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识字环境优化和创新的探索研究方案.doc
《小学语文课题识字环境优化和创新的探索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题识字环境优化和创新的探索研究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题识字环境优化和创新的探索研究方案实验小学语文组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特点,明确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特点。课标要求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会写,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因此,低段的识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有关低段识字教育的研究很多,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于识字的方法、手段,对于如何促使学生识字环境优化的研究却比较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非
2、常复杂的综合性的活动,不仅牵涉到个体的心理、智力,同他所处的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伟大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还要同中国的国情(即具体环境)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伟大的作用,同样识字教学,绝不能忽视对识字环境的研究。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当作一次次爬山的话,那么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要翻越的第一座山。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顺顺当当、高高兴兴地越过这座“岗”呢?我们认为必须美化这座“岗”。假设一下,如果山上有绿树红花,有翠竹白练,越往上走,景色越是如画,学生能不奋勇向上吗?如果在翻山累时,有教师的鼓励如清风,有同学的互助如甘泉,学生爬山时会没有你追我赶奋力攀登的劲头吗?这美丽的“山景”就是我们
3、本课题要研究的识字环境,那“青山绿水”是识字的自然环境,而那“合力攀登时师生间的和谐激励”,就是识字过程中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识字教育环境呢?为此,我们进行了“识字环境优化和创新”的研究。 二、课题的解说:陶行之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更使如此。对于他们的学校学习来讲,要经过几个过渡区,首先从心理角度讲,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是在玩中学,而一进入小学,他们的学习活动急剧转变成以纯学习为主的活动。并且低段的语文学习以学习字词为主,字词的掌握需要反复的练习。一些教师便采用大量抄写的方法或枯燥的反复诵读的方法,使学生一时难以适应,产生厌学心理。其次从学
4、习的形式讲,幼儿园的学习以语言交流为主,而进入学校阶段的学习逐步转向书面,这对不少学生也室一种压力。为此,我们这个课题要研究怎样优化学生的识字环境,把识字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其次,从小学生认知规律来说,他们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可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优化与创新识字环境,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识字起步,开篇阅读,开放识字,开发潜能。”这就是近几年我们国识字教育的趋势。
5、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因此,有关识字教学的研究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当前,我国关于识字教学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有二三十种。在这些识字方法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以便尽早地进入汉字的阅读。近几年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识汉字可以促使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开发人脑中巨大的创造潜能。而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实际是从6岁开始。这正好是我国现阶段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年龄。综上所述,对学生识字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但大多重在识字方法,单纯以识字环境进行研究的还是比较少的
6、,我们的课题就是借鉴他人识字方法的成果,以识字环境的营造及优化为重点来开展。 四、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优化学生的识字环境,还低段学生欢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枯燥的识字活动同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识字活动融合自身的多重感知,提高识字效益。达到低段识字2000字的目标。五、研究的内容及方法: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及生活学习规律,我们以课堂、校园、家庭及生活环境四大块作为学生识字环境优化的研究内容。唤起学生感知周围事物、生活的兴趣,在字词的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体会事物、生活的特点,乐趣,健康、丰富自己的情感,逐步正确感知和应用语言,同时在各种环境的反复应用(或接触)中,巩固、提高识字量,
7、深化识字教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此,我们首先确定了研究的原则:(一)原则: 1. 放活学生的身心。在自由的、开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下进行研究,将积累、感受、观察结合起来,将课堂、家庭、自然结合起来。2. 摆正学生的地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目的进行教学。 3.发现学生的价值。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并让学生自己发觉自己的优点,浓厚识字的兴趣。4、学与用结合,在应用中促进识字,在无意感知中巩固识字。根据研究的原则,我们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二)内容及方法第一层次:,以课堂环境为切入口。 课堂识字环境的巧妙设置不仅对学生良好的识字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对学
