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碗筷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一次性碗筷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碗筷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次性碗筷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性课题组长:韩佳玲;组员:郑继琪,李芮奇,王甜甜,罗茜尹,劳湘湘一、 主要成果 我们通过这次研究性活动,已经进一步了解了目前在我们学校进而在我们身边的有关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现状,并且通过这次研究,我们也了解了一次性产品的严重危害,从而鼓励了我们要停止使用一次性产品的决心,增进了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这次研究主要是通过随机性的询问以及对海中食堂的实地调查,还有通过网络发出一些询问。三、研究的主要步骤首先,组员分工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询问,将这些结果记录在案,并将结果汇总到组长处。然后,组长负责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随后将整
2、合结果呈现到各个组员面前,各个组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进一步对这些资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最终确定论文的形式以及侧重点,随后,各个队员合作完成论文,最后还要将论文进行再三确认,最终完成论文。四、 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调查食堂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对学生询问他们对于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看法。五、 查证的主要文献资料我们的主要调查资料都来自网络。六、 调查数据记录 此次调查一共对将近三十个学生进行了询问调查,并且受到了将近20份来自网上的回复。食堂一天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高达500多双,其中还未包括未回收的部分。一个学生一天大约要使用三到四双一次性筷子,一个星
3、期下来大概要使用十几双筷子。在我们调查的三十多个学生中,只有几个人有自带筷子的习惯,其他人大多都会使用。来自网上的二十多份回复中,将近三分之四的人都有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习惯或经历。一次性碗筷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一次性碗筷,污染,环保,限制。不知从何时起,到了吃饭时间,我们都习惯拿着饭卡就进入食堂,买饭买菜再加个纸饭盒和一次性筷子,然后边走边吃,回到寝室,这成为吃饭时间学校食堂一道司空见惯的“风景”。出门就餐时用一次性筷子,是不少人看似“讲卫生”的饮食习惯。然而,就是这一“讲究”的筷子,却无形中吞噬着森林资源,破坏着生态环境,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据统计,中国人均森林覆盖率列全球第134位,而一天生产
4、的一次性筷子,却可以把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广场铺满 为什么一次性碗筷就这样受大家欢迎呢?这些看似“卫生”的一次性碗筷,真的就那么卫生吗?一、一次性碗筷的危害众所周知,一次性碗筷的危害是极大的,不仅仅是因为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破坏,从它本身的制作过程来说,对于人体本身也是危害极大的。据调查,一次性筷子隐藏三大危害: 1、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二氧化硫,侵蚀呼吸黏膜; 2、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消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
5、结石。 3、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则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等。而长期使用一次性碗筷,不但对人体有害,同时也在加剧现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而且用过后回收用于造纸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四分之一,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我国每年约生产450亿双一次性木筷,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如
6、此算来,我们一年要吃掉2500万棵树。”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秘书长董金狮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曾这样描述,“我出生在延安老区,从念小学时就在清凉山、凤凰山种树。长大后再回到延安,发现我种的树都没了。农民说那是国家的树,大家都砍”我国森林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低,分布不均我国森林总量不足,现有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总面积(28亿hm2)的4.4%,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有0.l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居世界第129位,森林覆盖率13.92%,大大低于世界22%的平均水平,居世界第121位。现有森林蓄积量占世界总蓄积量3100亿m3的3%,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8m
7、3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m3)的12。这种状况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无疑为此雪上加霜。大量制造一次性筷子,使得森林急速减少,同时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问题。一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标志。然而,现实表明,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筷子相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它的生产,是一种
8、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于避免的污染,而其作用,显然是不清洁和浪费。对于一次性用品而言,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白色污染”。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地进人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
9、之一。 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9万吨。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因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如: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 二、一次性碗筷的生产流
10、程一次性筷子主要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固态的制作方式是通过硫磺的熏蒸漂白。经过硫磺气体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的含量严重超标,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会凝固。因此,人们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随之而来。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属,例如:铅、汞等,重金属在人体内部是可以堆积的,长时间的累积会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 第二,液态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过氯气或者双氧水漂白,特别是氯气,它不仅容易造成人体内的胆结石,而且也是含有剧毒的气体,以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至于竹筷子,为了去除筷子的毛刺,令其看起来光滑、白皙,制作者将其放入滑石粉中,通过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次性 碗筷 使用 情况 及其 影响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