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敏感期及教育指导.doc
《36岁儿童敏感期及教育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儿童敏感期及教育指导.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6岁亲子教程3-6岁儿童敏感期及教育指导李旭(著)本章亮点:l 什么是敏感期?在特定敏感期内,儿童对该种能力的学习特别容易而迅速,抓住这样的时期,往往就能培养起孩子对于某一个事物的“天赋”关注凤凰西祠亲子3-6岁儿童敏感期及教育指导前言所谓敏感期,是指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特别敏感或特别感兴趣。在特定敏感期内,儿童对该种能力的学习特别容易而迅速,是该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敏感期有时也称为关键期。儿童各种敏感期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在某一特定的敏感期内,该种能力的发展将为下一个敏感期敏感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儿童就是通过经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不断得到发展的
2、。3-6岁儿童大致经历如下敏感期:主动性发展的关键期(3-6岁)、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3-6岁)、情商培养的关键期(3-6岁)、语音发展敏感期(3-5岁)、色彩敏感期(3-4岁)、小肌肉发展敏感期(3-6岁)、观察能力培养关键期(3-6岁)、性别意识发展敏感期(3-5岁)、人际关系敏感期(3-5岁)、音乐敏感期(3-6岁)、绘画敏感期(3-6岁)、学习外语的敏感期(3-12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直觉思维发展关键期(4-6.5岁)、数概念敏感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大脑发育第三加速期(5-6岁)、数运算关键期(5-6岁)、
3、抽象逻辑思维萌芽期(55-7岁左右)、文化学习敏感期(6-9岁)、勤奋感建立关键期(6-10岁)、抽象逻辑思维发育敏感期(7-14岁)。在整个童年期,有的敏感期出现后就过去了,而有些敏感期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发展。这些敏感期就称为“螺旋状的敏感期”。所谓螺旋状,是指在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会出现,比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动作发展、视觉空间、数理逻辑、社会交往、情绪情感、自我认识等敏感期。这些敏感期在每一个年龄段又会有不同层次的表现,如绘画的敏感期,2岁左右的孩子就能涂鸦了,到了3岁左右可以画出出大体的形象,然后开始喜欢使用色彩,到了5岁左右就能画出简单的作品,等到了6岁左右时,有的孩子就能画简单
4、的连环画了。敏感期出现的时间虽有一定的规律,但又因个体差异而各有不同,无法整齐划一,需要成人客观细心地去观察和发现。当观察到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人生发展中并不存在一个魔术般的时期,强调敏感期的教育并不等于否认或忽视非敏感期的教育作用,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3-6岁儿童敏感期及教育指导一览表关键能力敏感期时间表现特点教育指导主动性发展关键期3-6岁随着儿童知觉的准确性、肌肉活动的精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强,有能力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家庭之外,随之出现了好奇、求知、想象的萌芽,当他们在不受父母
5、控制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内化的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同时,社会也向儿童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儿童在从事游戏、智力活动和与同伴的竞争中,如果能够得到父母、教师及他人的支持并取得成功,儿童的主动性就得到加强;否则,如果父母等人表示冷漠、反对,甚至认为儿童从事的活动是笨拙的、无意义的,儿童就会感到失望、没信心,特别是活动和竞争的失败,会导致儿童的内疚和犹豫,这种经验可能延续到青年或成年期,使人表现出依赖、服从、被动和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在这一阶段中,游戏活动对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克服内疚感有重要作用。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3-6岁(1)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
6、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慢慢形成。儿童责任心的发展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儿童的责任心是从外在的责任要求(客观责任感)开始(7、8岁以前),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身的内在品质(主观责任感)(7、8岁到11、12岁)。(2)幼儿责任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从依从阶段到认同阶段,最后达到信奉阶段的过程。3-4岁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依从阶段,对责任的意义并不理解,只是根据成人的外在要求做出相应的责任行为,表现为服从教师、家长的要求;4-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处在认同阶段,逐渐认同教师、家长对他们的责任要求,开始理解责任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够深刻;5-6岁部分幼儿的责任心
7、可达到信奉水平,即他们开始从内心中认同责任行为,此时责任心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3)在幼儿责任心的六大维度(自我责任心、任务责任心、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过失责任心,承诺责任心)中,任务责任心(对自己的任务负责)、自我责任心(对自身有关的事如对自己的生活、游戏、学习、行为等负责)、承诺责任心(对自己说过的话、作出的承诺负责)是3-6岁幼儿责任心的主要表现形式,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过失责任心是其次的表现形式。除在过失责任心方面,5-6岁是发展关键年龄,在责任心的其它方面,4-5岁是发展的关键期。(1)3-4岁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依从阶段,应重点放在责任行为的训练上。比如,家长可让幼儿游
8、戏结束后认真收拾玩具,放回原处,并逐渐养成习惯;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如饭前摆放勺、筷子,帮助父母晾衣服等);向孩子介绍家庭主要成员应尽的职责,以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可以做的家务事,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宝宝年纪小,做事坚持性比较差,把职责分配给宝宝后,父母要经常提醒,适时鼓励,使宝宝逐渐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2)4-5岁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认同阶段,应重点放在责任认知的提高上。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负责任的榜样,用父母的责任心去培养子女的责任心。无论是对家庭生活、对工作,还是在与人交往中,父母都要表现出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如果父母做事虎头蛇尾、丢三拉四、不守诺言、推卸
