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释人生弘一法师 读书笔记.doc
《开释人生弘一法师 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释人生弘一法师 读书笔记.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释人生 弘一法师读书笔记大师观色空参晓人生初始事,空也不是空佛法与佛。自成佛与人成佛。释迦摩尼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机缘无明空其实不空,出世人做入世事。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五蕴:色、爱、想、行、识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欲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莲花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莲花,华实齐生,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高僧举止,高深莫测。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缘起缘灭总有时。佛度有缘人。大师喻无畏常常失败常常悟,何须畏万物无辩
2、能息谤,无争可止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成为红尘中的有心人做事。遇事多动脑精,做事多个心眼。凡事三思而后行,自有坦途在眼前。易事,要精益求精;难事,要找出窍门;险事,要化险为夷;坏事,要知其后果。开心事,笑而有度;窝囊事,不必耿耿于怀。小事,要有心;大事,要有定。花繁柳密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立德定,才是脚跟。温水沏茶与沸水沏茶。大师笃戒律-戒门不开,烦恼不来断食与灵修。悭贪者报以恶狗,毒害者报以虎狼。久贪生灾厄,寡欲心自清。一个人的智慧清明时,正是放下一切时。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人到无求品自高。不降其
3、志,不辱其身。贪欲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痛苦会随着贪欲的增加而增加。急之易不暇,缓之或自明。宁详勿略,宁近勿远,宁下勿高,宁拙勿巧。躬身自厚,薄责于人。静察己过,勿论人非。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佛教认为,人生三毒:贪、嗔、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大师说涵容忍一切难忍,纳一切难纳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悟性通天的人,说出话来很微妙;智慧高超的人,说出话来恨简明;品行贤能的人,说出话来和清楚;芸芸众生,说
4、出话来很繁杂;品德较差的人,说出话来恨狂妄。口可以吃饭喝水,不可以多话。多思多想,缄默谨言。大师爱慈悲度万象苦厄,悯千百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家中的善事善度,是大慈大悲,其行善布施无所求,只为心安。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无论生命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万缘放下,万爱拾起。以一言之善化一切干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门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临事须替比别人想,论人先行自揣度。一个真正成佛的人,不是无情的人,相反,却是用情最深的人,这种情就是大慈大悲的济世之情。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大师讲修身-深浅宜自知修行要
5、涵养身心,吸取生活经验,才可在人生的旅途中披荆斩棘,成就一切。大师言习业好闻道可解三千烦恼丝草庵钟。珍惜时间,再晚的开始也不晚。设身处地悟禅机。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圣人无常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获要躬行。项橐(音:tuo),七岁懂礼。一生慎学防疏漏。净土宗、律宗、禅宗。大师解疑惑-执与不执在于心洪福与清福。圆寂之前除闲名。名是缰,利是锁。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事。大师悟世道战战兢兢,也是一生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僧家那有半日闲。学习佛法,勇猛精进,非常辛劳。佛,梵语,智慧,觉悟。盲人持灯。有德者居之。世人心
6、有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大师谈智慧行身如般若利他方能自利。欺人者人欺之,爱人者人惜之。言不在多,语不在繁。大师谈因果立地即菩提不必相信占卜算命,多做善事,为自己种下善因。取法天地间,生命任自然。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观水学做人。和其光,同其尘。佛陀,梵语,觉悟的人。六度:布施(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给别人喜悦)、持戒(好的生活规律)、忍辱(宽容)、精进(积极地努力)、禅定(不被境界色相所欺)。大师论生死苦乐由人,安于生死抛缺无常之苦,常悦我净。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竹密岂妨
7、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自处超然,失意泰然。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大师释佛宗-慧海慈航道佛法佛法与哲学不同。真心向佛,无论身处何处都如在山寺古刹。心中无佛,身披袈裟也仿若身在街头闹市。学佛不是为了把自己交给寺院,而是把自我交托给一种信仰。唐居居士庞蕴,愿从所慕。心空一切皆空,心假一切皆假,心中一切皆中。弘一法师语录1.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2.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3.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4.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5.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8、。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大。6.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7.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8.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9.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10. 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11.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12. 谦美德也,过谦在怀诈。默懿行也,过默则藏奸。13.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14. 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15.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16.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必要用收敛法
9、。17.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18.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19.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20.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21. 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22.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23.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24.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25.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26.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0、27.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28.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视之言,多失体。29.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成。30.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31.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欣然,失意泰然。32.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33.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34.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释人生弘一法师 读书笔记 开释 人生 法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3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