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doc
《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课题论证报告大丰市实验小学 杭斌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实施建议中对课外阅读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
2、的书。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曾有人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不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问
3、题。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开放课堂,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既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即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阅读引领成长”的理念,进行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并申请“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立项。(二)研究意义有效的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将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旨在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实效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有所
4、收获,更关注孩子完善的人生,精神的建构,让阅读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让学生把阅读变成“悦读”,把阅读当作了一种生活,当作一种享受,使学生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了充分发展。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研究综述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
5、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
6、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原先课内阅读教学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不少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习惯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很多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实际上,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经指
7、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强调多读多写多体会,此一“多”字意蕴深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启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以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一)课题的界定整合,就是通过把不同的事物与物质,使他们相互渗
8、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也叫集在一起,让他们通过结合发挥最大的价值。按照辞海的解释,整合有整顿和协调之义,也就是使事物各方配合适当,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达到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使事物应该有的全部都有(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p1159)。课内外整合阅读,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的实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通过组织和协调,把课堂内外影响学生阅读的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各种因素,整合成一个为学生阅读服务的系统,以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建
9、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互动,创设良好的阅读和氛围,培养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阅读习惯,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让阅读有意义,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二)课题的假设1、促使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和谐发展,并建立新的课程观。2、改变教师现有的教育模式,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3、对学校、家庭和个人阅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课内外阅读。4、促使学生阅读的选择和兴趣爱好,学习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同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自我选择性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阅
10、读积累的黄金时期,我们将以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为中心,课外阅读赏析课为基本点,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框架体,着力研究有效的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分级目标,实施途径,推进方法,评价体系等,营造书香校园,塑造“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以读书求进”的学习型、阅读型少年,让孩子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用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关注孩子完善的人生,关注孩子精神的建构,让孩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研究。课堂教学,着重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既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
11、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2、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3、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4、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二)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因此,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不可小觑。(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
12、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我们要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2、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能力的课堂教学。(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2)课堂反复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结合课文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内容。(3)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 内外 阅读 有效 整合 策略 研究 rdquo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