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等教育毕业设计.doc
《语文初等教育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等教育毕业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与教育系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名称 初等教育(中文) 班 级 08级初教中文(1)班 学生姓名 黄 蓉 学 号 60803241021 课题名称 翠 鸟 课堂教学设计 指导教师 林 泽 玉 完成日期 2011 年 4 月 22 日翠鸟课堂教学设计黄 蓉一、教材分析翠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
2、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做了一番对比的。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选编这篇课文的
3、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二、学情分析本班是三年级一班,学生总数为55,男生26名,女生29名,总体情况良好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很强。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益。三、
4、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 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语句。 2、过程和方法:读懂总分式的段落结构,知道分述句是如何把总起句写具体的。 3、情感和态度: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
5、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中,以先学后教的理念为指导,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抓住关键的句子,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心里,在读中把握感情的基调,在读中深化自己的理解。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到答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五、设计特色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法: 1、 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
6、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2、 朗读体会法:教学时根据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朗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 对比理解重点词语: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并说说哪个用得好,好在哪里,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难点。六、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教师导入:师: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生齐答:鸟的叫声。师: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生1:我喜欢鹦鹉,因为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我家就养了一只,早晨,我总是对妈妈说:我上学去了。它就学
7、着我的样子,说:我上学去了。真好玩,妈妈说,这叫鹦鹉学舌。生2:我喜欢鸿雁,因为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生3:我喜欢黄鹂,因为它的歌声清脆悦耳。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像它一样好听。生4:我喜欢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生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生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还想更多
8、的了解翠鸟吗?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翠鸟的文章读一读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它长得小巧玲珑。生2:我知道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生3: 翠鸟很会捉鱼,眼很尖,小鱼是逃不过它的眼睛的。生4: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生1:喜
9、欢它漂亮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生2:我喜欢它捉小鱼很机灵。 以上通过谈了解,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一句同学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将学生推向深入研究的学习热情之中。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
10、喜欢的?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里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生评:头部羽毛是橄榄色,还应该有花纹,课文中讲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嘴画得
11、可以,又尖又长。师:还有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画,并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具体述说了翠鸟的外形。其它学生评价作品的同时,也须依书靠本地落实到每句每词,这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师:请到前面操作并给大家介绍一下翠鸟的外形?(一生介绍)此处课件的展示,是分解了写作顺序。学生越是兴致盎然,越是聚精会神,越是与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同步,很好地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看着提示,介绍翠鸟的
12、样子,练习说一说正是让学生脱离课本的背诵,这比干巴巴地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谁能背诵下来巧妙得多。 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学生热情高涨,师生互读。)师:我们比赛完了,各位小评委,评一评吧。生1:我觉得王斌把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读得快一些,很到位,说明了翠鸟捉鱼的速度很迅速。生2:我觉得李进应把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读得再慢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翠鸟捉鱼的速度快。生3:老师,我觉得您读得比较好,因为你把悄悄地读得又慢又轻,表现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很警惕的情景。生4:老师,我觉得你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初等教育 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0805.html