8、生思维的发展及创新意识的启蒙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 拟采用的方法: (1)教室布置富有童趣。(2)在童趣中注重拼音及生字的认知。如:课桌上有小朋友注着拼音的名字,让学生认识一个同伴的同时或许就认识了几个汉字;所有物品都可以标上注有拼音的汉字,让学生一进教室就像进入了汉字王国。这样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汉字信息,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识字。(3)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儿童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大有关系,高兴时,记忆则好。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创设识字的情感环境。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引导学生把字当作自己的朋友
9、。让学生不断体验识字的欢乐。要创设识字的民主环境。充许感性思维为主的孩子以各种方法去观察,从各种角度去理解、记忆字形、字义。有一种宽容的求异的环境,让学生感知想象汉字形义,做好学生创新的起步!(3)营造自主互动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动起来!拍拍小手,唱唱韵文歌;挥挥小手,书空学过的字,用形体的动作来带动思维的火花。识字是第二次感知,在识字中,变教师单向的信息传递、无味地背、抄为学生富有创新的观察、想象。引导他们主动地、全动地参与,互相交换看法,碰撞思维的火花。(4)设计新颖多变的教具学具。识字教学中的学具教具,是课堂识字教学的又一重要环境。 第二层次,以改善校园环境为切入口。校园,是学生平时活动的
10、一个重要场所,根据低段学生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这个特点,应该巧妙妥善地利用好这个环境。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因此在校园里,在凡是学生能看到、听到、接触到的地方,都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识字环境,要“让校园中每一个事物都会说话”。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给花草树木插上牌。写上它们的名称、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这样既让学生在玩耍观赏之余自然而然地识了字,又学到一种知识,同时陶冶了情操。给常见的物品标上名。校园里有许多学生常见、常用的物品,如簸箕、扫帚,可以事先在这些物品上贴上注音名称的小纸片,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解决这些生字的识记。日积月累,又会多识了许多字。 办好黑板报、宣
11、传栏。班级的黑板报可以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识字需要,适时地刊出各种韵文,学生习作等。学校的各种宣传工具也开始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多加关爱。举行各种展览。如优秀习字作业展、优秀作业展、优秀作文、优秀摘录、手抄报展等。 营造良好的听觉环境。听是学生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丰富信息资源环境。可以在课间活动的时间,利用小学生爱活动,在活动中无意注意力强的特点。让他们猜猜谜语,听听绕口令,在快快乐乐玩的过程中,可能又记住了几个生字,读正确了几个谐音字;也可以巧妙利用午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听听各种童话、寓言故事的广播(或韵文、儿歌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阶段,以营造应用环境的优化与创新为切
12、入口。为学生创设识字后应用的环境,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在应用中理会,对提高学生识字成效是大有好处的。拟采用的方法: 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字、词编画简单的故事,并装订成册,制成学生自己的简单的“书”,建立一个班级自己的书箱资源。在这样情趣盎然的活动中,通过对一些字的反复写,读(读他人制作的作品),不知不觉中掌握识字。 布置谜语长廊。在班级或学校某处设立谜语长廊的环境,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生字后,自己制作字谜张贴,通过制、猜字谜,培养学生想象、分析能力。 寓乐趣于写字中。写字是巩固学生识字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不少大学生写字水平很低,错别字多,其根源在于小学忽视写字教育。 开展今天“我当
13、老师”活动。把识字变成一种乐事,把识字过程变成一个创造过程,在课余,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我当小老师”的活动,引导他们自己创造识记方法,编字谜,编口诀。 找错别字活动。社会上一些招牌、标语、广告上常常出现一些错字、别字,可以通过找错别字等活动,把这不良的环境变成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个教材。 多重组合立体识字。识字应用的环境应多重组合,立体开放。说的角度,可以是句子(词语)接龙,故事续编、新续;写的方面,可以是写悄悄话,给图片、照片、音乐写自己的解说词。还要注意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六、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6-、9 搜集识字方法资料,制定环境设计方案,开题论证,组建课题组,准备申报课
14、题。 前期调查。调查学生的家庭识字环境,学生生活环境。收集信息,调查一年级学生所处环境的共性及个性。师生对各种识字方法的态度、认识,喜欢的内容及形式,了解教师掌握的识字教学方法。 继续搜集有关的资料,准备学校的相应硬件建设。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0-2007、10 1. 课题组统筹规划课题运行情况。2. 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教师及相关人员培训。3、开展尝试性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逐步实施。 4. 确定重点研究项目,确定研究策略体系。 5、进行系统性教学研究,细化操作手段。第三阶段2007、10-2007、12 组合优化阶段 1、总结阶段研究。优化各个班级研究活动的成果。 2、调整各处环境布置,整
15、合操作方法。 3、全面实施。七、课题的成员: 组长: 俞 芬 王平平 实验小学 小学高级 成员: 全校语文教师 实验小学八、研究的成果: 论文 案例 教学资源*附:语文组教师编写的案例、教学故事窃书不算偷俞 芬校读书节又到了!为了给孩子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我总是定期到图书室里去借一批书发给每一个孩子,然后过一段时间就收回。 这一次,又到了该收书的时候了。有一个小女孩陈佳敏却拿不出书了!她伤心地说:“老师,我那天放在桌上的,等我上完活动课回来就不见了!”其他几个人孩子在一边七嘴八舌地说:“对!她好好地放着的,回来就没有了!”“好像是周琦拿去的?”“肯定是周琦偷的!” 周琦是个很贪玩的小男孩,平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题 识字 环境 优化 创新 探索 研究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3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