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中“爱家乡”主题活动的探索和实践.doc
《品德课中“爱家乡”主题活动的探索和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中“爱家乡”主题活动的探索和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浸润乡土文化 激发爱乡情感 品德课中“爱家乡”主题活动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内容: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我们家乡余姚的乡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她的山水风光 、名胜古迹、 先贤名人、 风俗民情等各具特色,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浸润在乡土文化之中,以吸收乡土文化丰富的营养,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上的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关键词:乡土文化亲近参与激发情感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
2、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儿童生活的不同领域,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我的家乡”这块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感受家乡的名胜古迹、文化名人、风俗民情等,让他们了解这片土地经历的风霜,曾经拥有的辉煌,好好地珍惜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它是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在互相作用中积淀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结晶,最能反映民族的风土人情
3、、生存心态和精神内涵。因此,乡土文化是本土本乡、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是,在一次五年级品德课上,我问学生我们学校为什么叫阳明小学,学生中知道原因的竟不到三分之一,去过王阳明故居的,更是寥寥无几。要知道,王阳明故居离我校可以说咫尺之遥。而现在的许多家长满脑子的分数、成绩,很少会关心身边那些熟视无睹的文化。由此,我感到学校、家庭在乡土教育方面的缺失。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没有足够的了解,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又从何谈起。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更好地热爱家乡,我从乡土文化入手,结合品德课,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表现家乡文化,传承家乡文化。我们余姚乡土文
4、化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以人类文明发祥地河姆渡为代表的七千年原始文化,也有以严子陵、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四先贤”为代表的姚江文化,更有四明山革命文化。同时,余姚山川秀丽,物华天宝,素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美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更令人可喜的是,今天的余姚,既是一个名品之乡,是榨菜杨梅的原产地,又是一个塑料王国,是现代制造高地。余姚乡土文化犹如一颗璀灿的珍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都有关于“我的家乡”的内容,三下年级为 “生我养我的地方”,四下年级是“我看家乡新变化”;从五下年级开始则逐渐渗透在有关单元中,以上都是进行乡土文化教育很好的契机。一、 让学生在深厚的文化底
5、蕴中浸润,激发爱乡的情感。家乡的文化多姿多彩,让我们的学生浸润其中,吸收丰腴的营养,可以使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眼光更加远大,爱乡之情更加浓烈。(一)探索文化之源,激起心中的自豪品德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而我们余姚的河姆渡文化有着七千年的历史,是我们余姚人心中的骄傲。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掀起了稻作农业研究新篇章。遗址内稻谷遗存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远,在其它遗址发掘中是绝无仅有的。其他出土的一些文物,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再加上近年开发的田螺山遗址进一步证明了余姚是人类
6、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学校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我结合学校春游、秋游活动,让学生去这些地方寻找祖先生活的痕迹,探索他们的生命之旅,瞻仰他们的文明成果,在游览、思考、感悟中,学生受到教育,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感情也油然而生。(二)瞻仰先贤古迹,追寻先人光辉。我们余姚名人辈出,是一个贤达荟萃之地。古有东汉高士严子陵,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明清大哲学家王阳明,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史学家黄宗羲等。近现代,有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诗人邵间美,法学家严景耀,史学家黄云眉等等。他们的智慧散发着永久的光辉,他们是我们余姚人永远的骄傲!了不起,家乡人就为学生了解家乡人提供了一个平台
7、。我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追寻先贤足迹,爱我家乡余姚”的主题活动,把重点放在了解四先贤上,尤其是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无论是在哲学、教育还是军事指挥方面,都卓有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学校就以王阳明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我事先组织学生调查“四先贤”的事迹,然后带领他们参观“四先贤故里碑”、严子陵和朱舜水的纪念堂、王阳明故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把了解的情况、寻访的经过等写成文章,制成小报,在学校进行展览,还开展了余姚先辈知多少知识竞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感受到家乡人的骄傲。同时,我认为“了不起的家乡人”不能单单立足于家乡名人,这些名人伟人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
8、,在当下的社会中更有许多为建设家乡付出心血,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如:帅康集团、舜宇集团领导及员工,教育界的不少教师,体育艺术界的杰出人才等等,甚至我们身边的普通工作者,只要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就是美丽的,也是了不起的家乡人。这些人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触手可及,他们可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因此我将“追寻先贤足迹,爱我家乡余姚”的主题活动延伸,结合本课一个重点:“家乡名人采访计划”,让学生制定完整的计划,对身边的名人进行预约、采访,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三)欣赏家乡戏曲,领略民俗风情。六上年级第二单元是民风民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家乡 主题 活动 探索 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3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