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doc
《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确保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在中国中铁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白中仁(2011年1月23日)同志们:这次工作会议,是在我们告别了成就辉煌的“十一五”,踏上“十二五”发展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明确新目标,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确保企业“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新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下面,我就全公司生产经营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中国中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全公司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保增长、调结构、转机制、争效益”
2、的中心任务,精心组织、全力攻坚,使企业生产经营在持续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营业额大幅提升,比上年增长31.8;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比上年增长20.9;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归属母公司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8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6%;全公司职工人均工资达到51551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119元,同比增长16.3%。企业的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政治优势更加明显,对国家的贡献更为显著,在建筑行业的带动力更为突出,全面实现了企业“十一五”发展的各项奋斗目标。回顾2010年的工作,在以下九个方面取得重
3、大进展:(一)全方位拓展国内外市场,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公司抓住机遇,全力扩大市场份额,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基建板块市场份额持续攀升。铁路市场全年中标额达到4069.1亿元,同比增长30.9,市场占有率超过40%;城轨市场全年承揽任务477.8亿元,占全国市场总份额的51%,继续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市政和房建市场份额也都有明显增长。勘察设计板块经营再创新高。全年完成新签合同额93.9亿元,同比增长9.2%,新获勘察设计资质10项、设计咨询资质2项,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制造板块加快发展。高速道岔和大型桥梁钢结构等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新设立的中铁隧道装备公司新承
4、揽盾构24台,已生产完成23台,实现收入6.2亿元。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在全面推进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刚果(金)基础设施建设一揽子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先后成功签约伊朗高速铁路、印尼苏门达腊煤炭运输、埃塞俄比亚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了中老铁路磨万段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近日又获得了哈萨克斯坦1300公里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全年共新签海外合同额104.3亿美元,完成海外营业额31.4亿美元,同比增长87.8%。去年,中铁二局完成合同额680亿元,中铁三局完成合同额609亿元,中铁四局、电气化局、一局、五局完成合同额也都超过了500亿元。(二)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告捷。全
5、公司全面加强施工生产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和“架子队”模式,有力促进了重点工程建设。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全线铺通,由中铁电气化局负责联调联试的先导段达到试运行时速486.1公里,创造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纪录;参建的福厦高铁、沪宁城际、沪杭高铁、海南东环、宜万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哈大TJ-1标在全线率先铺通;公司投资承建的深圳地铁5号线按期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目标;京石、石武、兰新、南广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同时,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青岛海湾大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上海闵浦二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贯通或建成通车。全年共获国家建筑
6、工程鲁班奖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0项,土木工程詹天佑奖7项,火车头优质工程70项。去年,中铁二局完成营业额546.3亿元,中铁四局完成营业额506.7亿元,为全公司超额完成生产经营指标做出了贡献。(三)加强基础管理,企业经营质量显著提高。全面实施战略管理指标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推进财务预算管理,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强经济活动分析,积极开展财务风险预警活动,编制推广中国中铁会计核算手册,加强了外部协作队伍管理,强化了二次经营工作,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净资产收益率11.60%,综合毛利率由2009年XX%上升到2010年的XX%。各成员企业经济
7、效益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较多的单位有中铁四局、建工、一局,收入净利润率较高的单位有中铁建工、大桥局、中海外,成本费用净利润率较高的单位有中铁建工、中海外、大桥局。全公司狠抓安全质量管理,健全了安全质量稽查总队,对323个在建重点项目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安全生产宣誓、岗前安全质量宣誓、生产一线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活动。去年,全公司年度亿元营业额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22,中铁一局、八局、十局以及电气化局、建工集团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在去年上半年铁道部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中,共有4家单位进入A类企业行列,中铁四局成为唯一连续11次评为A类的企业。(
8、四)加大集中管控力度,企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公司大力加强资金集中管理,首次将资金集中度列为领导人员业绩考核关键指标,全公司合并层面资金归集度达到70%,运用沉淀资金开展内部调剂213.11亿元,同比增加93.81亿元;成功发行120亿元公司债券及67亿元短期融资券,改善了全公司债务结构。积极推进物资集中采购,累计在1943个工程项目上实施了物资集中采购,总额达1215亿元,同比增长92.2。继续推进大型设备集中采购调配,积极实施委铁项目机车车辆采购,全公司共集中采购施工设备4145台套,总额42亿元,集中采购度由上年的40.8%上升至87.7%。(五)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企业内部重组实现重
9、大突破。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去年10月,全面启动了新一轮企业内部重组,将7个工程局所属的9个三级公司整建制剥离,分别并入中铁港航局、中国航空港和新组建的中铁上海工程局,目前各项股权转让协议已签署完毕,中国航空港资产已注入股份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正式挂牌设立,顺利完成了重组工作。同时,将燕丰饭店整体并入华铁咨询,新设立了中铁物贸公司,对中铁隧道装备公司实行直管,将中铁大桥院升格管理,积极推进总部机构编制、职能调整和岗位设置调整工作,企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六)拓展新兴业务板块,企业经营布局不断优化。全公司稳步推进基建上游业务,郑州地铁2号线总承包项目已开工建设,成功运作了重庆地铁6号线