9、责任等,就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消极影响。其次,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做错了事没关系,对孩子行为的结果姑息迁就,以至于孩子自己做了错事还若无其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做错事情,家长要帮助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尤其是要让孩子承担由于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之从中认识和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在内心树立起责任意识,以避免类似不良结果的再次发生。(3)5-6岁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信奉阶段,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但还缺少情感力量的支持。因此,重点应放在责任情感的培养上。比如,要教育孩子要关心帮助家人和同伴,强化幼儿关心、尊重他人的责任情感;支持孩子的“献爱心
10、”举动(如为贫困儿童献爱心),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他人责任感。情商培养的关键期3-6岁(1)情绪、情感是幼儿社会性行为反应的一种原始动机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然先天性。个体基本的信任感产生在乳儿期,自主感产生在婴儿期,主动感产生在学前期。幼儿情感的发展因受其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表现出易冲动、不稳定、易变化。(2)各阶段的具体表现:0-l岁的宝宝,如果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关怀,孩子就会建立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岁的宝宝开始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他的情绪也大多是冲动性的,容易兴奋,感情起伏大,愤怒情绪多。3岁孩子的情绪稳定多了,不太哭闹。会采用行动
11、和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此时孩子的感情非常丰富和敏锐,父母的吵闹或情绪变化都会引起孩子的紧张与不安,也会试图去安慰家长。宝宝开始懂得合作的道理,爱讨人喜欢,容易产生嫉妒的感觉。4、5岁的孩子情绪稳定,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但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像忽然变得敏感、脆弱,以前不会引发哭啼的事情,此时也会委屈或哭泣,而且变得很粘人,会关注别人是否喜欢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这些表现标志着孩子进入了情感的敏感期。如果这一时期父母对孩子不够关爱,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如果孩子害怕老师,可能会对以后的上学产生情绪障碍;如果处理不好与别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养成孤僻的性格。(3)由以上情绪情感发
12、展的阶段性可以看出,3-6岁幼儿期是幼儿情感培养的最佳时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同情心;表达、理解感情;控制个人脾气;独立能力;适应能力;讨人喜欢;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能力;毅力;友爱;仁慈;尊重他人。(1)家长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家长的不良情感倾向(如溺爱、迁就、纵容、娇惯、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危害。对孩子要严慈相济,循循善诱,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2)要为孩子营造宽松愉快的生活气氛和充满关爱的精神环境,能使幼儿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3)家长不能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不管多忙,每天都
13、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玩伴一样跟孩子一起玩耍、交流。(4)为了培养幼儿具有高尚的情感,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情操,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5)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自信感。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相信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当孩子有所进步或有良好表现时,成人可给予适度赞美,以令他更加努力。即使孩子有一些令人不满的行为表现,父母也不宜对他作出无情的指责。培养信赖感。使孩子喜欢并亲近父母和其他熟悉的人,乐意接受他们给予的爱抚;喜欢与小伙伴们交流,并乐意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们;有了不会做的事,主动请亲近的人帮助。 培养合群感。使孩子感到与小伙伴一起玩
14、游戏是件高兴的事;在活动和游戏中乐意遵守规则,并能宽容别人的无意过失,从中体验到相互合作、谅解的愉快。培养移情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认识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如以角色扮演法),当别人高兴时能表示快乐,当别人伤心时会表示安慰,能同情和帮助周围较弱的同伴。培养情感调控能力。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孩子以愉快和舒畅的情绪进行各种活动。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要及时进行交流和疏导,引导他们学会正确面对问题,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6)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要培养孩子对亲人及同伴的喜爱之情,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表达对父母辛勤劳动的理解和对父母的体贴;
15、通过幼儿间的交往与互助,以培养同伴友情。(7)要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歌、图片、故事、童话等文艺作品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语音发展敏感期3-5岁-岁是幼儿语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同时词汇量也不断增加,到了3岁词汇量已达到1000个左右,是言语发展的加速期,基本上掌握了语法规则,成为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3.5岁左右,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总是把大人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在恰当的语境中。5岁左右进入口语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1)父母应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提问题让孩子回答,鼓励孩子恰当、准确地说出完整的句子。(2)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
16、用简洁清晰、结构完整的句子回答。(3)可有意识地让孩子模仿不同的声音说话:用温和的耳语说,粗嗓门说,细嗓门说,快速说,慢速说等。(3)可通过各种交流活动、谈话、讲故事、唱歌谣等来增加孩子与成人或小朋友的言语交际机会。(4)通过亲子阅读、看图讲述、语言游戏等来扩大和丰富词汇。色彩敏感期3-4岁3-4岁幼儿对色彩较为敏感,喜欢认识色彩,尤其表现出对一些明亮色彩的偏好,比如喜欢大红色、明黄色或天蓝色,喜欢尝试各种颜色(如涂色、配色)。喜欢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喜爱通过色彩去认识世界,喜爱使用色彩来表达想象中的世界。在选择玩具或衣服时表现书对某种颜色的偏好等等。(1)让孩子广泛接触五彩缤纷的色彩
