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洞堡机场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杨龙洞堡机场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龙洞堡机场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目的及依据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龙洞堡机场隧道整体简介22.2工程地质条件22.3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及特殊施工地段32.4环境工程地质评价42.5水文特征43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53.1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识别与评价63.2 施工准备危险源识别与评价73.3隧道施工过程危险源识别与评价74.风险评估114.1评估对象及目标114.2风险评估因素114.3风险评估划分115隧道风险对策措施165.1隧道进、出口洞口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165.2大断面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措施195.3软弱、特殊岩土围岩地质段隧道风险控制措施205.4隧道岩溶地段施工风
2、险控制措施225.5 易塌方、变形地段施工风险控制措施245.6浅埋、破碎带施工施工风险控制措施255.7爆破作业风险控制措施265.8支护作业风险控制措施285.9衬砌作业风险控制措施295.10其他项目风险控制措施306.安全应急预案327.风险评估结论及建议37龙洞堡机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1.编制目的及依据1.1 编制目的1.1.1 通过对龙洞堡机场隧道施工场所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提出和制定现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方案,有效规避、控制、防范现场施工安全风险,预防因施工原因造成生产安全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1.1.2 通过危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价,使施
3、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自身所处的危险,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反操作规程,也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对现场进行重点安全盯控。1.1.3 本报告主要针对因违章施工危及现场施工安全各种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2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2.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GJ46-2005)1.2.4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1.2.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2.6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
4、)1.2.7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501 号1.2.8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1.2.9 局程序文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2工程概况2.1龙洞堡机场隧道整体简介隧道位于龙洞堡机场范围内,下穿快递监管仓库、远期新建航站楼、国航远期新建机场停机坪等建(构)筑物,周围控制因素较多,施工交叉干扰和风险较大,有电磁屏蔽等特殊要求,工程风险较大须按I级风险隧道进行管理。 隧道为龙洞堡站地下铁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地下三个隧道分修方案,正线双线通过速度目标值250km/h。线路设计坡度为人字坡,进口至DI3K29+000段为1上坡,DI
5、3K29+000至出口为1下坡。隧道起止里程为DI3K27+638DI3K30+134,全长2496m,其中进口段DI3K27+638DI3K27+717、DI3K28+075DI3K28+351为明洞段,采用明挖施工。DI3K27+717DI3K28+075、DI3K28+351DI3K30+134采用暗挖施工。2.2工程地质条件隧道处于溶蚀峰丛洼地地貌,地表受机场建设活动改造,大部分已不是天然地貌,地面坡度较缓,人烟稠密,植被不发育,海拔高程10851130m。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和管道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蚀裂隙和管道中,雨季较发育。隧道区主要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人工填土,
6、均为机场建设弃、填土)、红黏土。2.3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及特殊施工地段2.3.1 浅埋破碎带:该隧道暗洞为浅埋隧道(包括:DI3K27+812DI3K28+075 ,DI3K28+660DI3K29+350 ,DI3K29+610DI3K29+902),洞身覆盖层厚度(834)m,基岩为呈水平薄层状灰岩、泥质灰岩, 岩质坚硬、性脆,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且该隧道洞身开挖跨度大,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洞顶塌方、掉块现象,存在支护大变形及隧道大塌方的风险极高,更甚于导致地表下沉、塌陷,造成严重后果。2.3.2 岩溶地质:该隧道隧址,地表溶蚀洼地发育,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目前已探明不同规模的溶洞、溶腔
7、数处,因此在隧道洞身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排除遇较大溶洞、溶腔的可能。2.3.3 DI3K28+351+660,DI3K29+350DI3K29+610, DI3K29+902DI3K30+134段呈溶丘洼地地貌,扩建工程已对此洼地进行填土。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夹杂较多碎石土、块石土及建筑垃圾,稍密至中密结构,最大填筑厚度处达35m,隧道穿越此填筑段,洞身局部或全部位于填土内,稳定性极差,存在隧道支护大变形及大塌方风险极高。2.3.4 DI3K28+075DI3K28+351段为深基坑明洞开挖,最大开挖深度达34m,开挖边坡土质主要为机场扩建工程弃碴,稳定性差,基坑开挖形成的低洼地形,在雨季施工可
