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大量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了自然水域中。那么,被污染的水对鱼类造成了哪些危害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1、出示大屏幕,鱼儿的生活环境因污染而死亡,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师:看到刚才播放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河里有许多垃圾,都是人们乱扔的,他们不保护环境!生:河水被污染了,鱼儿死了。生:师:是啊!鱼儿原本美丽的家变成现在的样子,我们该怎么办?生:把鱼儿捞出来,放在清水里。生:把河水抽出来,重新放入干净的水。生:我在电视里看过,可以把污水净化,让水变干净。
2、师:说的真好!把不干净的水变干净,叫水的净化。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净化污水的办法来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2、板书课题:3、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二、猜想假设,引入沉淀实验。1、出示问题,小组讨论。师:怎么来净化污水?生:把污水放到池里进行沉淀。生:在污水里放些漂白粉。生:把污水过滤。生:把污水消毒。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沉淀、过滤、消毒确实可以把污水变干净。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做做把污水变干净的实验?生:想。师:有谁知道怎样做沉淀的实验?生:是不是把污水放在那不动,放一段时间,让污水里的杂质沉到水底?师:对!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中的一部分不溶解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就是沉淀。(出示课件)我们要想
3、加快杂质的沉淀速度,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或其他混凝剂。老师为每组准备有明矾,如果你们用的话,可以把它放到乘有污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加以搅拌。开始实验。2、学生进行沉淀实验。三、计划组织,感悟过滤实验。师:沉淀需要一段时间,下面我们来做过滤的实验。哪位同学知道怎样做过滤的实验?我们生活中就有用到过滤方法,谁知道?生:喝茶叶水用的杯子上安装了一个小网,在喝水的时候小网把茶叶挡住,我们就喝到不带茶叶的茶水了。生:奶奶喝中药是就用纱布把药渣过滤掉。师:看来生活中你们认真观察了。1、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巡视指导。师:那么,为了实验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我们一定在实验前制定好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弄清实验
4、的操作步骤,都需要哪些实验材料?请各小组开始制定研究计划。2、全班交流各组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1、研究题目: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污水。2、研究方法:实验3、实验材料:烧杯两个、漏斗、沙子、滤纸。4、实验步骤:一杯浑浊的水用放有滤纸的漏斗过滤后,观察水的变化。得出结论。师:我们一起看看各小组的研究计划吧!(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1、研究题目: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污水。2、研究方法:实验3、实验材料:烧杯两个、漏斗、沙子、滤纸。4、实验步骤:一杯浑浊的水用放有滤纸的漏斗过滤后,观察水的变化。 得出结论。师:同学们制定的计划都比较全面细致。那么,在做过滤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5、。(播放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视频。)师:看过视频,谁来说说做过滤实验应该注意些什么?生: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出示课件:一贴二低三靠)生:滤纸边缘要略低于漏斗口;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生: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师:看来同学们认真观察了!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计划,用沉淀过的水来做过滤实验。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加过明矾粉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我们组的污水放在烧杯中静置了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沉到水底,可是仍然有一些小颗粒没有很快的沉淀。因此为了加快沉淀,我们在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了沉淀。师: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
6、杂质?生:沉淀主要是除去不溶解水的比水重的杂质。(教师板书:净化不溶解水的杂质(比水重的杂质)师:你回答的真完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沉淀现象呢?生:我家里的烧水壶时间用长了,壶壁上会有水垢,这也是沉淀现象。生:热水瓶里也有沉积水垢。师:生活中你们是留心观察的好孩子!为了使水变得的更干净,请开始用过滤的方法来做实验。注意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下来。(出示实验报告单)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了很多发现。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发现?生: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过滤前滤纸是干净的,而水是浑浊的。但过滤后却发现滤纸变脏了,上面有许多细
7、小的杂质,水变得更干净了。生:出示小组实验报告单:水中杂质的过滤实验报告小组名称齐心协力组所选材料烧杯两个、漏斗、沙子、滤纸。实验过程过滤前过滤后水浑浊水干净滤纸干净滤纸上面有许多细小的杂质。(教师板书:净化不溶解水的细小杂质)4、拓展活动。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观察到这么多现象。那么,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我们该怎么办?生:消毒。(教师板书:消毒 杀死水中的细菌)师:说得真好!这就需要消毒。那么自来水厂是如何净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四、总结巩固,拓展延伸。师: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如何净化污水
8、。生:我知道了净化污水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打开科学书第34页图例分析。在很早的时候,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可是后来水变脏了,为什么?生:人们乱扔垃圾造成的。生:工厂排出的废水把小河污染了。师:要想使河水重新变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生:在小河的旁边竖一个广告牌,告诉人们不能乱扔垃圾和排放废水。生:可以在网络上发公告,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小河。师:相信有了大家的行动和帮助,一定能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今天的作业就以“小河的变迁”为题目,合理推想,写一篇科学作文,下节课展示交流。五、板书设计3、还 鱼 儿 一 个美 丽 的 家 沉淀 不溶解水的杂质(比水重的杂质)过滤 不溶解水的细小杂质消毒 杀死水中的
9、细菌六、教学反思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是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利于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课一开始,先通过一段视频创设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问题,并尝试怎样解决,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用生么样的方法。这样教学,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了解了水净化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在此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二、
