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震相分析.ppt
《第二章 地震相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地震相分析.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地震相分析,地震层序地层分析,第二章 地震相分析,第一节“相面法”地震相分析,第三节“相干相”分析,第二节 定量地震相分析,沉积相:由沉积岩所展现的所有沉积特征的总合 沉积特征:岩性特征 古生物特征 相划分标志 地球化学特征地震相:由地震剖面所展现的所有反射参数的总合 地震参数:几何参数 物理参数 相划分标志 定量参数,第一节“相面法”地震相分析,适应于层序规模:层序、准层序组,一、地震相参数及地质意义:,利用,利用,利用,利用,利用,物理参数:振幅:强、中、弱 连续性:好、中、差 频率:高、中、低(见后面实例)定量参数:层速度,二、地震相划分 划分与定名,三、地震相模式(特征解释)1
2、:海相盆地地震相模式 1977年,JBSangree等-海相碎屑岩地层 整一-平缓的上超(和)下超 陆棚 平行到发散-席状或者楔状 陆棚边缘和前积斜坡:整一和(或)顶超-下超 浅海靠陆坡 形和斜交形-透镜状 盆地斜坡和盆地底部:整一-整一、局部上、下超 半深海环境和深海环境 平行、杂乱-席状披盖、丘形、充填,1980年Brown等-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 平行和发散型地震相;同向递进型地震相;堆积和披覆型地震相;上超和充填型地震相。以上方案不做详细介绍,仅举几个典型地震相模式作以说明:,3、地震相模式,3、地震相模式,3、地震相模式,2:陆相盆地地震相模式 年袁秉衡等将中国东部断陷湖盆分为:
3、三大沉积背景:陡岸、缓坡及沿岸、深湖;十四类地震相。,3、地震相模式,3、地震相模式,1988年张万选等将中国东部断陷湖盆分为:四种沉积背景:陡坡、缓坡、长轴入口和湖心区;三大发育阶段:早期、中期、晚期;二十类地震相。,以上方案不做详细介绍,仅举几个典型地震相模式作以说明:,3、地震相模式,3、常见丘形地质体地震相模式 a、礁 丘形、翼部上超、礁缘的地震相变、礁侧翼反射模式的变化、礁边缘的绕射、礁顶的差异压实效应、礁底的速度异常、礁内部反射多种多样、没有磁异常。,b、泥丘(或泥脊)一种沉积构造。常位于盆地沉积中心;层速度低;可塑性大;缺乏礁顶部和侧翼的强反射面,c、盐丘 层速度偏高,且常不随深
4、度变化;可塑性大;顶部和侧翼一般无强的反射界面。,d、火成岩体 层速度高;具有磁异常。火山岩:“蘑菇”状;多与基岩断裂相伴生;顶面具强反射;在火山通道处有绕射。,e、古潜山 古潜山为沉积基底面上的古地形凸起、半面山、上抬断块等,可借助断层及不整合面来确定。,4、河流相地震相模式 根据河道的规模将河流地震相模式分为两类:断续波状地震相模式 河道规模小于地震勘探分辨力。地震相特征:断续波状反射。沉积相特征:河道在横向上改道、在纵向上迭置,致使河道砂体不连续而形成。一般解释为冲积平原沉积;三角洲水上平原。,河道地震相模式 河道规模大于地震分辨力。地震相特征:下凹形。沉积相特征:粗碎屑沉积为主。,河道
5、,它是河道吗?,图4-28的测线位置,四、地震相转沉积相,依据以下几点进行:1.钻井优势沉积相 过井、井区地震剖面相标定 2.露头优势沉积相 邻近露头的地震剖面相标定 3.地震相模式预测 4.岩 类 比 率推测 5.沃尔索相律推测 通过以上几点的综合运用,可编制各层序地震相转沉积相关系表,通过这个表可将地震相平面图转化为沉积相平面图。,b、,地震相参数选择及划分:,划分原则:以物理参数为主、内部反射为辅、参考定量参数、剔除不反映原始沉积特征的地震剖面段(如:破碎带)。地震相参数类型见表5-2:,五、地震相分析实例:,上寒武-下奥陶统(Tg6Tg5层序),上寒武-下奥陶统地震相与沉积相关系表,纵
6、向相序特征与沉积相模式:岩性从下向上由白云岩向灰岩变化;古生物从下向上从无到有而到顶部则含有大量的头足类、腹足类、三叶虫、棘皮动物化石,个别资料点并见黄铁矿。这些特征均说明了下部为局限台地、上部为开阔台地相这一相序特点。以上特征反映了一种海进式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模式。,中新统(T6T3层序),中新统地震相与沉积相关系表,纵向上相序特征与沉积相模式:在纵向上,北部及中部如伽1井、和2井井区主要由三个正旋回组成;南部主要为泥、粉砂及少量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厚度巨大,总体表现为反旋回。坳陷内下部地层普遍含膏,说明由下到上湖水相对由咸变淡。,1、地震相参数的提取(1)从功率谱得到的地震属性:fe:功率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地震相分析 第二 地震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4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