10、、江苏临海高速如东段、长沙交通城市道路、桂林“一路二江”、贵州龙里体育文化度假中心、遵义市共青大道等BT项目,深圳市轨道三期工程BT项目有望承揽实施。目前全公司共有在建上游项目35项,总投资539亿元,累计回购资金169亿元。房地产业务积极应对宏观调控,重点抓好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和项目开发,全年共新增土地储备3476亩,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矿产资源业务加快建设投产,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正式启动了香港联交所红筹IPO方式上市。对全公司正在运营的10条BOT高速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全年实现运营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52%。中铁信托新增信托规模227亿元,全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3
11、6亿元,为各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81亿元。(七)推进内控体系建设,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全公司各单位全面开展了内控体系建设,总部机关和先期试点的7家单位已于今年元月正式启动运行。加强投融资集中管控,严格集团授信、大额度资金使用和对外担保,强化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加强经济合同、规章制度和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加大内部经济纠纷调解力度,有效控制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积极开展工程项目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评审和专项审计调查,纠正违规金额近6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458万元。特别是深入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加大督促检查和整改力度,从源头上堵塞了管理漏洞。大力推进“双清
12、”工作,全公司共收回各类外欠款195.98亿元,占纳入全年清欠总额的88.86%。(八)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企业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公司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全年新开科研项目1180项,共有481项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评审,新增省部级工法125项,新增专利授权333项。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完成法人注册,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通过可行性建设论证;首次组织完成了铁道部科研项目客运专线无砟道岔的研制,并在沪杭、京沪高速铁路铺设;研制的硬岩盾构成功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填补了硬岩特性与软岩盾构为一体的整机技术国内空白;总部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工作取得了突破;应用性信
13、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中铁西南院取得轨道交通工程甲级设计资质,中铁二院在投资咨询评估业务上取得了突破,由中铁二院、中铁置业开发的成都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正式实施。去年,全公司培养各类专家52名,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588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44人;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17项,荣获中央企业20072009年任期科技创新特别奖。(九)加强和谐企业建设,社会责任得到全面履行。全公司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百千万创先争优示范工程”活动,大力开展项目党建主题活动和“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有力推动了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了职工民主管理,成功召开了中国中铁
14、首次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健全了员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广泛开展“三工建设”,认真落实“三不让”承诺,积极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有力维护了企业的稳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加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160万农民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公司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62%,提前半年完成国资委年度考核目标,公司荣获“首届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单位”、2010年首届低碳中国年度创新“领军品牌奖”。特别是在玉树地震抢险救灾中,主动迅速地开展救援,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充分发挥了央企的脊梁作用。2010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突出的成就,离不开在座各单位领导的辛勤工作,也离不开全公司广大员工的拼
15、搏奋斗。在此,我代表股份公司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并通过大家向全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2010年各项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企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营结构不尽合理,基建业务“一支独大”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基建高潮之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风险将会更为突出。二是基础管理较为薄弱,各单位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项目管理粗放的现状没有明显好转,尤其是相当数量的三级企业存在潜亏,“大而不实”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发展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特别是财务成本不断加大,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毛利率不高,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6、。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不稳,现场管理薄弱,违章违纪问题突出,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企业目前最突出的风险。五是新兴业务板块的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不同步,实体经济与投资规模不匹配,投资收益水平还不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决心予以解决。二、2011年工作目标和思路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企业经营生产任务更为繁重。国内基础设施、特别是大规模铁路建设仍处在高峰期,既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对我们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加强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国际铁路市场形势看好,既为我们加快“走出去”创造了良好契机,又对我们国际化经营能力带来了新考验;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17、式,既为我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对我们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带来了新课题;特别是随着后金融危机、后高铁时代的逐步到来,既为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迫切要求,也给我们“十二五”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考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不久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又提出了“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的“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不仅明确了做强做优企业的“四强四优”标准,而且提出了
