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
《《长江之歌》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之歌》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长江之歌 设计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难点领悟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教学资源利用1.歌曲长江之歌3.课堂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习单一完成“看拼音写词语”,巩固生词。1完成一课一练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二、深入研读,理解歌词学习单二1通过研读、讨
2、论、交流、吟诵,理解诗歌的语言,深刻体会作者对长江母亲的依恋与赞美之情。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 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导读:从祖国的最西部“雪山” 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东海” 奔去,她
3、有无穷的源泉,无尽的力量。再读这几句。指名读评价再次练习读。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从雪山走来,带着无穷的源泉,是那样从容;向东海奔去,是那样大气恢弘。读书时要由轻到重,语气逐渐加强。突出长江的变化。)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这几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赞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宽阔;把长江拟人化,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
4、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读出深情、大气的语气。(3)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长江,你一泻千里,源远流长,滋润两岸的土地,哺育各族儿女,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4)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节,读出感情的变化。(5)汇报朗读,升华情感。(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6、精读第二节。 (1)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她有悠久的历史,她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奔腾不息,她那磅礴的气势惊天
5、动地,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灌溉着如花般美丽的国土,滋润着两岸的人民。她有着青春的活力,她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指导朗读第2节。(3)背诵第2节。(4)体会课文的两段是怎样对应着写的。请同学寻找两段中一样的部分,用斜线画出。第一部分的“走”、“奔”句 与第二段中第一句“走”、“奔”句对比,体现了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两部分都用:“你用”句式,她养育人民,灌溉国土,推动时代发展表达了长江母亲的博大无私,抒发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两部分最后5、6句相同,反复吟诵,更加深情地赞美长江,使人在感受长江的伟大的同时,有一种强烈的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长江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