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从2010年11月份开始申报,经过审查鉴定,于2010年12月被确定为微型课题之一。按照既定计划,已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其目的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1)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久以来我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虽然每天都在进行着,但是收效甚微,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是“伪预习”。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2、的。更不要说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造成学生不求甚解、敷衍应付,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有效预习”的落实,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举足轻重,值得探讨和研究。(2)“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的需要。“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是孩子们自主的课堂,个性张扬的课堂,一堂成功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要求很高,因此,“预习的有效性”决定着“活动单导学”模式这种新课堂模式成功与否之关键。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预习不能老一套,要不断反思预习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反思预习要求与学生的预习的兴趣、学生的差异性等之间的联系,预习的效果与预习的时间之间的有效性等,从而使得此课
3、题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与必要性。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叶圣陶关于教育的理论。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如: 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而帮助这些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二、课题界定课前预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预习即课
4、前的自学,即在上课之前对课本内容作预先学习的方法。它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课前预习有效性:指学生通过预习对自身语文素养和活动单导学课堂效率提升的标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就是为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实施的有效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培养及对策。三、课题研究过程(一)、加强理论学习,筹备立项内容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但离开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就谈不上科研,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
5、,我主要阅读了以下杂志、书籍: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新课程语文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陶行知文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魏书生谈语文教学著作。 除了通过阅读学习,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对学生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另外我还通过上网搜寻有关的理论文章,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二)、围绕课题内容,展开策略研究我自编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归类统计和细致分析,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本校学生参与预习的面比较广,但很多学生预习缺乏独立性、主动性,探究意识不强;在预习中虽大多数学生关注基础知识
6、预习,但预习不够全面,且对预习要求以及预习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预习做的不够扎实,预习质量不高。所以我们高年级语文教师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同时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2.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体认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安全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3.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
7、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高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4.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5.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群体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教育。另外,我还通过实验法、行动法,摸清班级学生目前的预习状况,根据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
8、分组,并进行认真分析。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我还在班级开展培养学生有效预习习惯学习,和其他老师进行有效预习的研讨活动,具体做法如下:(1)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五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避免让学生在预习时把书成为“资料展示厅”,照抄课课通的研究。(2)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合理控制课前预习时间的研究。(3)通过调查表对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检查方式以及时间反馈的研究。在初步调查和对学生预习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对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概念,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撰写“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
9、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调查报告。(三)、完善实施方案,研讨预习有效度从第一阶段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学生的预习工作做的不扎实,以至于课堂效果也不高,所以我从以下几点来构建学生语文预习的有效性:1、学生思想入手,树立预习意识,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在班级,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摸清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表演鼓励优秀者、积极者。搜集论述预习重要的名言介绍给学生。进行预习与不预习的对比测试,并开展预习好处多大讨论。给学生提供预习作业的展示平台,开展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评选预习小明星。总之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到预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产生预习的兴趣。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动 单导学 模式 小学 语文课 预习 有效性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