18、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特征。这一总体思路,与我们提出的“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完全一致。我们要认真贯彻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推动企业“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转变,从中国的大企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转变”,确保“十二五”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公司2011年生产经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密围绕“练内功、打基础、强管理、创一流”的中心工作,全面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施工生产组织,狠抓安全质量管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强化企业内部管控,积极实施“人才强企”
19、战略,注重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股份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11年全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一)确保完成新签合同额XXXX亿元,其中基建建设业务XXXX亿元,勘察设计业务92.9 亿元,工业制造业务160.9亿元,国际业务59.9亿美元,房地产业务100 亿元,矿产资源业务10亿元。(二)确保完成企业营业额XXXX亿元,其中基建建设业务XXXX亿元,勘察设计业务79.3亿元,工业制造业务141.8亿元,国际业务40亿美元,房地产业务100亿元,矿产资源业务10亿元。(三)确保安全
20、生产,杜绝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不超过5起,年度亿元营业额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10%。(四)交验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行业质量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杜绝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责任事故。(五)实现利润总额XXX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XX亿元。年末全公司总资产达到4511亿元,净资产达到783亿元以上,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11% 以上。(六)职工年收入增长10%左右,按时足额发放内退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实现这一总体要求和各项奋斗目标,就必须立足发展和转变,统筹当前和长远,切实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做大主业规模上下功夫。做强做优主业,就必须要继续做大
21、主业规模,这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十二五”新的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们的新签合同额和营业额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在我们快速增长的同时,其他中央建筑企业的主业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对我们在建筑行业的领先地位构成了极大挑战。因此,进一步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提高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确保企业在建筑行业的领先地位,是我们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不可多得的市场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兼顾路内、路外和海外三大市场,全力以赴做强做大基建主业。同时,要集中精力抓好施工生产,努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效
22、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营业规模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进一步确立中国建筑业龙头企业地位,实现进入世界500强前100位的目标。二是要在做强企业实力上下功夫。加快企业的升级转型是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做强做优企业的关键所在。实现企业升级转型,就必须推进企业的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员工素质提高转变。因此,在2011年及“十二五”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竞争优势,增强综合实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全面实施企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健全完善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力争在建筑业、特别是高速铁路建造等核心技术
23、和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占据行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要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开发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向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渗透,逐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以“六支人才队伍”为重点的职工队伍建设,推动企业由劳务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密集型转变,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是要在做优企业质量上下功夫。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是做强做优企业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近年来,我们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综合毛利率却呈下滑趋势,去年虽有所上升,但与我们作为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要求差距很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我们就很难称之为优质的上
24、市公司。因此,在2011年及“十二五”工作中,全公司必须牢牢抓住提高发展质量这一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大力推进集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进一步强化财务资金管理,全面推行内控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控制投融资规模,确保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要进一步深化资金、物资、设备和分包队伍“四个集中”管理,提高企业集约化程度,降低经营成本;要全面落实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加快推进项目标准化和架子队建设,建立健全分包队伍的准入、合同、评价、考核管理体系,充分挖掘项目管理潜力,加强成本核算,提高主业毛利率。四是要在做专新兴业务上下功夫。做专新兴业务,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优化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立足 新起点 实现 跨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