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新最全幼儿园课程论复习题.doc
《13最新最全幼儿园课程论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最新最全幼儿园课程论复习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答案以及历届幼儿园课程论模拟卷(雷同部分已整理删除)一:填空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_、课程即经验_、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_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_行为
2、主义心理学。2.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_、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_ 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_。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5 学科(领域)课程和_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6、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出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7、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教师计划
3、为主动教育活动,儿童生成为主动的教育活动。8、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生成和预定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社会要求与儿童需要、兴趣的关系。9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10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日常生活练习, 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10/在蒙台梭利复种模式中,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四个方面组成。11直接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的。12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
4、,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或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13游戏和教学可以以活动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14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教育观、知识观以及方法论理的基础上15惠勒对泰勒模式的课程编制程序的排列方式予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改为圆环型的目标模式。16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7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是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和教师节和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18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
5、个词就是_发展互动_。_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19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20自发冲动、_活动_和_个体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21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22一般而言,方案教学包括方案的起始阶段、方案的展开阶段和方案的总结阶段三个步骤。 1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 显性课程 与 隐性课程 , 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
6、程类型。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较多地采用 活动 的形式。 4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以学科为中心和 以儿童为中心 。 5我国80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 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一。1. 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_课程即科目_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_课程即经
7、验_,还是相对更强调_课程即目标_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_课程即计划 _,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2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 、_社会学_日常生活活动_心理学_和_哲学_游戏活动,教学活动_教什么_。 3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_斯坦豪斯_提出的。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较多地采用(活动)的形式。 2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 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 1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课程的教育理念-。 三、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
8、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5、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
9、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6、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7、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8、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9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10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通过学
10、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专题的综合、主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11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12单元教学一般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而来,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中,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
11、活动。13行为课程: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自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14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15课程的全纳化即课程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一般儿童和有特
12、殊需要的儿童,这也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所有儿童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体会自己价值的全纳社会,使所有儿童确信自己会获得成功。16DI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到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行为主义理论;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17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
13、制模式。18勃朗芬布朗纳所谓的外系统: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19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20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题中心的课程”,这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P721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22最近发展区:事实上是指儿童实际心理年龄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中
14、间的差异。P1923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构成这种活动的基本成分是教师的专授、儿童的学习和教学所运用的材料。P4524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P7325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P9626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从这种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科,而是儿童,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为中心,而且内容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P8827分科课程P8: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
15、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28学科中心课程P87学科中心课程强调按知识的内在性质及其内在结构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中心课程认定,学科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最为有效的方式,能以最为系统,最为经济和最为合理的方式为儿童提供社会社会文化遗产。24、课程的量化评价:量化评价又称定量评价方法,是一种以数字和度量来描述和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的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和质性评价:力图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提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也成为自然主义评价方法。P97二简答题:2简述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所具有的自身
16、特点。(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2) 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3) 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2 简述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答:课程即科目: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课程即经验: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课程即目标: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课程即计划: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哪些?答:(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2)纵向组
17、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但是这些重复出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 4简述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答: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式,一切应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灵活地确定活动的操作步骤。一般而言,方案教学可以包括以下3个步骤: (1)方案的起始阶段:包括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
18、;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的编制。(2)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在方案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双方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状态之中,多种类型的活动保证了这种互动。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3)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5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答:(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
19、、需要和能力。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6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答(1)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目标;(3分)(2)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2分)(3)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需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3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答(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20、3分)(2)生成性目标。生成性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分)(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7简述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23页答:成熟理论主张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遗传决定的,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模式。被称为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的霍尔,在儿童发展方面所作的研究反映了发展基于遗传这一观点。霍尔的研究继
21、承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发展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霍尔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循来自外部的规则。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在儿童生理成熟(即达到准备状态)之前的早期训练是不会产生显著效果的。许多学前教育机构重视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通常,在这类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为儿童安排多种活动区角,让儿童自己选择,如没有儿童选择某一区角,那么着一区角的活动材料就会被更换,或者整个活动区角会被撤换。在这类教育机构中,教师有责任积极指导儿童的行
22、为,从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化,使他们适应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8为什么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47页。48答:(1)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2)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9高结构化教学和低结构化教学有哪些区别?53页的珍1-2-3答:低结构化教学:1、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2、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3、活动
23、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4、强调活动的过程。高结构化教学:学习的目标主要是由教师预定。2、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3、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得奖惩。4、强调活动的结果。10简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三种不同取向。82页-83页答:对课程内容存在三种不同的取向,反映了对课程内容不同的理解,在其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教育目的的取向。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首先涉及的是对课程内容取向的思考,随后才是课程的类型、结构和一些其他方面。(一)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看作是教材的取向,是与将课程内容看作向儿童传递的知识这一基本点联系在一起,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最新 幼儿园 课程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