! “温水煮青蛙”也是假的经济学家和真正的动物世界作者简介 姓名:苏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研究员。1971年生,博士,副研究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社会发展研究部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宏观政策研究。“动物世界”这个词组最早意味着一个老少咸宜的电视节目,是以真实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来吸引观众的。因为有了“动物世界”,部分中国人在“吃肉吃不够,
16、动物就是肉”的年代提前培养出了对动物的兴趣乃至感情。 近些年来,世风渐从吃肉上瘾转向减肥上瘾,“动物世界”也从一个频道的一个节目变成了所有频道必备的重头戏。然而,就在这个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可以随时随地看见“动物世界”的新时代,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查无实处的“动物世界”反而却逐渐形成这个“动物世界”在非“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以及杂志、报纸上随处可见,通常源自经济学家的“自主创新”。现在看电视,我特别害怕经济学家拿动物现象打比方说事,因为结果往往是不知哪儿的动物,不知哪儿的事,我听上去就像拿人为何善于用牙钻洞来类比解释某种现象一样荒谬。当然,傻子都能看出,第一,人的牙钻洞时不可能好使;第二,人干嘛要用牙
17、去钻洞呢。然而,挪到大家都不熟悉的某种动物上,就成为“惟妙惟肖的比喻”甚至“毋庸置疑的真理“了现在已经妇孺皆知的“温水煮青蛙”故事好像就是这样成的真理。温水煮青蛙“真理”在现象上的一般表述是: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全力挣扎跳出。而把青蛙放进冷水中慢慢加温时,情况就变了:从冷水到沸水,尽管没有什么障碍限制青蛙跳出,但青蛙会习惯乃至麻木于这种环境微变直到被煮熟。与此现象配套的“科学解释”(即真理)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变化,则几乎没有作用。这个其实不过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的故事通常被经济学家用以告诫企业领导晏安鸩毒的危害和防微杜
18、渐的重要。由于其颇为符合侦探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要诀,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于是很快风靡一时直至家喻户晓。但这是真事吗?所谓的“科学解释”真的在“情理之中”吗?一般人尤其经济学家只是敏感于此表述的新奇和生动,却忘了用心思考这么非同寻常的事是故事呢还是真事其实不用费心思考和苦心调研,顶多花半天时间就能证实或证伪。以我的亲身经历作证吧。我第一次听说“温水煮青蛙”时,也当然觉得真是有意思,且深为能发现此现象并将此类比到社会生活领域的经济学家所折服。但转念一想,以我和那么多动物打过交道的经验(有时还是“残酷”的实验),作为两栖类变温动物的青蛙,对水温的敏感必为人不能及,似乎不可能在主要生存技能方面
19、如此弱智。再说了,如果让我和青蛙换位思考,这水温渐变起的作用难道比毒品麻痹还大?即便水温上升再慢,总有一个致痛温度。届时,本能也会驱使我垂死挣扎,断不会听凭那水被我改造为肉汤。有此疑惑,赶上下乡调研,便真的找来若干青蛙煮之。我以为,水温上升愈慢,越接近于此现象发生的理想状态,因此釜底抽薪、扬汤止沸甚至冷水勾兑等办法全部用上,每小时升温不到10度几乎看不见冒热气。刚开始,青蛙的确慵懒于水面假寐。但水温超过30以后,青蛙“醒”了,开始了蛙泳,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水温超过40以后,锅内的水体开始泛波,青蛙在反复“助游”之后终于起跳。尽管被我一再镇压,但还是奋不顾身抓住我的防守空当出锅了。我不甘心,换