10、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在课堂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图片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并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学生还得到了科学知识以外的环保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总之,上完这一节课,让我感受到教师不惜花时间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讨论、交流。我们的教学就会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不同的人在科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视频情景导入(教师课前拍摄所教班级相貌特征典型的同学照片:个人、两人合影等,把照片做成PPT展现出来,提示学生可以
11、边看边叫出同学们的名字,最后定格在相貌差异较大的两位同学相貌上。)1提问:你是怎么一眼就认出照片上的同学的?(学生可能回答:熟悉、相貌各不相同)2谈话:(手指最后两位同学相貌特写)说说看,你是怎么区别*同学和*同学的?(学生列举他们的相貌差异。)3质疑:你们认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学生回答时要求他们说明理由。)4谈话: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我们的相貌。(板书:我们的相貌)二、自主探究活动一:观察我们的不同,明确五个性状的简单分类标准1谈话:(出示两位陌生同学正面及侧面照片)这两位同学来自我们湖北,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相貌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2学生小组讨
12、论、观察,并做好记录。3分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回答:头发、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唇、耳垂、下颌、肤色各不相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引导学生找出更多的不同特征。)4谈话:就相貌,他们表现出这么多的差异,这么多的相貌特征一节课研究的完吗?(研究不完)我们选取其中的5个特征:前额、眼皮、下颌,耳垂、头发进行研究。5分别出示5个特征的对比图片。(学生观察,明确5个特征的简单分类标准:前额发际简单分为平发际和V发际两大类;眼皮简单分为有双眼皮和无双眼皮;头发简单分为直发和卷发;下颌简单分为下颌中央有沟和下颌中央无沟;耳垂简单分为无耳垂和有耳垂。并找到自己属于哪一类。)活动二:探究性状编码图1
13、提问:(出示5个特征简单分类标准)就耳垂这一特征,可以分为几类人?(两类,一类是有耳垂,一类是无耳垂。)2提问:两个特征呢?三个特征、四个特征、五个特征呢?可以将我们分成多少类?你准备怎么分?3学生讨论,研究分类方法。4学生汇报:用数学方法直接算出32类。从耳垂出发,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利用枝状图将我们分成32类。从眼皮出发,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利用枝状图将我们分成32类。(学生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有从眼皮入手开始分类,有从耳垂入手开始分类,有从下颌入手开始分类标准不统一,会导致我们研究不准确,教师可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和学生一起明确一种分类方法,并围绕统一的分类标准展开研讨。)3谈话:刚才我们所说
14、的耳垂、眼皮、下颌、头发、发际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4出示性状编码图,请同学们找到老师的性状编码。5,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性状编码吗?活动三: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出示课件,介绍活动要求:(1)个人完成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找到自己的性状编码。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姓名: )相貌性状有耳垂无耳垂V发际平发际下颌中央有沟下颌中央无沟卷发直发有双眼皮无双眼皮我的性状编码我的特征(2)各小组完成小组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第( )小组性状编码统计表性状编码人 数 2.分小组汇报小组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教师利用电子表格统计,生成全班相貌性状统计图。3提问:观察班级性状编码统计图,有什么发现?(学
15、生通过观察发现符合某一性状编码的人数比较多,有些性状编码栏里仅一人。教师可请性状编码栏里仅一人的同学起立,汇报自己的性状特征,同学们发现他们都是班上的唯一。还有许多性状编码栏里的统计数据为零,这必然引起学生的思考。)活动四: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1请某一性状编码人数比较多的同学上台,请一位学生为代表,汇报相同的5个性状。其他学生观察这些同学的相貌。2提问:这些同学的性状都相同,他们长得像吗?(不像)为什么?(他们的脸型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3小结:虽然他们的5个性状都相同,但随着性状的增加,我们的相貌仍然是千差万别的,你还是你,他还是他。4谈话:5个性状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3
16、2类,6个呢?(大屏幕显示-64类)7个性状呢(大屏幕显示-128类)?8个呢(大屏幕显示-256类)?(随着性状的增加,大屏幕依次显示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个性状可以将我们分成1048576类,(再出示40个性状)提问:可以分成多少类呢?大家猜一猜!(学生无法计算出。)5停留3秒钟,出示答案:超过1万亿类。6提问:我们之间的性状差异难道仅仅只有40个吗?(远远不止)对,还有很多很多(教师用省略号表示)。7谈话:世界人口大约有65亿,你认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推论,40个性状就可以分成超过一万亿
17、类,可是全世界人口只有大约65亿,因此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8谈话:(大屏幕出示身份证、教师证、毕业证等有效证件)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有效证件,都是以相貌作为重要标志之一。9谈话:子代与亲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板书:变异)正是因为变异,才让我们彼此相貌各异。(在我们的相貌后画上箭头,并板书:各异)为此,科学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0播放关于变异的视频资料(此环节作为机动环节,视课堂教学具体情况而定)。11小结:今天,我们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了相貌各异的我们。如果用这样的方法研究某种动物或植物,你们认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动物
18、或植物吗?(不能)是啊,正如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所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仅人类如此,所有的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令人惊奇!。今天,我们只是初步感受生命的奇妙,关于生命科学,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三)课外拓展回家以后,请同学们完成两项活动:1找找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观察比较一下自己的相貌都有哪些变化?2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彼此的相貌,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纵观本课,我们做了以下探索。1调整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课课题是相貌各异的我们。从开课到结束,始终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鱼儿 一个 美丽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