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的负面性及对策研究.doc
《教科书的负面性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书的负面性及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书的负面性及对策研究王婷 来源:中国教研网 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未来社会的发展,课程教材的研究也因此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课程教材基本是引进与移植苏联的模式与理论,关于课程教材的研究也微乎其微。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教学的全面恢复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课程理论的研究开始重新兴起,并取得一系列成就,表现为课程论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成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课程研究学术论文。这些著作和文章对于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问题以及我国课程的未来走向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为我
2、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相比而言,这些著作和文章对于作为课程内容的教材的一系列基本的具体的问题研究探讨得并不多。今天教材的内涵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其他各种教学用书和现代化的传递教学内容的媒体,如摄影、幻灯、录音、录像等。但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使用最多的仍是教科书。为此,本文将围绕教科书的功用及负面性这一基本的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教科书的一些负面效应,提出对策和建议。以试图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教育者们对教科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一、教科书的功用 教科书虽然只是教材的一种,学生学习的材料之一,但在学校教育的历史上占着主要地位,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社会的文明进
3、步,具有重大的作用。 实现教育目标最经济有效的工具、世界各国的教科书编写都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中央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约束,教科书的编写大多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一定的课程标准。教科书所呈现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对于人类的或民族的共同精神文化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因而,教科书在陶冶国民情操,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教育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辅助教师教学的最好的依据、教科书是各科专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而成的,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是各学科领域的结晶。一套好的教科书一般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去编写修订,在此之前,出版商们又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调查分析教育市
4、场。教科书不仅提供了一定的公共的文化科学知识,还为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提供一定指导。因此,有了教科书,教师就不必每一科目、每一节都要自编教材,可以节省下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做其他方面的教学准备及更好地辅导学生学习。 辅助学生学习的最经济实效的材料、教科书的编写一般都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选择学生最易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科书除文字说明外,还配有插图、表解、练习、作业指导、结论及探讨性问题,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相比其他学习工具,教科书还具有经济、实效、携带方便的特点。 二、教科书的负面性 对于教科书的功用,人们肯定较少有异议,但对于教科书的负面性,很多人也许会感到诧异:教科书
5、也会有负面性?确实,在教科书的积极功用背后隐藏着诸多负面效应。下文将分析探讨教科书的负面性。 教科书易带有编写者的偏见、教科书的编写总是或多或少地受编写者的哲学观、社会观和课程观等一系列主观意识影响和左右。即使编写者想竭力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但选择什么内容,删除什么内容,以及问题讨论的方式都反映出编写者的主观意识。譬如,持学科中心观的编写者就主张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材料依据,强调的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组织。教科书是最常用的学习材料,它按照精心设计的顺序(逻辑顺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持学生中心观的编写者主张以学生作为材料的依据,所学习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定,应有助于学生经验的
6、增长;持社会中心观的编写者则主张以社会作为材料依据,学习内容应来自社会生活,强调社会的功能、社会生活的主要活动或者学生和人类社会不断出现的问题。另外,社会上的舆论和偏见,也影响着编者,易使教科书带有偏见。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很长时间是美国教科书一个严重的问题。 教科书的滞后性、当今的世界是知识爆炸的世界,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急速地发展,社会事件层出不穷。但教科书却不能将这些知识内容随时编入,致使教科书的知识内容瞬息便会陈旧不实用。另外,一套教科书本应被新的教科书所代替,由于经费的原因,却不得不使用很长时间,以致教科书内容的陈旧性与滞后性尤为突出。 教科书不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
7、独立的个体,其身心的发展及生长的环境都各不相同,因而在其智力、能力、性向、兴趣、经验、生活环境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但是教科书大都是以中等儿童的程度而写的,不能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此,中下程度的儿童赶不上进度,学习困难;中上能力的儿童则觉得太浅,而感到无聊厌烦。另外,为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大教科书市场,出版商有时会要求编写者尽量回避有争议性有挑战性的内容,而编写一些普通的、平庸无味的、非争议性的内容。这对于一些有特殊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教科书容易忽视地方的特殊需要、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差异。城市、农村、山区、海边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其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大
8、的。为此,一套教科书或几套教科书很难适应这些地区的差异,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另外,出于教科书市场效益的考虑,出版商们更愿编写迎合大多数地区学生需要的书,而对于少数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却很少愿意进行另外投资编写适应这些地区需要的教科书。 教科书易窒息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由于受到教科书篇幅、形式与要求的限制,教科书呈现给学生的大都是人类几千年科学文明进步的直接成果或现成经验,对于其间的复杂的进化过程,不得不简化或省略。因此学生从教科书中接受的大多是间接经验和现成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当教师依照教科书照本宣科,学生背诵教科书以应付考试,教科书的这种负面效应就尤其突出。
9、 三、减少教科书负面性的对策与建议 上文既论述了教科书的功用,又论述了教科书积极功用背后的诸多负面性。实际上,依照哲学的观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隐含着两面性,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常常会出现消极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效应,发挥其积极的功用。下文将针对教科书的一些负面性,从教科书的管理,教科书的选择及教科书的使用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教科书管理、各国教科书制度可分成国定、审(检)定和认定三种。国定制是教科书由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统一编印,审定制是教科书须经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审查合格以后才准予发行,认定制则是教育行政机关选择合格的教科书,公布名单由学校自行选择使用。 在我国,长期
10、以来一直实行全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一家编写的教科书供各级各类学校使用。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远远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差异,更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与不同学生的需要。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这种高度集中的课程教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1986年9月成立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查,审定全国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建立中小学教材编审制度,确立编审分开的原则。1988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依照方案,全国成立了8个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辑委员会,编写9套教材。从国定制到审查制,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
11、可以看出,我国的教科书管理制度正由集中管理趋向分散管理。 与之相反,英美国家的教科书管理制度属于松散型。在英国,有些地区采认定制,有些地区采自由发行制,教科书采用权依规定属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但各地方均委由校长与教师自行决定。在美国,有些州由州或地方学区依据教科书委员会等推荐而予以认可(采认定制)。在教科书发行上,原则上不限制,在采用上通常由地方学区自行决定。这种松散的教科书管理制度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差异。但却很难保证教科书的质量,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偏见性、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却很难加以抵制和克服。因此,8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颁布一些教育法规,加强对课程教材的管理。如英
12、国1988年教育法有关课程的条款规定开设全国课程。在这之前,教什么,怎样教却都是英国学校和老师的事情。1993年4月,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了题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全面性教育改革计划,要求编订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于什么是学生们在基本学科领域里所必须掌握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由上可见,在教科书管理上,应该将集中管理模式与松散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开放教科书编辑的同时,加强教科书的审查,力争编写更多更好的不同版本的不同层次的教科书,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科书的选择、教科书的选择,对于提高教科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书 负面性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3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