20、只青蛙再试,结果是一定的:当水温超过40时(青蛙的一生一般遇不到这样的温暖水体),青蛙必定一跃而起,根本不管这个说法多么生动、合理,也根本不顾及那么多VIP的面子有多少经济学家传授过这个说法啊!真是遗憾,青蛙死活不愿成全经济学家,而“温水煮青蛙”还是所有我听说过的经济学家讲述的动物故事中听上去最真的。其它的,根本毋须我费心尽力做实验,故事中的创作痕迹昭然若揭。例如,某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描述浙江台州、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小狗经济”。“小狗经济”本意是讲小狗虽然个小,但齐心协力且善于抓住斑马的弱点鼻子进攻,所以小个吃了大个。其实,所谓小狗(实际是非洲草原上社会性最强的动物非洲三色野狗)吃斑马,以动
21、物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捕食所得必须大于捕食中考虑风险情况下的体力投入(其实与经济学中“市场条件下产出大于投入的行为才是自发的”原理很类似)来看可能得不偿失。动物吃肉只是为了弥补能量需要,作为经历自然选择幸存的动物,本能已教会他们趋利避害,吃柿子照着软的捏,所以肉食动物也才具备了帮助大自然优胜劣汰的功能。本来通常以吃愚钝的角马(而且还只是老弱病残)为主的非洲野狗,捕食斑马是很罕见的主要是因为很危险,而且斑马肉从非洲野狗的营养需要来说并不优于角马肉(我还正好看到过野狗在追逐斑马时伤于斑马蹄下最终不治而死的“动物世界”节目)。千万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教会了非洲野狗不要碰斑马,少数“不懂事”的野狗也迅速死
22、于非命。结果,尽管非洲野狗的团队精神最强、捕食技巧相对最好,但其肯定吃不上斑马肉。那位著名经济学家可能考虑到斑马对中国人来说比角马亲切、熟悉多了,所以不惜“自主创新”我相信他绝对没有在电视上见过非洲野狗捕食斑马。这种对“动物世界”生动的臆造其实是很常见的,而且好像还不是经济学家的首创我清理旧书时竟然在十多年前的某著名文摘杂志上发现了这种行为的鼻祖。杂志上登载了一则故事:谁钉住了壁虎的尾巴?故事是说日本某户人家,拆木板墙时,发现有一只壁虎被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在尾巴上,而那钉子是10年前钉的。动不了的壁虎为什么能活呢?原来另一只壁虎在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用小壁虎来教育大人类,更感人了,更发人深省了
23、。可是,稍微有点动物学常识,就会想到:一只壁虎能活10年吗?何况,壁虎本是以应急断尾著称的!这种大愚若智且以讹传讹的造假放在别的领域,例如说汽车跑得比自行车快主要是因为轮子多,一定会被人认为是疯话。但在动物世界怎么就如此频繁呢?在古代这事可是指鹿为马的笑话啊。尽管高智商、博闻强记的经济学家一般还不会无知到臆造“壁虎故事”这样过于离谱的“动物世界”。但他们的确是时下“创作”动物行为、幻想“动物世界”的主力。我分析,在经济学家中普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自己的无知,二是自己的无知得到了读者的无知的配合因而养成了对涉及“动物世界”的研究不求甚解的习惯。无知的确不得不说。因为尽管动物主题已在电视
24、、报刊上举足轻重,但这种对动物世界的无知(对许多人来说,喜欢“动物世界”节目真有点像叶公好龙,看个新鲜、热闹而已)仍然是大众现象。不独经济学家口中是这样,即便在各种主流报刊上,这种无知也是信手拈来。不必说当年“非典”时三联生活周刊编辑将果子狸注释为猫科动物(这么敏感的动物,编辑的敏感突然就消失了),也不必说北京青年报将白鹭的照片注释为鹤,就以所谓知识分子的主流媒体新京报为例:在一篇讲述鲨鱼的文章里,编辑赤裸裸地张冠李戴不知从哪个网上扒得一组鲸的图片并注释为鲨鱼。其实辨析这点区别都不用学:鱼的鳍一定是上下叉,而哺乳动物的腿不管如何变化都是左右分布的就像人一样。因此,左右叉的鳍一定不可能是鲨鱼。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 心理学 蝴蝶效应 青蛙 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