8、能导致边坡溜滑塌陷及洪涝灾害。特别是DI3K28+351暗洞洞口线路左上方机场扩建工程继续在填筑土方,最终填筑水平面距坑底高差达45m,且该坡面自然堆积而成,无任何防护,遇强降雨对基坑底明洞施工及大里程方向暗洞施工形成极大的安全威胁。2.4环境工程地质评价2.4.1该隧道下穿快递监管仓库、远期新建航站楼、国航远期新建机场停机坪等建(构)筑物,地表附近有机场雷达,周围控制因素较多,施工交叉干扰和风险较大,有电磁屏蔽等特殊要求,爆破震动造成对雷达设备产生干扰、损坏、引起建筑物下沉、开裂等风险较大。 2.4.2洞身处于地下水季节变动带和地下水垂直入渗带,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水,靠大气降水补给,施工过程中
9、隧道排水可能造成水位下降,而存在地面下沉、塌陷,房屋开裂等环境地质问题。2.4.3 施工方案本隧道分三个工区组织施工,其中一工区负责进口段DI3K27+638DI3K28+075明洞、暗洞施工;二工区负责DI3K28+075DI3K28+351明挖段土石方及明洞衬砌工程;三工区负责DI3K28+351DI3K30+134暗洞施工,隧道施工采用无轨运输。正洞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掘进,多功能作业台架配合凿岩机钻孔,采用弱爆破施工,在特殊地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爆破施工。级围岩根据围岩实际情况采用台阶法、大拱脚台阶法施工,特殊地段采用地表注浆、超前小导管、超前大管棚预注浆加固岩层,以降低施工风险等级。
10、2.5水文特征本隧道以岩溶水为主,裂隙水次之,以较均匀的网状岩溶裂隙水为主要特征。这些富水区多位于网状构造发育或线性构造密集的低洼地区,地形上往往是岩溶盆地、岩溶谷地、或浅切割的盆地分水岭地形。背、向斜翼部,被夹持在碎屑岩之间的碳酸盐岩溶水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并以管道水为特征,排泄带在东西向槽谷中,在砂页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处往往有岩溶大泉或地下暗河出露。地下水多以潜水形式存在,部分微具承压性。3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为了更加全面细致地识别出本隧道施工存在的风险,分为施工管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三个大部分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价。施工管理主要结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1、、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铁路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安全质量问题分类、成都铁路局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等文件进行,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安全专项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实施、施工计划的申报、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应急物资配备等进行危险源识别。施工准备主要针对进场机具设备的验收,场地平整及电力线架设等进行危险源识别。施工过程部分按施工工序划分,对每道工序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隧道施工主要内容有洞口工程、洞身开挖、初期支护、隧道衬砌等。通过对龙洞堡机
12、场隧道的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周边施工环境等有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应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后果进行分析。风险评价结合以往隧道施工事故发生原因、危险源发生的机率,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对龙洞堡机场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危险源进行了危险评价,评价结果确定为高、中、低三个级别。3.1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未编制施工方案或施工专项方案未经业主审批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高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高施工负责人不具备资格安全生产事故全
13、过程类中作业人员未进行培训和考核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施工要点作业领导未跟班。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低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特种设备未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由有资质的单位安装或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未按要求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估未经上级单位审核批准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未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不全、欠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应急物资不全、应急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未制定或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未同机场建设施工方、运营方建立联动机制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高3.2 施工准备危险源
14、识别与评价施工准备主要针对进场机具设备的验收,场地平整及电力线架设等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施工现场未封闭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施工现场未安装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现场临时用电未按照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便桥未安装护栏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高空作业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施工现场未设置危险源告知牌安全生产事故全过程类中3.3隧道施工过程危险源识别与评价3.3.1洞
