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六级上册科学《蜡烛的变化》课堂实录.doc
《青岛版小学六级上册科学《蜡烛的变化》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六级上册科学《蜡烛的变化》课堂实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蜡烛的变化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二)科学知识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难点: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学生和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不少科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技能,对科学探究有着浓厚的兴
2、趣。本课是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选择蜡烛为探究对象,是因为蜡烛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形态的变化,又会发生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同时蜡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常见和便于准备的物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试管夹,瓷片,燃烧匙,烧杯,小刀。 自 选 材 料:吸管,醋,食用碱,食盐,鸡蛋,彩纸,橡皮泥,水,纸杯。 教师准备材料:烧杯三个,白醋,碱面,酚酞,水,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3、老师学了一个小魔术,现在想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想看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师演示:示意3个烧杯里装的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将2号烧杯的液体倒入1号烧杯,轻轻摇晃,1号烧杯液体变成红色。再将3号烧杯液体倒入1号烧杯,1号烧杯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 (魔术表演成功,生惊呼。) 师:给点掌声吧!(生鼓掌)谢谢!怎么样,这个魔术神奇吗?等学完这节课,咱们就来个魔术大揭密好不好? 酚酞遇碱变红,又遇酸成无色,这种神奇的变化能强烈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师:魔术的变化是神奇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变化。(举起手中的粉笔,)老师手里的粉笔,当用它来写字时,写一会儿,粉笔
4、会有什么变化?(生答:变短。)如果这支粉笔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它又会有什么变化?(生答:断开了。)咱们同学身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升入小学到现在,你们最大的变化是 生:身高增长了。 师:其实,大千世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草木生长、生米熟饭、平地高楼、那么,这些物质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以蜡烛的变化为例,来探究物质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 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师:你见过蜡烛吗?你见过的蜡烛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自由发言。主要是从蜡烛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手感等方面加以描述。师: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蜡烛静态的特点,师:如果让你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有哪些方法?
5、生:用刀切断。 生:点燃。 生:放在火上烤化。 师:看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你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小组商量一下。 (生小组讨论) 生:用小刀把蜡烛切断。 生:把蜡烛切成小块,放在燃烧匙中,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生:用试管夹夹住瓷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以前我的手被火熏黑过,现在想看看怎么回事。 生:用试管夹夹住蜡烛,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 让学生充分考虑,使实验过程更趋科学,避免缺乏思考的动手。 师: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实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答略) 师:对!请看老师送给大家的温馨提示。 (课件显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师:开始实验吧!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蜡烛的变化 青岛 小学 上册 科学 蜡烛 变化 课堂实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