17、。比如孩子房间要注重装饰色彩的搭配,并经常更换不同颜色的装饰品,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色彩。(2)认识色彩。一般可以按照黑、白、红、黄、蓝、绿、紫、灰、棕的顺序逐一进行训练,并识记各种常见颜色的名称,描绘常见物体的颜色。(3)辨认颜色。比如颜色配对、颜色归类等。(4)操弄颜色。如涂色、调色,用各种颜料涂鸦、绘画等。小肌肉发展敏感期3-6岁小肌肉动作也称精细动作,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和手指伸展等。进入3岁,孩子逐渐从大肌肉敏感期向小肌肉敏感期过渡,这时,手部动作的力度、速度、精度、灵活性、节奏感、协调性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与小肌肉有关的活动(如捏油泥、打开瓶盖、操作剪刀、搭建积
18、木、拍球、接球、按扣子、用拉链、翻书、执笔写画等)会渐渐引发孩子的兴趣。(1)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开发孩子智力。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训练小肌肉,尤其是手眼协调的玩具,比如,皮球、积木、插塑、橡皮泥、拼图、七巧板、珠子、撕纸、剪纸、拧螺丝等。让孩子通过拍、插、捏、揉、摆、拼、串、拔、撕、剪、拧等各种动作来操作玩具。(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抓住孩子爱动手的特点,可以让孩子整理玩具、系扣子、用筷子吃饭、抹桌子、扫地、帮妈妈摘菜等。观察能力培养关键期3-6岁(1)观察力是在综合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时间认识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19、是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2)随着中枢神经的发展和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展,3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发展了各种基本的感知觉。他们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能辨认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能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但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碰到什么就观察什么,顺序紊乱,前后重复,也多遗漏。他们通常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观察受情绪影响较大。(3)6岁左右,儿童观察力开始成熟。(1)要善于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界。大自然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课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树、鱼、鸟、虫、
20、风、雨、雪等,会增长他们关于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孩子在观察自然界的过程中,会提高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概括力、判断力、想象力等,促进智能的发育。(2)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和知识经验,教给孩子必要的观察方法,引导孩子在观察事物时能够有序地进行观察。家长在指导孩子观察事物时,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且不要在孩子还没有经过观察努力的情况下就告诉孩子答案,否则不利于观察主动性的培养。(3)引导孩子通过适当方式记录和总结观察的结果。父母应鼓励孩子在观察过程中记下观察所得的内容。针对年幼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口头描述或者作画留念,年长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他们做一做
21、观察记录,然后加以整理作出小结。性别意识发展敏感期3-5岁(1)一些2岁左右的孩子已能分辨照片上孩子的性别,但不确定自己的性别;2.5-3岁的幼儿大多能说出自己的性别。(2)3-4岁幼儿对不同性别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突飞猛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能够运用语言说出两性的某些差别。(4)4-5岁儿童还能够意识到性别差异,认识到自己与父母中的同性者有相同的特性或机能,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儿童建立起自己适当的性别角色。(1)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和认识来自于观察,成人在给孩子解释时,态度必须客观和科学,就如同认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样,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当然给孩子看百科全书是最合适的方法。(2)对于大一
22、点的孩子,家长可以用科学的语言,站在科学的立场,将人体科学讲述给孩子。比如,在回答有关性别或“我从哪里来”这类的问题,要以正确的心态,将生命形成的全部过程科学地讲给孩子听。(3)父母要有意识地以各自良好的性别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未来处理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人际关系敏感期3-5岁(1)孩子的交往是从分享食物、交换食物开始的,继而到物与物(如玩具)的交换,继而出现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最后出现理解、友谊,达到和谐关系。(2)两岁半的孩予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孩子在三岁左右开始通过分享好吃的和别的小朋友交往。逐渐地,他们开始用交换玩具来交朋友。再长大一点的时候,
23、他们开始因为喜欢同样的东西,有相同爱好而交往。这样,朋友的关系就开始长久了。到了五岁左右,三四个朋友的关系,就基本上很固定了。(3)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1)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条件。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学习待人接物之道。父母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方法。(2)让孩子抓住各种人际交往的机会。父母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带孩子上车,要让孩子去买车票。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时,要让孩子当小主人
24、。(3)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会互相教会怎样玩耍、怎样相处、怎样生活。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自己家里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 (4)在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如娃娃家、理发店、小吃店等),幼儿必须要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克服任性、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在角色游戏时,成人要引导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学习运用各种礼貌用语和各种协商的口吻和小朋友们交流,建立友好与合作关系。音乐敏感期3-6岁幼儿的音乐敏感期呈螺旋状发展。(1)0-2岁:有音乐天赋的幼儿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性、极易被音乐所吸引。比如在他吵闹哭泣的时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6 儿童 敏感 教育 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