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课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多。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基于此我从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在引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满墙的爬山虎让学生回忆,问: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想到了学过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我便顺势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爬山虎样子的句子让学生读。谈话:“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他曾经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的成长,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是其中一位。1992年,肖复兴为了怀念叶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边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改变了以往的谈话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为了充分发
3、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先采用倒叙的方式,以“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人物形象,初步感悟叶圣陶的文品和人品。接着出示自学提纲: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
4、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整合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教材与多种文本的有机融合。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充分运用已有的资源,如:一张画像的原文及修改文、学生自己的习作等,把语文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其他相关文本,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在开放中丰富教学资源,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补充叶圣陶先生资料,充分感受作者被邀做客的心情。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爬山虎的描写,让学生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基。对于很多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这个问题,我先以赞赏的神态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表
5、扬了这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读书,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或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各抒己见,讨论激烈,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既是对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是对具有高尚品格与情操的作家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叶老的怀念以及自己的决心,要像爬山虎那样,朝气蓬勃,不断攀登。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回归课题,前后照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回过头来,再看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还是有不少的缺点。语文课强调以读为本,在读中悟,自觉得读得还不够到位,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恰如其分的点评。针对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这个问题,因时间关系,处理的还太粗、浅。同时本课的修改训练这一环节不够,需要进行修改,来打到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这课堂中,对于新课标指出的,要注重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体现的还是不好,教师还是主导整个课堂,新理念不够突显。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观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创新学习的乐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