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和牵牛花》教研体会记.doc
《《小鸟和牵牛花》教研体会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鸟和牵牛花》教研体会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现特点 凸显主题 小鸟和牵牛花教研体会记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我教学成长的助推器。因为自己在活动中践行,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拔节。2007年11月底,我去杭州参加了由作文报社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低段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整合”。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上选学课文第四课小鸟和牵牛花。这是一篇童话,按事情发展顺序形象生动地记叙了“树上的小鸟生病了,感到十分孤独与寂寞,求助朋友凤仙花与小草。凤仙花与小草因不会爬树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此情此景,牵牛花自告奋勇,把自己的蔓儿缠住榆树,爬到鸟窝旁使劲吹喇叭。小鸟的病一下子好多了”这样一个赞颂友情的故事。在细读文本后,如何使教学“既体现低段阅读课的特
2、点,又凸显活动的主题”成了我思考的着力点。下面我把最深的几点教研体会记录如下:一、生字新词的教学要依本而行,要体现层次,要有复现生字新词的教学是低段阅读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成功的低段阅读课,生字新词的教学肯定是一个亮点。教学中我努力突出“重点”与“亮点”四个字。1、集中识字,优化识字方式当下低段阅读课的生字新词的教学主要有“归类集中、随文识字、分散集中”这几种方式。本文共有11个生字新词,8个集中在第5自然段。根据本课生字新词的分布特点,我采用了“集中识字”这一策略。教学分这样几步进行:初读课文后,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生字新词(蔓儿 缠在 榆树 蒙蒙亮 终于 鸟窝 嗒嘀嗒 小喇叭)注上拼音并标红
3、。学生立足语境,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试教时发现学生读不准“蔓儿”一词。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儿化音较难读:二是大多学生不明白什么是“蔓儿”。后来我在文字的旁边配上牵牛花的图片,让学生指一指牵牛花的蔓儿。图文结合,再反复跟教师练读,学生发音到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小木棒、绳子把牵牛花蔓儿缠住榆树向上爬的样子演示出来。在动手中让学生自行理解“缠”的意思。还让学生把“嗒嘀嗒”与“小喇叭”这两个词语连起来反复调换位置读,感受拟声词的音律与节奏美。屏幕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读生字新词。屏幕出示去掉拼音的第五自然段,学生把整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牵牛花为了帮助小鸟奋力爬行的情景。生字新词的教学从“立
4、足语境借助拼音脱离语境去掉拼音去掉拼音回归语境”,体现了教学的规律与层次。并且据词而教,采用“图文结合”、“动手做一做”、“词语连读”等方式,针对性强,形式丰富,学生学得活泼有趣。另外,“集中识字”使教学环节变得简约,单位时间目标集中,教学效果比较理想。2、自然穿插,复现生字新词复现是掌握生字新词的有效手段。阅读课中生字新词的复现要从整体考虑,让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两次复现生字新词,具体如下:第一次:学生感受完“对于小鸟的求助,凤仙花与小草因不会爬树心有余而力不足 ”之后,教师趁势过渡:看到此情此景,牵牛花自告奋勇地爬上榆树帮助病中的小鸟。我们来读读儿歌,感受牵牛花的热情相助。屏
5、幕出示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编的儿歌:牵牛花,牵牛花,/缠住榆树往上爬。/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到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冲着小鸟吹喇叭。/小鸟乐得笑哈哈,笑哈哈!在音乐声中,学生起立边拍手边诵读。这一复现在教学进行到30分钟左右时穿插,既放松了学生紧张的神经,起到了课间操的作用,又复习了生字新词,还为学生下一步的“串词说话”做了铺垫。第二次:诵读完儿歌,教师紧接着屏幕出示“蔓儿、缠在、榆树、蒙蒙亮、终于、鸟窝、冲着、小喇叭、嗒嘀嗒”等词语,让学生读读第58自然段,再串词说话,把牵牛花帮助小鸟的事儿说清楚。这一复现变传统的讲解分析为学生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生字新词的运用,为最后的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鸟和牵牛花 小鸟 牵牛花 教研 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