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颐和园》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颐和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颐和园》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8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8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颐和园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个游览颐和园的视频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
2、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颐和园产生切身体验。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学习本课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4、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的优美语言,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
3、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 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1、 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2、 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课前准备:1、 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2、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2、 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写作顺序。3、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
4、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赏美景,既游览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5、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 (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 你怎么知道的?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板书:大、美)课文哪一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颐和园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三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3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