15、口工程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隧道进、出口基岩较破碎,节理较发育,局部为机场填筑土 塌方全过程类高各项工序统筹安排不当机械伤害全过程类低作业架失稳高处坠落全过程类低爆破作业违章操作人身伤害全过程类高3.3.2洞身开挖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开挖方法不当、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塌方、地面塌陷全过程类高找顶不彻底物体打击全过程类低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高空坠落全过程类低爆破作业违章操作爆炸全过程类高DI3K27+812-DI3K28+075DI3
16、K28+660-DI3K29+350 DI3K29+610-DI3K29+902浅埋隧道施工大塌方、地面塌陷全过程类高DI3K28+351-DI3K28+660DI3K29+350-DI3K29+610 DI3K29+902-DI3K30+134机场回填段下穿隧道施工大塌方、地面塌陷全过程类高岩溶涌水、突泥全过程类中DI3K29+022-DI3K29+335暗洞变径大跨段大塌方、地面塌陷全过程类高爆破对机场干扰影响民航运营全过程类高围岩失稳掉块、塌方全过程类中作业区域机械、车辆违规操作,司机疲劳驾驶、开故障车机械伤害全过程类中酒后上岗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3.3.3 初期支护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
17、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洞内照明不足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找顶不彻底物体打击全过程类低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倾覆全过程类低钢架底部悬空,成环不及时塌方全过程类中支护强度不足,围岩变形工作面坍塌塌方全过程类中初支未紧跟掌子面塌方全过程类中施工机具故障,安全性能缺失、下降人体伤害全过程类低3.3. 4 隧道衬砌、仰拱、防排水施工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仰拱安全距离超标,开挖步距偏大,封闭不及时塌方全过程类高灌注混凝土时人机协调不好人体伤害全过程类低配电箱不规范触电全过程类低防水作业
18、台架失稳,防护栏不牢固高空坠落全过程类低防水板施工处明火火灾全过程类中电力线挂设不标准,对电力线路保护不当触电全过程类低台车临时用电不标准,照明差触电、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大跨度台车支撑刚度、强度不够垮塌全过程类高衬砌台车作业台面未满铺竹架板高空坠落全过程类低初期支护未稳定即施作衬砌衬砌开裂、塌方全过程类中照明不足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输送泵管未安装牢固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衬砌台车未满铺底板或存在跳板高处坠落全过程类低3.3.5 其他作业项目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区域、场所、过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过程、活动施工等级风险级别围岩量测方案不合理,仪器损坏,采集数据失真;数据反馈分析不及时、安
19、全性评价不准确大变形、大塌方全过程类高排水设备不足,积水浸泡边墙基础变形全过程类中强降雨冲刷明挖段机场弃土边坡塌方全过程类高供风量不足,有害气体、粉尘超标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空压机安全阀失效爆炸、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中高压输电线路距人行道安全距离、高度不够触电全过程类中洞内电力线破损漏电触电全过程类中电工作业不规范触电全过程类中拌和机无防护或防护强度不合格高处坠落全过程类低搅拌设备安装不标准、维护不及时机械伤害全过程类低机械操作无专业人员机械伤害全过程类中氧气、乙炔瓶放置、使用不规范爆炸全过程类中焊接作业未使用防护罩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电焊机、切割机、调直机操作不规范人身伤害全过程类低钢材堆码不标准人
20、身伤害全过程类低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触电、火灾全过程类中宿舍消防措施不全火灾全过程类中宿舍前后排水不畅滑坡、洪灾全过程类低冬季取暖方法不当火灾、煤气中毒全过程类低4.风险评估4.1评估对象及目标4.1.1风险评估对象本次评估对象主要为龙洞堡机场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4.1.2评估目标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环境等方面所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风险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达到保证施工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4.2风险评估因素根据龙洞堡机场隧道设计图纸、龙洞堡隧道进出口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资料,
21、按隧道各施工工序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初步辨识龙洞堡隧道主要安全风险因素为:隧道大塌方、支护大变形、地面塌陷、回填地段基地下沉危机运行安全、地面建筑下层开裂、明挖段边坡滑移洪水倒灌、岩溶涌水突泥以及施工干扰导致民航正常运营等。4.3风险评估划分根据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结果,为了评估出存在造成较大安全隐患的高风险工序,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铁路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安全质量问题分类表成铁建设【2010】774号文件进行划分高中度风险。4.3.1 高度风险以下几个方面属于高度风险4.3.1.1未编制施工方案或施工专项方案未经业主审批。4.3.1.2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2、。4.3.1.3爆破作业违章操作,爆破对机场干扰。4.3.1.4隧道进、出口洞口施工及安全进洞。4.3.1.5开挖方法不符合施工要求,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4.3.1.6 DI3K27+812DI3K28+075、 DI3K28+660DI3K29+350 、DI3K29+610DI3K29+902浅埋隧道施工。4.3.1.7 DI3K28+351DI3K28+660、DI3K29+350DI3K29+610、DI3K29+902DI3K30+134机场回填段下穿隧道施工。4.3.1.8 DI3K29+022DI3K29+335暗洞变径大跨段开挖施工。4.3.1.9初期支护未紧跟掌子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洞 机场 隧道 风险 评估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3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